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绿化委员会关于推荐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候选单位及个人的公示

04.02.2016  15:51

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的通知》(人社部函)〔2015〕177号)精神,省绿化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林业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开展了我省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推荐工作。经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和有关部门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推荐,省绿化先进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全国绿化先进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预审,拟推荐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秦管理处等9个单位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候选单位;刘海涛等5名同志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候选人;王潭等6名同志为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候选人。按照有关程序要求,现将评选条件、候选单位和个人先进事迹公示如下。

一、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候选单位(9个)

1、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秦管理处

2、石家庄市林业局

3、河北省洪崖山国有林场管理局

4、廊坊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5、衡水市林业局

6、邢台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7、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林业局

8、张家口市崇礼县林业局

9、保定市雄县双堂乡人民政府

二、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候选人(5人)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政治
面貌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1

刘海涛

66

党员

石家庄市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董事长

2

邓宝珠

59

党员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乡林场

工人

3

张林岗

61

党员

邯郸市武安市金鼎林牧有限公司

总经理

4

闫振国

54

党员

邢台市内丘县南赛乡北赛村

农民

5

吴志勇

57

党员

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国营云雾山林场

工人

三、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候选人(6人)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政治
面貌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1

王    潭

53

党员

魏县林业局

局长

2

王建书

52

党员

定州市林业局

局长

3

王占武

46

党员

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正高

4

王海东

51

党员

张家口市林业局

局长

5

傅国丰

57

党员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处长

6

李运藏

55

党员

辛集市林业局

局长

如对以上单位和个人有异议,请按照以下联系方式,于公示日起五日内向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反映。单位反映的要加盖公章,个人反映的要署名并留联系方式。

电话:0311-88606875,传真0311-88607680

邮政编码:050081, 地址:石家庄市城角街666号

                                           

    附件:1.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条件

                    2.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候选单位主要事迹

                    3.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候选人主要事迹

                    4.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候选人主要事迹

河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2月4日

附件1

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

工作者评选条件

一、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评选条件

1、具备下列条件的,可推荐作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及党和国家有关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模范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

(2)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勤政廉政,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群众满意率高。

(3)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绿化工作,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国土绿化工作有规划、有计划,措施健全,保障有力。

(4)绿化管理机构健全,配有专职人员、专项经费,管理规范,业绩突出。

(5)按规划、计划完成国土绿化任务,绿化成效显著,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积极组织适龄公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

(6)科学推进城乡绿化。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绿化树种选择科学,苗木规格、树种配置、栽植密度科学合理,严格执行树木移植相关规定,城乡绿化使用的树木管理规范,绿化质量好。

(7)重视绿化成果保护。林地、绿地、草地和古树名木保护有力,森林、草原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成效明显。

(8)重视国土绿化宣传教育,公众绿化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强。

2、近5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作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推荐对象:

(1)发生破坏森林资源、林地资源、草原资源等重大刑事案件;

(2)发生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重大刑事案件;

(3)发生破坏城市绿化重大刑事案件;

(4)发生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5)其他引起恶劣社会影响的生态破坏事件;

(6)存在使用违法采挖的大树、截冠树木(适合扦插造林的树种除外)进行城乡绿化现象。

二、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的,可推荐作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人选: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土绿化政策。

2.直接从事绿化和管护工作8年以上,热爱国土绿化事业和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求实奉献。

3.在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林政执法、生产经营、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城乡绿化管护、科研教学、普及推广科学技术、绿化宣传等领域取得显著业绩。

4.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谦虚谨慎,关心集体,勤奋工作,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廉洁奉公,团结同志,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5.勤奋好学,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是公认的本岗位、本专业领域的业务领头人。

附件2

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候选单位主要事迹

(一)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秦管理处

主要事迹

G1京哈高速公路京秦段于1999年9月建成通车,全长236.5公里,土地总面积158.58万平方米。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交通大动脉,也是中外游客云集避暑胜地北戴河的重要通道,是一条“政治路、经济路、旅游路、形象路”。京秦管理处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设置专门机构,完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投入,打造“绿色京秦”。

为了配合京津冀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河北绿色崛起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建设,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部署,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京秦管理处着力打造京秦高速绿美廊道示范样板,整体绿量大幅提升,景观效果极大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方位显现出“全覆盖、有起伏、有跳跃、高密度、多色彩”的景观效果,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优美舒适的通行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绿化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为使京秦管理处公路绿化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我单位成立了绿化领导小组,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单位主管处长任副组长,由懂技术、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专职绿化项目工程师等专职绿化管理人员任组员,各基层养护单位均安排专职绿化管理人员,并成立绿化(股、队)机构,建立健全一支专业化的绿化工作管护队伍。每年定期召开全系统绿化工作会,对当年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明确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任务落实到人。适时组织召开质量进度调度会、现场观摩会,有效调动绿化工作积极性。冬闲季节聘请省厅绿化高级工程师为绿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讲授有关知识、实地进行业务指导,不断提高绿化技术和管理水平。

1.思想重视,成立组织机构。在绿化工程管理中明确“保重点、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保畅通、保廉洁,促和谐”的工作目标。成立了以处长为组长,其它四位处领导为副组长的绿廊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设综合协调组、工程建设组、合同计划组、财务审计组、安全保畅组、信息宣传组、纪检监督组七个工作小组,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监督。

2.制度完善,建立保障体系。制定了《京秦高速公路绿美廊道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思路、目标、职责和保障措施。实行包保责任制,每位处领导包两个标段,一包到底。每个标段安排一位现场的项目工程师,实现项目工程师、监理、施工单位三方对接,实行全程管控。出台了绿美廊道“六公开”廉政制度,下发了《京秦高速公路绿美廊道工程建设“六公开”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廉政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处长和包保处领导签订责任状,绿美廊道办公室主任和七个工作组组长签订责任状,参与工程管理人员签订履职廉政承诺书。建立奖惩机制,将参与建设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纪律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与绩效挂钩。

二、立足实际状况,植物配置合理

1.确定总体规划。京秦高速公路运营初期通过组织绿化专家对沿线情况进行考察并提出了绿化的四个五年计划:“有、绿、美、景”,以5年为一个阶段进行绿化造林。第一个五年以公路两侧沟内外平台为依托,以大的乔灌木进行绿化,联合地方种植公路外50—100米防风林带,达到高速公路两侧基本有林;第二个五年增加中央隔离带苗木,增加公路两侧沟内、外平台,填挖方段等处灌木,增加植被覆盖,提高绿量;第三个五年增加护坡、沟内外平台花灌木,增加苗木的颜色变化,实现美丽效果;第四个五年既现阶段,在路肩、中央分隔带、桥头堡通过局部造景、部分借景和微型景观处理等多种手法,打造出路域景观,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特色景致。特别是自2013年开始,京秦管理处每年编制绿化年度规划,确保每年有思路,有创新,有效果。

2.科学制定方案。京秦管理处绿化设计针对高速公路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生长环境恶劣,苗木品种选择受限等因素,以路域景色自然化、重要节点特色化、植物选配多样化为基本原则,充分结合实际确定植物配置方案,并大胆尝试,不断创新绿化模式。

(1)路肩设置种植池。以“看得见,种得活”为原则,在城市、服务区出入口及边坡硬化段,路肩设置种植池,种植常绿树白皮松,搭配金叶榆和地被植物,实现绿色全覆盖。

(2)边坡丰富种植层次。土质路肩边坡段种植高杆金叶榆、红叶李、西府海棠等花灌木,每500m交替一次种植品种,色彩搭配丰富明快。挖方段坡脚花池补植紫叶李,一级平台栽植连翘,自上而下覆盖视线内自然土坡,花开时节与坡脚花池相映衬。二层土坡种植单排油松,增强冬季景观效果,丰富种植层次,强化林缘线的起伏变化。

(3)沟外平台多层造景。平路基路段沟外平台较宽,种植金叶榆、紫叶小檗、红叶李等色叶植物,外层种植金叶国槐、火炬树作为背景,打造多色彩变化、多层次递进,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的示范亮点景观。高路基路段沟内外平台种植柳树、北栾、香花槐等高大乔木,与路界外背景林呼应,增加景观色彩,丰富种植结构。

