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晒出”2013年财政收支“账单” 3437亿元投向民生

12.08.2014  18:40

河北网讯(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郭伟)2013年我省财政“家底”如何?钱都花向了哪儿?近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河北省2013年省本级决算和全省总决算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审查。报告显示,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通过严控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民生、保重点、保运转成为我省财税部门工作的重点。这其中,财政资金投入的重头戏依然是民生,全省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3437亿元。

提高10.1%,全省公共财政收入增长积极

统计显示,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2262亿元,全年实际完成2295.6亿元,完成预算的101.5%,比上年增长10.1%。执行中,由于上年结转列入、中央专款下达、超收资金安排等因素,最终全年实际支出4409.6亿元,比上年增长8.1%。

此外,对于2013年省本级财政决算情况统计显示,2013年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42.5亿元,完成预算的96.3%,比上年增长6%。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715.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0.5%,比上年增长7%。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审查报告中认为,2013年省人民政府及其财税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各项财税政策和省委决策部署,切实强化税费征缴,深挖收入潜力,深化预算改革,加强财政管理,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省本级预算和全省财政收入计划。为省委省政府施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总的看,2013年省本级预算和全省总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增长8%,民生资金托举教育医疗养老扶贫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扶贫工作十分关心并具体指导,我省打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2013年,全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44元,比上年增长16.5%,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100万。

为助力百万人口脱贫,2013年,我省共投入省以上财政扶贫资金24.5亿元,落实对40个国定贫困县体制激励政策,收效明显。

曾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路不平灯不明的村庄,经过半年整治,如今村容整洁、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田园风光凸显。我省实施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让数以千计的村庄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山乡巨变,有赖于大量资金的投入。为支持这一惠及民生的重点工作,2013年,全省统筹整合各类财政资金65.7亿元,助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