石家庄新增3区社保参考老区 居民换户口身份证

24.09.2014  20:47

   (原标题:区划大调 居民最关心啥?)

  今年4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公布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提出优化行政区划格局。合理拓展中心城市行政区规模,有序推进设区城市周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市)撤县设区,纳入市辖区管理。

  昨日发布的石家庄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不得不说是对这一政策的呼应。

  此次调整基于何种考虑?将为石家庄带来怎样的改变?“新晋”市民们都关心什么?本报一一解析。

   为何进行调整?

  空间制约石家庄可持续发展

  省会现有的行政区划与建设大省省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此次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已谋划良久。

  目前,石家庄一环以内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7万人,二环至一环区域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万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会城市之一。

  由此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越来越严重,城市承载力接近极限,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用地受限。总之,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考虑到桥东区空间布局南北细长、东西狭窄的特殊性,发展空间受到局限,不利于城市整体发展。经各方反复研究讨论,决定取消桥东区的行政区划。

  同时,鹿泉、藁城、栾城与主城区地缘相近,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已具备融入主城区的基础,撤县建区条件已成熟,符合省会实际。

   公共服务均等化范围更大

  石家庄市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有四大好处。

  一是有利于拉开城市框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省会城市功能,进一步发挥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藁城、鹿泉、栾城改区,石家庄市辖区面积增加1700多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调整后,减少市带县的数量,省会核心区的经济总量翻了近一番;财政收入增加近100亿元。龙头带动作用更强,提升对县域经济的扶持能力。

  二是有利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能够在更大范围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是有利于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实现更大作为。区划调整后,可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聚集更多的优质产业,特别是有利于更多地吸引和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真正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重要的中心城市。

  四是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依托主城区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职工如何安置?

   从最基层人员开始安置

  按照“明确领导、责任到人、人随事走、职级不变、待遇从优、公平公开、平稳顺利”的原则,分层次分批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从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干部到离退休人员,从在编的干部职工到长期临时工,都要予以妥善安排。

  在安置顺序上坚持自下而上。从最基层的人员开始,先安置一般干部职工,再安置科级干部,最后安置县处级干部。

  在安置去向上坚持对口安排。原则上对原桥东区区直干部,按原职级分别安置到长安区、桥西区的对口单位。

   新设三区社保参照老城区

  省会提出,要按照“属地管理、待遇从优”的原则,确定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的津贴补贴标准和社会保障待遇标准。除继续执行国家和省统一政策外,原桥东区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的津补贴,城乡居民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原则上按照划入地的标准调整。

  新成立的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要按照石家庄市辖区标准,对干部群众的福利待遇和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进行调整。

   公共管理部门正常运转

  省会要求,在行政区划调整期间,要认真做好面向市场主体和百姓的各项公共服务。

  公安、环卫、水电气、学校、医院等机构和单位,要在同步推进撤并、重组、划转等工作。同时,确保正常运转,不能因区划调整而影响百姓办事。

  对于原桥东区的在建工程、新引进的招商项目,桥东区和长安区、桥西区要做好衔接,确保投资、建设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推进。

   及时办理居民信息变更

  省会要求,要按照调整后的行政区划,合理确定财政体制和收支范围,做好经济社会统计数据调整衔接和各类规划的修改完善,做好行政区域界限勘定、地名标志调整审核、政区图制发等工作,及时组织办理好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各类信息变更。

  要按照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做好涉及原藁城市、鹿泉市、栾城县、桥东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关工作。

  要做好档案资料的交接,将桥东区有关档案资料整体移交给市档案局,保留好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

   专家点评

  “京津冀”背景下的迫切一步

  “区划调整,能看出河北方面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上的迫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陈秀山说。

  陈秀山认为,藁城、栾城、鹿泉改区后,石家庄的产业布局将更加便利和清晰,城市体量和功能也将有一个整体提升。“这是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的必然发展,也是成为京津冀发展中重要一极的选择。

  对此,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孟华兴持相同意见,三地改区后,石家庄的土地分配和战略空间的扩大将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

   有望成为卫星城发展样本

  陈秀山在分析此次石家庄区划改革时,肯定了石家庄和各县行政部门的魄力。“要知道,由县改区,意味着县级行政权利的缩减。

  10年前,石家庄主城区与藁城、栾城、鹿泉和正定确立了“1+4”组团发展模式。十年发展,相互融合不断加强。

  按规划,石家庄主城区以服务业为主;藁城重点建设生物制药和循环经济化工为主的综合性经济区;正定努力建设纺织产业基地、小商品城和历史文化名城;鹿泉着力建设信息产业基地和西部生态、休闲度假区;栾城加快建设医药、装备制造业园区。“这样看来,如果后期规划合理,石家庄这个多中心发展,类似于国外的卫星城,倒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样本。”陈秀山说。

   省会市内商业将向多区扩散

  孟华兴目前正带领学生做“石家庄社区商业规划”,对于行政区划中撤并桥东区、桥西区,他认为并不会对辖区商业有多大的影响。“但对石家庄市区内的商业体来说,他们未来由市中心向外(三新区)拓展的可能性很大。”孟华兴教授分析,尽管此前已有“1+4”组团县发展模式,但在拿地、发展等条件上仍和市区有所不同。

  随着“县改区”,将便于市内的统一规划统筹,“这对于市区商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陈秀山认为,“县改区”、“镇改市”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应该通过市场手段分解与转移政府职能,实现“小政府大市场”的局面。“这需要当地政府更大的施政智慧。” ■文/本报记者黄亮

   看看网友都关心什么?

  @情-qian:我本来是桥东区的户口,以后办理婚姻登记去哪个区办啊?还有身份证、户口本上的地址要变吗?

  @无悔:以后鹿泉、栾城、藁城的房价是不是会更高呀?

  @落魄的马:那以后是不是鹿泉、藁城、栾城的出租司机都能来市里拉活儿啊,我们市里的出租司机还怎么活呀?!

  @罗鹏:桥东区取消后,我们公司的营业执照需要更换吗?填写老地址,快递还能不能正常送达?

  @快乐的笨笨:我用原身份证办了医保卡、银行卡及房产证等证件,如今行政区划调整了,居住地址也更名了,新身份证还能证明我对这些证件的持有权吗?

  @上帝也休假:既然市区面积扩大这么多,希望水电热管道等基础设施要跟得上哦!

  @富态美:这是不是意味着,很多村里人成了市里人,俺们的新农合咋办?

  @粑粑:我最关心的是,栾城、藁城、鹿泉的最低工资标准是不是要涨一涨,也和市里统一标准?

  @迷恋你的眼:公交车、自来水、天然气、集体供暖会不会铺到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