(4)中央分隔带色彩跳跃。中央分隔带种植黄色的金叶榆,红色的紫叶李,组成不同颜色的大色块,形成跳跃之感。防眩网路段种植高杆金叶榆、大花秋葵,两侧交替种植可同时满足防眩作用与美1化效果。下层种植鸢尾、三七景天、马蔺等地被,使中分带达到多色彩、全覆盖的景观效果。

(5)桥头堡一处一景。选取白皮松、金叶国槐、山楂作为主景树,下层满铺金叶榆,围绕金叶榆种植五叶地锦,桥头堡四季色彩不同,且每处桥头堡苗木组合形式各异,一处一景,有眼前一亮的景观感受。

(6)借用自然景观。在经河流、湖泊、山川等外部自然景观较好的路段,减少植物种植,路内路外景观起伏呼应,视线舒适自然。   

(7)遮挡路外不良景观。对紧邻村镇、农业大棚、工厂等特殊现状路段,在沟内、外平台借势栽植单排或双排旱柳、垂柳、新疆杨、香花槐等高大乔木,提高外层绿化的种植密度,起到遮挡效果。

(8)隔音墙引入现代彩绘。选择沿线老旧灰暗的水泥材质隔音墙进行彩绘美化。使用明亮艳丽的渐变色,感受清新畅快和灵动跳跃的节奏。

三、坚持建养并重,保持绿化成果

在绿美廊道工程建设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在养护中贯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养护工作指导方针。

1.管控重要环节,确保工程质量。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成立由项目工程师、现场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技术咨询专家组成的四级质量控制体系。强化技术保障,制定并下发《绿化秋冬季施工强制性技术指南》,聘请绿化专家对项目工程师、监理、施工单位进行了秋冬季苗木栽植技术培训。抓苗源管控,实行苗源甲控准入制。苗木到场后项目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联合对进场苗木的地径、胸径、高度、冠幅、分枝点等指标进行检验,对不合格苗木坚决予以清退,不予卸车进场。抓现场管理,针对各季节绿化特点,技术人员全程跟踪,对乔、灌、花的栽植时序和种植技术进行指导,严把  “五关”:即苗源关、起苗运输关、栽植关、浇水养护关、检查验收关。项目工程师、绿化专家、监理工程师共同到各标苗源地进行考查验苗,落实苗源状况,从源头对苗源和运输进行把控。管理处组织专家组进行日常巡查和重点检查,从挖坑、换土、施肥、栽植、浇水、封穴、防护全程进行监督。采取多种手段,对漏网已栽植的不合格苗木坚决予以返工,并对施工单位进行处罚。严格的质量管理使后期成效显著,苗木的成活率达到了98%。

2.科学组织实施,力保工程进度。加快进场前的准备工作,会同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成立专门协调小组,与交警路政部门沟通,统一协调施工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确保了各阶段施工单位全部按时入场开工。细化分解任务,指导施工单位倒排工期到日,由绿化专家指导施工单位根据苗木和季节变化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每个标段苗木的栽植顺序,确定每日栽植任务,当场签字认可。对施工单位开展竞赛考核,监督检查施工进度落实。建立日报制度,项目工程师每天对各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上报,对没有完成任务的跟踪原因和补救措施,监督其按计划补救,对预期不能达到效果的,强制调配其施工任务,确保整体工程进度不落后。

3.“三分建,七分养”。京秦管理处认真贯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养护工作指导方针,结合实践经验和高速公路特点,陆续出台了《绿化日常养护管理办法》、《病虫害防治年历》、《绿化养护年历》、《绿化专项工程验收标准》等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栽植、浇水、修剪、打药等工序的实施时间和质量标准。

4.京秦管理处每年初下达绿化管养计划,分配绿化养护经费。近五年,每年的绿化养护费用都在300万元以上。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各级单位和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管好养好已有的绿化工程,保持绿化成果。每季度量化考核,考核得分与评优任用和绩效奖金挂钩,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主动性,有效保证了绿化养护管理任务目标的完成。

四、加强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京秦管理处认真执行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决议》以及党和国家有关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措施得力,工作扎实,绿化成果显著。为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绿化意识,增强生态绿化保护观念,单位每年利用培训、发放宣传单等,组织不少于3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科普知识宣传,对全系统人员普及绿化生态环境科普知识,号召大家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采用参加植树活动、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做好绿化宣传工作,增强全系统人员的绿化意识,使全体干部职工对绿化工作重要性的知晓率达到95%以上。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每年3月12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不少于10棵,截止目前,全体干部职工累计植树约1.2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以。

五、打造绿美通道,持续品质提升

1.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绿美通道。在绿色交通建设中,京秦管理处加大了绿化工程投资力度,倾力打造京秦高速绿美通道。2013年在廊坊段实施了绿色廊道试验段;2014年上半年实施了绿色廊道工程;2014年秋冬季及2015年春季实施了绿美廊道工程,实现了总体设计理念。随着气候变化,苗木复苏,越来越好的展现出京秦高速绿色美丽的景观特点和亮点特色,基本达到了“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行车效果。根据省委领导指示和高管局安排,京秦管理处已经组织专家和设计单位再次对全线进行实地勘察,完成了绿美廊道建设示范通道工程设计,将在2016年持续投资,打造京秦绿美长廊。

2.总结经验成果,发挥示范作用。通过近三年绿化工程的实施,京秦高速绿美效果显著,示范作用明显,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高速公路绿化的经验和技术。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秋冬季苗木栽植的技术控制,在全局高速公路绿化理念、绿化设计、绿化苗木栽植、后期的苗木管养上都能够起到典型示范作用。京秦管理处编制的《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手册》已完成初稿,用于在全省高速公路系统进行推广应用。

通过近几年全处上下共同努力,共栽植各种乔木35种43.2万株,灌木48种967.8万株,草坪78.6万平方米。京秦高速公路绿地率达45.32%,绿化覆盖率达到46.48%,互通区绿化面积覆盖率高达84.41%。京秦管理处全员参与绿化工作,构建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的管理体系,有效促进了京秦高速公路事业和谐发展。把京秦高速公路打造成路域景观整洁、沿线生态环境和谐自然的绿色廊道。为社会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和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绿色美丽舒适的通行环境,展现了河北高速的良好新形象。

(二)石家庄市林业局主要事迹

石家庄市林业局以“创建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建设幸福美丽石家庄”为目标,着力实施工程建设、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机制,全市城乡绿化成效显著,全市森林覆盖率在1981年13%基础上提高到36%,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评审专家组的验收,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太行山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

(一)立场坚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立场坚定。

(二)团结协作。局领导班子团结,勤政廉政,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局党组议事、决策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形成了民主、团结、和谐的良好风气。多年来,在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建秋带领下,林业局党组创新工作,勇于担当,始终坚持“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奋斗目标,带领林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政治灵魂,高举生态大旗,脚踏实地,既要林果富民,又要绿水青山,打造绿色绿化模范城市。班子成员讲大局,讲付出,讲实干,讲纪律,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三)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将城乡绿化工作与城乡建设同规划、同安排、同推进。各县(市)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了全市上下抓造林绿化工作的良好局面。编制完成了《河北省石家庄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1-2020)》、《石家庄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等各类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构筑京津南部生态屏障、建设京津冀第三极”的发展定位。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每年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县(市)区与所辖乡镇层层签订《造林绿化责任状》,做到责任目标、责任单位、责任人员、问责措施“四落实”。

(四)机构健全。切实加强全市绿化管理工作,市绿化委员会定期召开全市绿委全会,及时调整绿委成员单位人员。城乡绿化工作统一归口石家庄市绿化委员会领导。市绿委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由市林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全额财政编制6人,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城乡的国土绿化工作,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加义务植树,开展绿化宣传和评比表彰等,较好的发挥了市绿委办的职能作用。

(五)城乡绿化。自2010年开始,先后大规模谋划实施了西山森林公园、环省会绿化工程、滹沱河百里绿色长廊、绿色通道、太行山绿化等重点生态绿化工程,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得到强势推动和持续发展。近5年来,累计完成造林210多万亩,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76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在打造绿色省会,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改善河北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林面积达到380万亩,果品产量265万吨,林业产业总值达到203亿元。

始终把义务植树作为绿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2008年市人大作出了《关于设立石家庄植树月的决定》,将每年3月和11月设为植树月。多年来,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先后建成各种纪念林地500余块,每年完成义务植树1500多万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年均达到92%以上。

(六)科学造林。始终贯彻“科技兴林”战略,与河北农大、河北林科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等单位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为全市林业科技支撑提供保障。近年来,引进新品种120多个,完成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0余项,推广运用新技术80多项。同时,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绿化树种选择科学,苗木规格、树种配置、栽植密度科学合理,严格执行树木移植相关规定,城乡绿化使用的树木管理规范,绿化质量好。

(七)森林资源。严把征占林地、绿地和砍伐林木审批关,严厉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和侵占绿地案件。加强山区森林防火工作,坚持“立体监测、预防为主,迅速反应、群防群治”方针,强化扑火队伍建设,组建公安特警、武警、消防市级扑火应急大队350人、市级森林消防专业扑火大队100人、山区县专业扑火大队1080人。完善防火预案,提高装备配备,落实防范措施,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严防死守,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森林火灾受害率始终控制在0.3‰以下。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实施统防统治作业,特别是针对美国白蛾入侵,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除治,成灾率控制在4.0‰以内。

(八)生态文化。重视国土绿化宣传教育,宣传措施得力,宣传形式丰富多彩,公众绿化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强。一是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等为依托,积极开展特色生态文化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二是开展“科普日”、“生态日”、“环境日”、“地球日”等活动,增强市民关注森林、爱护地球的生态文明意识,展示生态文化建设成果。三是注重宣传引导广大市民植绿爱绿护绿意识,在报纸刊登文章,电视台节目滚动播出公益广告,城市主要街道、火车站、地铁施工围挡、二环路沿途过街天桥等处设置了宣传标语,形成全民爱绿、全社会护绿的氛围。

(三)河北省洪崖山国有林场管理局

主要事迹

一、基本情况

我局位于保定市易县,前身为河北省林业示范场,2012年8月,所属西陵林场与易县白马国有林场置换,组建成立了河北省洪崖山国有林场管理局,核定编制133名,领导职数5人,经费形式为财政性资金定项或定额补助。内设机构为6个职能科室和3个直属单位,辖区总经营面积为6.57万亩,其中建新村林区4.63万亩,东豹泉林区1.94万亩;有苗圃总面积1400亩,其中七里亭示范场830亩,洪崖山林场470亩,葫芦峪林场100亩。现有干部职工199人,其中在职职工119人,离退休职工80人。

        二、主要事迹

近几年来,我局紧紧围绕省林业厅的统一决策和部署,精心组织和谋划,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育苗、科研、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绿化工程、造林绿化上取得显著成效。

(一)育苗工作

育苗工作是我局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有较长的历史,也积累了  很丰富的经验。近几年来,我局紧紧围绕特色性和示范性目标,坚持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方向,以科学规划、优化设计、品种选育、技术革新为重点,大力开展标准化苗圃建设,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品种多样、管理规范、苗木优质、梯次推进、良性发展的标准化苗木基地。目前我局苗圃中有针叶树种雪松华山松等二十八个品种,有法桐栾树等阔叶树种等二十六个品种;有紫叶李樱花等花灌木及花卉二十一个品种,苗圃中大小规格苗木共计1000余万株,每年可培育出售一百万株优质合格苗木,为河北及北方地区造林绿化做出很大贡献。标准化苗圃基地建设不仅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不断培育和生产,还有效影响带动了周边地区林业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科研工作

  我局加强与河北农业大学等大中专院校合作交流,先后承担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科研和示范推广项目有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国内外刺槐种质资源评价及引种应用研究》、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大叶红花槐的推广与示范》、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转抗翘翅目基因毛白杨中间试验》、《燕山一号”  欧李新品种示范推广》、《油松良种容器育苗》以及核桃良种繁育、林下草本中药材种植,其中《国内外刺槐资源评价及引种应用研究》获河北省科技成果证书和河北农业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通过科研项目的实施,  不仅提高了我局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为我局在科研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三)新品种的引进、驯化、示范推广工作

        根据单位职责,结合苗圃标准化建设,各下属林场根据各自特色加大新品种引进、驯化、示范推广工作力度。抽调技术人员对新引进的百花花楸、欧李“燕山一号”等四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用心观察记录它们在易县生长的物候期、生物性状、抗病虫害等信息,并进行对照试验,寻找出各自的最优的生长条件。经过近几年的对照试验,成功驯化了从南方引种的雪松、华山松、白皮松、薄皮核桃、百花花楸、“燕山一号”等十几个优良树种,雪松、白皮松等针叶新品种由于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特点,在易县及易县周边区域广泛推广开;新品种百花花楸的花、茎、叶皆能成景,一年三季皆有看点,比一般花楸有更高的园林观赏价值,推广空间广阔;  “燕山一号”是欧李新品种,俗称钙果,其果实中含有各种对人体有益的矿质元素,尤其是钙元素的含量较高,经济价值很高。这些优良新品种在保定的示范推广成效显著,有效辐射到保定周边地区,带动周边林果产业发展,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四)参与绿化工程工作

我局先后共参与了张石、沧黄、京昆等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河北省西山国宾馆绿化工程、  易县石家统绿化工程及中国绿博园的筹建等工作,总工程量达6500万。中标后我局严格按照园林绿化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严把工程质量统筹规划,取得不俗的业绩,其中张石高速绿化工程被石家庄高速公路管理局评为当年最优绿化施工标段,易县石家统绿化工程和河北省西山国宾馆绿化工程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肯定,这几项工程被评为模范示范工程,至今在许多方面也是业内借鉴学习的经典。

(五)造林绿化工作

近几年我局紧紧围绕造林绿化的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我局所辖林区属太行山余脉,立地条件较差,造林难度大。我局组织专业技术干部对林区进行了实地踏查,调查各林班的植被情况,重点对荒山小班立地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为造林绿化规划设计做前期准备工作。经调查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立地条件差和干旱少雨,结合我局林区的现状,我局技术干部逐渐摸索出一套实用的山地造林技术,可为太行山绿化造林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主要措施有为:一是适地适树,选择适合当地造林的乡土树种,如油松、侧柏、栾树、五角枫等。二是扩穴,即在造林时尽可能把种植穴挖大。三是换土,即在尽可能的改善种植穴的土壤条件,包括换土和培土。四是选用容器苗造林。五是在造林过程使用了保水剂。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我局累计造林15000亩,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通过造林绿化,不断优化林区现有树种结构,林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新造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显现。目前我局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4%。

(四)廊坊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要事迹

廊坊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是廊坊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林业工作的职能部门,业务受河北省林业厅指导。负责全市国土绿化、果树花卉生产、林业产业化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执法等管理工作。机关内设6个行政科室和1个直属单位,另设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下属7个业务室站(中心)和1个林场,干部职工119人。近年来,在廊坊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辛勤努力下,廊坊市以建设“平原森林城市”为目标,全面实施环京津边界绿化、城镇绿化、生态廊道建设、村庄绿化、林果苗木基地建设、农田林网建设  “六大工程”,连年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截至2014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224.31万亩。通过城乡绿化整体推进,城乡大规模的植树扩绿,乔、灌、花、草相搭配,构建了以绿色通道为框架,以农田林网为脉络,以速丰林建设为基地,以城镇村屯绿化为亮点的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廊坊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先后被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三北防护林建设突出贡献单位、河北省绿化先进单位、河北省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河北省农田林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精心设计,科学谋划造林绿化布局

在总体布局上,全力打造“十城”(廊坊主城区、8个县市城区、廊坊开发区)、“二带”(环首都、天津边界生态景观带)、“三网”(河渠水系、道路、农田林网)、“三点”(园区、城镇、村庄绿化)为一体的多功能森林生态体系。在区域布局上,着力打造三大板块:北三县(市)重点打造园林风景生态区,中部四县(区)重点打造名优林果生态区,南部三县(市)重点打造森林湿地生态区。通过细致的谋划,整体绘就了全市大搞造林绿化、加强生态建设、打造绿美廊坊的宏伟蓝图。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城乡绿化大发展

近年来,廊坊市坚持“绿色、高端、率先、和谐”的发展定位,把绿色发展摆在首要位置,作为重要的民心民生工程,以创建平原森林城市为动力,不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努力建设首都生态涵养区。一是实施廊道绿化工程。围绕境内的7条高速、5条国道、19条省道和4大水系,打造高标准绿化带,实现全市所有道路河渠绿化的全覆盖。二是实施环京津边界绿化工程。在沿京津边界5公里范围内,建设与京津绿化水平、生态功能、综合效益“零梯度或倒梯度”的生态景观带。三是实施村庄绿化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充分挖掘村庄宜林地资源,大力开展村庄环村林建设,实施村庄“四旁”植树,加强街道、联村公路、庭院、隙地绿化,消灭绿化盲区和死角,全市所有村庄基本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绿化标准。四是实施经济林建设工程。以打造精品果园为重点,以发展名优特果树为主,大力提升果树、用材林和苗圃等经济林种比例,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作用大的高产高效果园、观光采摘园、生态游览园等优质林果示范基地。五是实施农田林网营造工程。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消除林网建设空档,有序更新改造林带不齐、林相不整、林龄老化的残缺林网,营建高标准农田林网。六是实施规模化造林工程。在北部和中部造林绿化空间较小的县(市、区),采取线片相连的办法,逐步形成万亩以上成方连片森林;在南部三县(市)营造千亩以上片林,并与原有森林连接,形成网带片点相结合的、一眼望不透的成片森林。七是实施重要交节点绿化工程。在城区重要出入口,省、市、县界重要交界处,重要交通干线、主要河渠交节点等重点部位,建设景观游园、森林公园,形成独具特色、能展示地方形象的森林景观,进行拓展延伸的高标准绿化。目前,全市廊道植树19.45万亩,已基本实现所有道路河渠绿化的全覆盖。建成园林式重要交节点38个,精品线路总长度达到456.7  公里,大厂旅游环线三千亩郊野公园,香河千亩牡丹园、安次南三通道绿化,固安8600亩法桐林、大城2000亩薄皮核桃园等一大批精品亮点工程,吸引了30多个域外团组参观学习。

三、创新机制,切实激发造林绿化源动力

针对林业发展政府负担重的难题,廊坊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认真调研,努力总结,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通过政府投资拉动,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造林绿化。2014年,市级财政投入达1.2亿元,县级财政投入达12.77亿元。同时,从各地自然、地域、传统条件出发,创新大户流转、政府补贴,规模造林、政府奖励等14种机制,2015年进一步全员发动探索更适应社会需求,“谁造林、谁所有,谁经营、谁收益”的新模式,着力破解资金、土地、管护等瓶颈,大力引进社会工商资本、域外资金投入造林,大力发展公司化造林、专业化管护,扶持培育起以公司、企业、大户为代表,多元化的新型造林主体。通过机制创新,为造林绿化建立起可持续的投入保障机制,2014以来全市带动田园牧歌农业有限公司、长林农庄有限公司、昌泰农民合作社等500多家公司、企业、大户(500亩以上)、合作社主动参与造林。公司大户完成造林61万亩,占造林面积的60%以上,已撬动社会资金72亿元,占到总投资的72%以上,真正形成了政府引导、多元投资、广泛参与的良好态势。

四、深入一线,强力推动造林绿化真落实

近几年,每年的春、秋两季,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参加义务植树。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抓,王晓东书记和冯韶慧市长从规划论证到实际运作,都亲自部署、亲自调度,进一步确保了工作举措、任务要求落实到位。市林业局领导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在造林的黄金时间,全部放弃节假日、起早贪黑,不管各项工作有多忙,所有人都把造林绿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常深入造林一线,现场办公,解决问题。造林期间,坚持“每周一调度、两天一通报”,通过采取文字、地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度,逐地块检查,强力推动造林绿化工作开展。

今天的廊坊,道路边果林成方连片,田野里防护林网纵横交错,村庄周围绿树环绕。成绩的取得源自辛勤的汗水,努力必将赢得回报。多年来的工作,廊坊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不仅获得了百姓们的交口称赞,更是为廊坊市荣获了一项项殊荣,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并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城市和全国首家全市域IS014000国家示范区。

面对未来发展,廊坊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绘就更加宏伟的蓝图,大力营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怡人环境,将廊坊建设成为京津之间的绿色明珠。

(五)  衡水市林业局主要事迹

衡水市林业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林业建设和林业发展的职能部门。现有干部职工91人。机关内设办公室、植树造林科、资源和林政管理科、林业项目管理科4个职能科室,下设市森林公安局、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市林果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市林业科学研究所4个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另含市绿委办、市退耕办、市种苗站、市森林防火办等管理机构。

近年来,衡水市林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河北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全市“绿色崛起、生态振兴”发展战略,以到“十二五”末实现“一人一亩林”为目标,以科学的发展理念、高效的工作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全力推进造林绿化。截至2014年底,全市造林绿化总面积突破性地达到461万亩,提前一年实现“一人一亩林”目标,为平原地区绿色崛起、生态振兴趟出了一条新路子。2013年和2014年,我市在全省森林覆盖率净增量目标考核中,连续两年取得全省第一名。省委、省政府领导对衡水市造林绿化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一、科学谋划、绘制发展蓝图

衡水市把造林绿化作为实现“强势开局、跨越赶超”的重要举措,作为放大生态优势、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坚定不移地打生态品牌、做绿色文章,确立了到“十二五”末实现“一人一亩林”的目标,明确提出到2015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5万亩,总面积达到455万亩的造林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林业局先后开展了全市宜林地摸底、主城区空白地摸底、森林公园实地勘测等多次调查摸底活动。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植树造林  到“十二五”末实现“一人一亩林”的实施意见》、《衡水市2013-2015年造林绿化实施方案》、《改善生态环境做好通道和环湖造林绿化工作推进方案》等10余个专项文件,解决了树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

二、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工程

我市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生态涵养保护支撑区的安排部署,把“一人一亩林”生态绿化工程作为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地下水超采、实现“绿色崛起、跨越赶超”的重要举措。2011年以来,重点实施了主干道路绿化、林业园区建设、衡水湖绿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林业项目等造林工程,完成造林110万亩,占省下达年度任务的200%以上。完成主干道路绿化900余公里,大广高速、石黄高速、106国道、正港路等17条省级以上主干道路单侧绿化宽度达到100米以上;建成千亩以上林业园区113个、面积20余万亩,其中,在衡水湖周边规划建设了衡水湖森林公园、枣强马屯新苑林业园区、桃城格林生态园区等10个规模超万亩的森林公园、生态观光园;2014年,高标准完成9.3万亩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还林还湿绿化工程,预计年可节约、降低地下水开采1700万立方米。

三、创新机制、破解瓶颈问题

市林业局通过走访群众、组织座谈、总结归纳,创新了林业产权、经营、投入三种造林机制,优化大户承包、合作经营、企业投资、机构管理等十六种营林模式,变零散种植、分户经营为规模种植、集约经营,有效破解了造林绿化中土地、资金、管护三大难题。一是抓实土地流转,创新林业产权机制。按照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原则,以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利益为前提,集中流转造林绿化用地40余万亩,为集约化、产业化、科学化经营奠定基础。二是培育新型主体,创新林业经营机制。积极培育林业大户、家庭林场、林业合作社、林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规模造林、集约经营、专业管理。2013年以来,全市90%以上规模造林均由新型造林主体完成。三是强化政策引导,创新林业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中央、省级林业项目资金和市、县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以政府小投入带动社会大资本,吸引工商资本参与植树造林。2014年,市县两级投入造林资金共计1.9亿元,吸引和撬动社会资金14.6亿元。

四、科技服务、彰显品位特色

市林业局始终着眼于构建造林绿化工作的强力科技支撑,组织各县市区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东北林业大学等10余家高校、100余名教授、专家,专业指导重点工程建设,以点带面提高全市造林绿化标准和质量。积极推广应用“三优栽培”、“设施栽培”、“林经间作”等先进管理模式,提高林果产值和林地综合效益。市、县、乡三级林业技术人员深入造林现场,手把手、点对点进行技术指导,严把苗木、栽植、浇水、管护等各个环节,提高造林质量。全市主干道路绿化、林业园区建设等重点工程造林成活保存率达到90%以上,经济效益较好的规模造林每年每亩产值达到1万元左右,引进了黄金白蜡、美国红枫、欧洲红栗等40余个彩叶树种,驯化了红叶石楠、北海道黄杨等10余个适宜北方生长的常绿树种。造林绿化标准化、管护手段科学化、树木品种多样化、景观效果生态化正在成为衡水造林绿化工作的突出特色和亮点。

五、培育龙头、壮大林业产业

林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产业化。市林业局立足于打造壮大经济实力、助推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谋划制定了《衡水市林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以林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实现重点产业带动林业经济整体跃升。通过外引内扩战略,在木材加工上,引进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巴迈隆年产20万立方米的生产线已建成投产,长城木业、森和板业生产能力突破10万立方米,武邑以仿古雕刻家具为主的明清家具城市场日益壮大,冀州曲富木业家具产品出口欧洲。在果品加工上,国内最大的果品加工企业汇源果汁在衡水投资建厂,六个核桃、东方绿树等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年加工木材能力达40万立方米,果品加工能力达到25万吨,以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促进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六)  邢台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要事迹

邢台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领导班子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团结协作,廉洁勤政,带领全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保护,为建设绿色邢台、生态邢台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几年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突破50万亩,目前全市有林地达到500.1万亩,森林覆盖率26.7%,活立木蓄积820万立方米。邢台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国太行山绿化工程先进单位。多次在全省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考核中名列前茅。

一、  认真谋划抓落实,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作

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把搞好造林绿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广泛发动,全民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绿化邢台活动。一是全面完成了绿色通道及环城绿化任务。按照高速公路、国道每侧100米宽、省道、县道每侧50米宽的标准,新造林30.63万亩,全面完成了境内所有县级以上道路林带建设任务,涉及67条道路1640公里。省政府两次在我市召开造林现场会推广我市经验,同时新造林2.56万亩,建成了长66.9公里、宽400-1000米的环市区防护林带。16个县城也普遍建成了宽100-200米的环县城防护林带。二是山区开发走在了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以生态经济沟建设为统领的太行山综合开发工作,出台了实施意见,编制了发展规划,今年高标准打造了总区域面积12.63万亩的10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培树的红石沟、利多等一批治山开发典型成为全省学习的样板。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邢台召开全省山区综合开发现场观摩会。三是破解了干旱丘陵区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针对丘陵区土壤贫瘠、降水稀少、立地条件差的实际,在容器苗造林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创新,研究出一套以“套塑料袋、埋玉米轴、盖石板片、靠育林板”为特点的容器苗造林新技术,栽植的7000亩生态林,在连续两年大旱的情况下,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全省干旱石质山区造林绿化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四是实施的平原绿化工程被评为全国先进市。针对以前平原绿化出现滑坡的局面,认真谋划应对措施,及时转变工作思路,通过大力实施路渠绿化、林网建设及治沙造林等,使平原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17.66%,平原绿化水平明显提升。2006年全国黄河故道防沙治沙现场经验交流会议观摩了邢台现场,并作了典型发言。

二、  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营造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

邢台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标语、组织宣讲团、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以“扎扎实实种树、轰轰烈烈造势”为主题的义务植树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林业有关政策。植树节前夕,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每年都要在邢台日报上开辟义务植树专版,并编发评论员文章。每年植树节当天,组织发动包括市主要领导在内的150多家市直及驻邢单位2万余人,到大沙河、白马河以及市区周边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掀起全市造林活动高潮。通过广泛宣传,造出了声势,营造了氛围,各级领导关注林业的程度明显提高,各界群众参与义务植树的热情空前高涨,有力推动了全市植树造林工作的全面开展。每年全市完成义务植树1200万株左右,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同时,为了培育更多的大树资源,在广泛调研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邢台市大树培育保护管理办法》。

三、  发展林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邢台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林业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基地建设,打造特色林果产业。创出了“富岗”牌苹果、“浆水”牌苹果、新河大紫枣、巨鹿串枝红杏等一批国家和省级知名品牌。在浅山丘陵区大力推进优质核桃产业带建设,新发展面积30多万亩,使全市薄皮核桃达到62万亩,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核桃节,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肯定。在平原区,大力推广威县经验,把增绿与富民相结合,发展壮大优质梨、葡萄、桃等经济林种植规模。目前全市果树总面积251万亩,年产量13亿公斤,产值51亿元。形成了以板栗、核桃、苹果、葡萄、红枣、杏、山楂、梨为重点的八大果品基地。

四、依法治林,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邢台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牢固树立“抓保护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执法功能,提高执法水平,始终把保护绿化成果紧抓不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抓防火。认真贯彻落实《森林防火二十条要求》,严卡工作责任,强化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宣传,认真排除隐患,严抓细管,勤督死守。在森林防火关键期,全市340个检查站、望火楼24小时执勤,市、县两级专业扑火队455名队员全部集中食宿,靠前布防,全天候备战,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及时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清坟边、清地边、清林边、清矿边、清隔离带的“五清”活动,极大地减少了森林火灾隐患。是全省唯一连续3年没有发生较大森林火灾的设区市。二是抓防虫。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连续两年统一组织实施了飞机防治美国白蛾作业,完成防治面积70万亩。通过人机共防,大大降低了虫口密度,使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周边省市疫情大暴发的情况下,我市没有出现病虫害成灾现象。三是抓执法。先后组织开展了以打击违法野外用火、乱砍滥伐、盗伐林木、非法经营木材、非法征占用林地和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为主要内容的“金钺”、“金剑”、“金盾”、“金网”等一系列专项行动。针对非法采挖经营“崖柏”、破坏山区植被的现象,与公安、工商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依法打击采挖“崖柏”、侧柏等多年生树木的风暴行动,有效地维护了全市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七)青龙满族自治县林业局主要事迹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燕山东麓,古长城脚下,总面积3510平方公里,总人口54.98万,下辖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是京津唐秦的天然绿色屏障和秦唐两市饮用水水源地。“十一五”以来,青龙林业局紧紧围绕“打造绿色青龙,建设生态强县”这一战略目标,坚持把依法治林和林业改革工作做为促进全县林业工作的突破口,把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提高林业产业化经营产出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做为全县林业工作的重点,造、管、封并重,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统筹协调,实现了林业工作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富民产业的有机结合。截至2014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增加到29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6.89%,位居河北省第三位,果园面积达到61.62万亩,居河北省第三位,其中苹果园面积21万亩,位居河北省第一。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了12.56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65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6887元的38.5%。

        多年来,青龙林业局始终把“资源兴县、生态立县”作为发展之本,集思广益,动员全社会方方面面力量,着力推进实施了以封山育林、公益林抚育为重点的山地生态培育工程;以整合各种林业投资,集中发展以板栗、苹果等主导产业为主的生态富民工程;以县城及县城周边绿化、旅游景点、镇乡村绿化美化为主的生态家园工程;以承秦高速公路、承秦出海路等主要交通干线两边及可视范围内为主的通道生态绿化工程;以五大河系周边绿化为主的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走出了一条林业生态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政府得绿、社会得益、农民得利”的多赢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

一、强化组织领导,实施高层推动

局领导班子始终秉承增加绿色就是储备发展后劲,打造生态大县就是为迈向经济强县助力的理念,及时请示县委、县政府,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健全了县绿化组织机构,配备了1名正科级专职绿办主任和3名工作人员,县财政每年拨给10万元的绿办经费。先后聘请中国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科学地编制了《2010-2020年林业发展规划》。为确保国土绿化工作取得实效,县林业局还每年坚持协助县委、县政府出台有关国土绿化和义务植树的相关文件,并建议县委、县政府将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和县乡领导干部办绿化点作为制度纳入了干部考核目标。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推进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在林业局的推动下,县四大班子领导每年都带头到“公仆林”、“党员示范林”基地参加义务植树。近五年来,全县已累计完成义务植树780.1万株,建义务植树基地195个,完成基地造林1300公顷,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以上,建卡率达96%以上,县领导领办绿化点35个、308公顷。

        二、科学规划布局,推进“绿色青龙”建设

        一是依托林业重点工程,推进“绿色青龙”建设。为保证“绿色青龙”的整体效应,每年都制定年度造林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完成绿化任务。积极推进“四个转变”(即由山上造林向山上山下造林并重转变,由工程造林向工程造林与社会造林并重转变,由人工造林向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并重转变,由单纯抓生态建设向抓以经济林建设为主的生态、经济效益双赢造林方式转变),在造林形式上实行“统一组织造林、联户成片造林、大户承包造林”三位一体的造林模式,通过“飞、封、退”并举,“造、管、育”结合,实现全方位治理。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落实林地绿化责任,调动全县广大林农投身、投资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全县林地产权明晰、林权证发放率均达到96%。县内高速、省道、县乡公路、铁路沿线及河系、水库沿岸宜绿化地段按国家标准全部绿化,形成贯穿全县东西南北的绿色大框架。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2亿多元,共完成三北造林13.9万亩,封山育林10.7万亩,退耕还林后续6万亩,异地造林2.2万亩,通道绿化1.5万亩。全县“三荒”绿化率达到96%以上,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二是结合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推进城镇绿化美化进程。按照园林绿化建设相关要求和有关规定,本着“破墙透绿、拆违建绿、沿河布绿、裸岩补绿、见缝插绿”原则,在树种选择上,坚持针、阔、彩叶树种相搭配,严禁大树移栽,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景观的绿化新格局。目前,城区绿地面积增加到309.6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21.9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9.2%,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23.0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89%。三是以“创建文明绿色村”为抓手,推进村庄整体绿化美化。按照《河北省村庄绿化美化标准》要求,坚持以山体绿化为依托,以村庄街道绿化为骨架,以庭院绿化为基础,以机关企业绿化为亮点,以通道河系绿化为延伸,85%以上的行政村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着力打造“村在林中,树在院中,人在绿中”的绿色村庄。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绿化覆盖率均达到39%以上,人民居住环境极大改善。

三、工程产业互促,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为确保生态建设成果,青龙林业局每年邀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等专家来青授课,大力实施科技培训、基地创建、提质增效等科技兴林果工程。截止2014年底,全县果品常年产量达到20万吨,果品总产值4.8亿元,累计出口创汇7000多万美元。大力扶持林果龙头企业建设,到2014年底,全县林果龙头企业达到55家,总产值达到1.6亿元。

四、完善管护体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一是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护队伍,扎实开展护绿行动。为保护来之不易的绿色资源,组建了县、乡、村三级共3482人的专职护林员和森林消防员队伍。以“绿盾行动”等活动为载体,严厉打击滥砍盗伐、采挖大树进行城乡绿化,破坏野生动植物和野外用火等不法行为,近5年来无严重乱砍滥伐、采挖大树进行城乡绿化、破坏野生动植物、破坏生态环境等重大刑事案件,无侵占破坏林地,无较大森林火灾案件发生。二是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强化病虫害防治。以强化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检疫执法管理为抓手,防止危险物种入侵,严格控制森林病虫害发生和蔓延。五年来无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无有害外来生物入侵。三是建立健全古树名木档案,严格各项保护措施。依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要求,逐一对全县范围内古树资源进行普查,编写了《青龙满族自治县古树名录》。制定具体管护措施,将全县3.04万株古树名木管护责任落实到村、明确到人,近五年未发生采挖、移植、买卖古树名木现象,实现了古树名木规范化管理。 

(八)崇礼县林业局主要事迹

崇礼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坝上和坝下过渡地带,海拔813米—2174米,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全县辖2镇8乡211个行政村406个自然村,总人口12.6万,其中农业人口10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崇礼县林业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及党和国家有关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模范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牢固树立“生态是崇礼发展的生命线”的理念,紧紧围绕“跨越赶超,绿色崛起”目标,以创建园林城市、申办2022年冬奥会等为抓手,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和义务植树工作,2014年森林覆盖率达  50.22%。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完成任务

县委、县政府和林业部门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在每年的义务植树期间,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到义务植树示范点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保证完成造林任务,每年主管县长与各乡、镇长签订绿化责任状,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管理,同时在年中总结进展情况,做出科学分析评价,及时向县人大报告工程建设工作情况,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检查,听取代表大会意见和建议。实行分包责任制,对重点工程区由县领导分包,实行挂牌督导。在植树造林期间,县林业局由主管局长带领专业技术人员蹲点跟班作业,解决各种技术问题。

二、绿化机构健全,职能发挥充分

县政府成立了崇礼县绿化委员会,由县长任绿化委员会主任,常务副县长和主管副县长任委员会副主任,县林业局、发改局、财政局、农牧局、水务局等23个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任委员,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林业局,具体组织协调全县的绿化工作。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由林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主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有关股站长任办公室成员,下设人员5名,负责组织协调全县的义务植树、生态工程建设、乡镇村绿化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国土绿化。

局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勤政廉政,密切联系群众,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群众满意度高。

三、广泛宣传发动,认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崇礼县林业局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标语、宣传车等方式,大张旗鼓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切实增强了公众绿化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采取县领导包片、包点、包乡镇,县直有关部门领导包村,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的方式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厂矿、学校一齐行动,全民动员,积极投入到义务植树中,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每年参加义务植树的适龄公民8万人次,尽责率达95%,建设义务植树基地3处,植树32万株。

为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持久、深入的开展下去,我县活化体制机制,在义务植树任务安排上确定了以资代劳形式,并以崇字[2009]14号文件正式下发《为工程筹款的通知》。根据我县地处山区,山大沟深的实际情况,为使义务植树活动切实取得成效,我县还将义务植树和部分绿化工程结合起来,筹款捆绑使用,并以基地化形式,突出规模,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多措并举,严格保护古树名木

据2004年《张家口古树奇观》统计,我县现有古树名木31株,树种有油松、青杄、杨树、榆树、柳树等,其中西湾子镇四道沟村2100年的一株古榆被载入《中国古树奇观》一书中,四台嘴乡黄土窑村一株树龄500年的暴马丁香,树高10米,胸围180厘米,在全国也相当罕见。为切实加强保护古树名木,采取了多项管理措施。一是在古树名木分布的村庄等地,设立专人进行保护;二是由县内统一制作牌匾,标明古树树龄、保护级别、管护责任人等并悬挂在古树名木上,引起群众高度重视;三是加强保护措施,对一些年久已倾斜的古树进行人工加固维护,保护好稀有的古树名木资源。

五、科学规划,严格管理,高标准完成绿化指标

制定绿化规划,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宜地宜树的原则。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统筹运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二是坚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的原则。优选适宜本地环境的常绿树种,既考虑局部绿化的美观,又能凸显整体绿化的效果。同时,在县城周边和旅游道路沿线搭配种草、点缀花卉,形成景观带。三是坚持奥运赛事核心区和外延拓展相统筹的原则。以赛事区域为中心,由内向外、由点向面纵深逐步铺开。

细化作业设计,严格规范管理。容器苗造林是抗旱造林的重要措施,在造林前我局组织技术人员对石质较大的阳坡、半阳坡进行划分,确定栽植地点、树种与面积,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效。

2010年以来,累计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申奥绿化工程、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工程、塞北林场建设工程等生态治理工程54万亩,成活率达90%以上。

六、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一是建立管护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管护网络,组建专业森林消防管护队及分队11支,队员90人,全县配备专用管护车11辆;建立乡镇半专业森林消防管护队11支,队员242人;建立村级义务管护队211支,队员3050人。二是强化机制建设。造林工程结束后,暂扣施工队部分保质金用于补植,补植期为三年。三年后进行验收,不合格的来年再重新补植,直到合格为止。同时,出台了《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和《禁牧工作实施方案》,实现了森林资源管护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三是强化林政管理。坚决把好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关,坚决查处违法占用林地行为,严格执行林木采伐指标限额管理。2014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对近两年征占用林地的检查验收,并得到了好评。四是扎实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和林木检疫工作。2014年完成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面积5.195万亩,防治率达91.62%。完成产地检疫苗木400万株,花卉40万株,种子1000吨;完成调运检疫苗木600万株,果品40吨,木材4800m3  ,种子35吨,药材25吨,花卉25万株。五是坚持依法治林。积极开展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2014年查处各类案件28起,查处率100%。为国家、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有效的维护了全县林区治安秩序的稳定。

近5年,我县没有发生破坏森林资源、林地资源、草原资源等重大刑事案件;没有发生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重大刑事案件;没有发生破坏城市绿化重大刑事案件;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环境事件;没有其他引起恶劣社会影响的生态破坏事件;不存在使用违法采挖的大树、截冠树木(适合扦插造林的树种除外)进行城乡绿化现象,先后2次被评为河北省造林大县。县林业局先后荣获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先进单位、河北省林业系统先进集体、省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九)  保定市雄县双堂乡人民政府主要事迹

双堂乡位于雄县县境东部,距县城19.1公里,面积40.7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19个行政村。工业以塑料、电缆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近年来,我乡按照全省“增林扩绿、林果并重,推进经济发展,实现兴林富民”的总体要求和保定市“绿色攻坚”工程要求,以打造“京南生态旅游温泉名城”为战略目标,把生态建设作为提升乡村品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乡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工程,特别是2015年,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立足于早动员、早规划、早部署、早实施,充分调动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迅速掀起造林高潮。

一、主要绿化成效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为进一步保好白洋淀生态安全,雄县突出绿色廊道和万亩森林公园建设,着力打造京南淀边生态建设升级版,实现“四带两区”绿化新格局,2014-2016三年内新增廊道和森林面积5万亩,森林覆盖率新增6.8个百分点,提升到25.5%,提前实现“十三五”生态建设任务目标。我乡主要有以下建设:

建成保津、大广、和高铁沿线两侧50-100米宽绿化带,保津、大广高速我乡境内已全线绿化,绿化占地2000亩、植树15万株;保津高铁规划两侧各100米以绿化苗木和果品生产为主,完成新造林800亩、植树9.2万株。村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是全省各级领导相当关注的问题,我乡近年来始终把村内绿化当做重点工作来抓。目前村内绿化面积相比去年增加200亩,树木增加3万株,各村村内的绿化面积得到了质的提升,有效的改善了各村村内的生态环境。各通村的主要道路两侧和村庄周围也进行了大量的绿化,植树15万株,绿化道路15公里,有效的提升了道路两旁的的绿化环境和村庄品味,提升了村庄的形象。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带动全民参与。一是健全领导体系。对全乡植树绿化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充实,实行了乡领导包村和技术人员包重点村、包路段责任制,定目标、定进度、定措施,专项考评,严格奖惩。二是制定详细规划。对全乡的绿色廊道、农田林网、环村林带进行了摸底调查,坚持“有路、有渠、有沟就有树”原则,对19个村60条田间路进行了规划补植,并以9个沿高速、沿高铁村庄为重点,规划10-30米宽环村林带,建设绿美乡村。三是全员组织发动。每年召开全乡绿化动员大会,与各村签定《责任状》,敲定任务和时限,并确定每年3月和11月份为“全民义务植树月”,春秋两季组织乡主要领导带头,乡班子成员参加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带动各行各业干部职工、学生和群众踊跃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二)重点带动,实施四项工程。重点推行大户承包、租赁、股份合作造林和沟渠、闲散地拍卖绿化机制,实施了六大精品绿化工程:一是绿色廊道工程。对保津高速、大广高速和保津高铁两侧50-100米区域进行高标准绿化,实行了反租倒包,政府逐年补助农户绿化占地(每年补助800元/亩,连补10年),大户承包经营造林机制。二是规模生态林工程。依托三北造林项目,从土地集中流转、发展林下经营入手,协调指导承包大户连片造林,共营造百亩以上生态林1块、片林面积300亩,实行了标准、苗木、栽植和管护“四统一”,造林密度全部采用2*2*8米标准,大行距间作种植甘薯、棉花和中药材,实现了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综合互补。三是标准化果园工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龙头带动和农民合作社引导,我乡加大了黄桃等高效树种的发展力度,新建标准果园1个。四是绿色家园工程。紧密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对“两沿”重点村,大力抓好环村林带和庭院四旁植树,累计完成植树7万株,为改善人居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夯实了基础。

        (三)活化创新,完善四项机制。坚持市场运作、政策扶持,走提升综合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之路。一是管护撬动机制。坚持栽管并重、责任分包、效益激励原则,全乡植树绿化实行乡村领导逐级分包责任制,推行栽植和管护全程跟踪管理,指导服务一包到底,最后收益全归农户,做到谁栽种、谁保活、谁收益,有效解决了“年年栽树不见树”的老大难问题;由于管得好、落得住、有政策、有收益,极大调动了广大林农的绿化和管护积极性。二是投入拉动机制。近几年乡级财政加大投入绿化力度,累计投资100万元,并按照“资金统筹、投向不变、集中实施、捆绑使用”的办法,整合林业、农业、水利、农开、交通等部门项目和资金,不断加大投入,确保千方百计扩大绿量、做到了“有水、有渠、有路就有树”,使沟渠水路树浑然一体,棋布于村庄和田野。同时,对龙头企业、造林大户、合作社、农林庄园和经济林基地等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机制,有效激发了社会造林的积极性。三是效益带动机制。为解决长远生态效益和眼前经济利益矛盾,依托河北三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顺泰果品专业合作社等重点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合作林业、订单林业,实现了林-果、林-粮、林-菜、林-药和林-牧立体综合开发,为全面提升我乡林业的质量和效益提供有力保障。四是考核推动机制。我们把生态建设纳入村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全面验收、兑现奖惩,对完成任务、成效明显的以奖代补进行表彰,对进度迟缓、造林质量差的通报批评、问效追责,有力保证了全乡造林绿化成效。

附件3

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候选人主要事迹

(一)刘海涛同志主要事迹

刘海涛,男,汉族,党员,河北省平山县人,1949年8月出生,现任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经是白手起家的民营老板,事业有成后立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带领农业科技开发团队二次创业,按照中央土地流转的精神和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思路,通过股、租、换等各种形式,整合山场、荒地3万亩,进行统一规划,科学配置,进行大规模开发。使自古以来没有经济效益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为太行山区农业开发闯出了一条路子。

我们一直坚持“向荒山要果,向荒山要粮,向荒山要绿”的经营理念,在我任董事长期间已经带领公司投资45560万元,整理高标准梯田33500亩,栽植优质薄皮核桃48万株,其他树种18万株,并基本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让砂石裸露的黄岗秃坡变成了山青果丰的产业园。现在公司所产的薄皮核桃已经经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公司现被相关部门确定为全国10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之一、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农业产业扶贫龙头企业、石家庄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我们的“五年规划”完成后,年产值可达57023万元,年利润达到27188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公司规划到2020年  ,总投资达到15.18亿元,主要完成开山造地10万亩;栽植核桃200万株,并基本实现水电路配套;栽植优质苹果10000亩等十项工程。十年规划完成后,年产值将达到87905万元,年利润将达到59115万元,可安排50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土地“三权分离”模式、土地流转模式、规模开发模式、园区建设模式,受到省委书记赵克志的高度赞扬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肯定,被社会公认为“葫芦峪”模式。 

葫芦峪发展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媒体的关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等部委有关领导前来调研;2015年9月20日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到葫芦峪调研;省长张庆伟、省政协主席付志方、省委副书记赵勇、副省长沈小平到葫芦峪视察并指导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多次到项目工地视察指导;省人大常务副主任宋长瑞、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刘永瑞等多位领导及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多次到葫芦峪调研,给予支持。CCTV--4《华人世界》栏目、CCTV—4《中文国际》栏目、CCTV--7《致富经》栏目、经济日报、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石家庄电视台、石家庄日报等媒体,以专版、专栏、头条形式,对葫芦峪模式进行了总结推广。实现了荒山变绿、农民增收、企业挣钱,六年来,“葫芦峪模式”开花结果,获得了当地农户发自内心的支持,也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鼓励和肯定,用省委书记赵克志的话说,“葫芦峪模式”下一步要在全省推广,重点推广,全省都要学习。

(二)邓宝珠同志主要事迹

邓宝珠,男,汉族,河北省围场县人,195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1973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第三乡林场营林区主任,直接从事绿化和管护工作42年。

  该同志1973年4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任母子沟营林区施工员,1995年1月任莫里莫营林区主任,从事林业技术工作42个年头,1993年9月取得高级技术工人任职资格,2006午9月晋升为工人技师。在任职期间多次受到表彰和嘉奖,1995、1996、1997、1999、2000、2002、2003年年度考核为优秀,1999、2000、2002、2003年被河北省林业厅荣记三等功,2003年在造林工作中成绩突出被授予机械林场总场场长特别奖,2004年被承德市人民府评为承德市劳动模范,1996年6月,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在《河北林业科技》上发表《石质山不整地樟子松造林试验初报》论文一篇,对低劣立地条件下造林提高成活率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他参加工作的42年中,始终在生产一线独立或带领营林区技术人员从事整地、造林、抚育、低质林改造、次生林改造、抚育间伐、三项作业调查等营、造林生产工作,累计完成整地面积4万余亩;完成造林面积4万亩;迹地幼抚割草累计达7万余亩;营林累计完成生产面积10万余亩。在作业过程中,同社会劳力在野外同吃、同住、同劳动,顶风冒雪,日晒雨淋,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生产任务。不断地钻研新技术,研究新方法,攻克林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为塞罕坝的林业事业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在思想上,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遵守场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按质按量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继承和发扬塞罕坝的光荣传统,虚心学习,锐意进取,不断总结经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断提高营、造林生产质量和水平。

一、以人为本,强化责任、严抓细管,落实制度,不断提高林业生产质量

他在多年的营林生产中,总结出的经验是搞好林业生产技术工作关键是以人为木,狠抓人的因素,一是实行营林区例会制度,规定每半个月定期召开一次会议,通报营林生产情况和营林区常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安排下一步工作,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沟通思想,集思广益,使工作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程序化。组织基层生产单位全体人员学习当前有关林业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以达到依法营林,科学管林的目的。二是签订责任书,根据每年生产任务量,对施工技术人员实行分片包干,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分清责任。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根据我场制定的各种考核、奖惩办法,针对所在营林区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使制度有针对性,生产技术规范性,兑现奖惩明确性,形成用制度去规范人,用制度去约束人的管理机制。四是严格要求,作为基层生产单位的负责人,工作中始终把生产作业质量放在首位,用自己的行动去要求和带动施工员作好生产技术工作,勤于检查,一丝不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制度办事,强质量、增进度,综合平衡,全面提高林业生产质量。并使之步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善于积累经验、勤于思考,钻研技术,创新方法,不断提高营、造林水平

他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针对现存石质荒山条件恶劣,在常规造林投资水平下,采用常规造林方法,成活率、保存率低的情况,采用了等行距不等株不整地樟子松造林,利用现有常规造林投资定额,对造林进行初步的探讨,克服了此地类造林难、保存率低的困难。二是在迹地整地、造林技术上,除严格执行塞罕坝工程造林技术实施细则外,他采取了造十行补一行双株的造林方法,用于雨季挖坨补植造林,在雨季根据苗木的成活率情况,依据天气预报,在下雨之前或冒雨取双株苗木带坨移植,这样虽然一次性加大了造林成本,但确保了造林的成活率,避免重复投资,使幼树生长旺盛,林相齐整。这一方法在莫里莫营林区营所造8000多亩迹地更新造林中,保存率达95%以上的成功经验,得到应用推广。也因此在2003年被授予机械林场总场场长特别奖。三是由于经采、皆伐面积的不断增加,造林苗木和补植苗木的用量越来越大,外购苗木已不能够保证造林的用苗和苗木的质量,根据实际情况,自筹资金利用营林区的空闲地和菜园建立小型的苗圃,外调等外苗木和场部苗圃的三级苗进行培养,这样保证了造林苗木的质量,既符合了适地适树的原则,又减少了苗木起、运、贮过程中造成的苗木失水问题,并且在二000年的大旱情况下,为保证成活率,用了十三天的时间,对当年的造林地采取了大面积的人工浇水作业,每亩投资七元,有效保证了造林的成活率。割灌、幼抚方面,在高温、大旱之际,及时请示推迟幼抚、割灌时间,保证了造林的保存率。在整地工作中坚持做到集中连片,到边到沿,不留空闲地,扩大更新面积,在不宜整地的地段采用干插缝造林,累计扩大迹地更新造林面积3000多亩。四是在人工林抚育间伐工作中,他根据间伐的强度和蓄积,确定合理的采伐木、消耗蓄积,亲自到间伐地块打号、量测标准地,按施工技术要素严格掌握各施工环节,并提出标准地测量比例不少于作业面积25%的建议,通过实践在全场进行推广,提出了根据市场导向科学造材、合理造材、保证木材出材率,创造了木材生产的最大经济效益等。

三、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发扬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精神,搞好传、帮、带工作

他多年从事林业技术工作,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没有自满,更增加了信心和责任意识,竭力对待自己的工作。他始终以奉献为荣,以忘我工作为乐,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和重托。在生产的忙季,针对林业生产任务大,项目全,作业地块分散,路远难走的实际情况,以身作则,往返于各作业地点之间,指导生产、短运、归楞工作,检查生产质量,核实生产进度,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在关键生产环节上总结经验,降低生产成木,采取快捷、实用的方法完成林业生产任务。由于各项作业质量完成较快,质量较好,曾四次被总场评为先进营林区。对施工技术人员耐心指导,严格要求,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和他们一同工作,共同研究林业技术和工作方法,在手下工作过的施工员,一名已经在营林区主任的岗位工作两年,两名调到其它单位任技术员或施工员,他们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认可,一名已被河北省林业局荣记三等功。

        总之,他在四十多年的林业生产实践中,始终坚持以科学严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以奉献为荣,忘我工作为乐的精神,完成了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专业技术工作,并不断的丰富自己、提高自已,具备解决林业生产中比较复杂技术难题的水平和能力,可以称的上是思想进步、作风严谨、技术过硬、成绩突出的林业技木工作者的楷模。

(三)张林岗同志主要事迹

张林岗,男,汉族,1954年8月出生,河北省武安市人,党员,高中文化,现任武安市金鼎林牧有限公司总经理。

        武安市金鼎林牧有限公司位于武安市西寺庄乡贺赵庄村西。成立于2008年12月,法人代表邓福祥,注册资金1088万元,占地11000多亩。2014年,公司总资产5403万元,固定资产3428万元,完成销售收入4142万元,实现利润397万元。公司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林果产业重点龙头企业”  、“邯郸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多次被评为“武安市及邯郸市级以上荒山造林先进单位”等称号。自2008年以来,公司在张林岗同志的带领下,积极响应中央、省、邯郸市及我市的林业政策号召,顺应武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万亩生态林建设,成为我市的林业承包大户和发展林业绿化种植的先进典型。在具体工作中,张林岗同志按照公司的既定方针,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不断加大投入,狠抓绿化带、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万亩生态林建设,积极探索林改工作,有效推动了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为我市绿化造林工作作出突出贡献。主要做法是:

一、  完成山场和土地的流转工作,为万亩生态林建设拓展发展

空间

        张林岗同志积极谋划,多处协调,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承包了贺赵庄村集体荒山和村民土地1.2万多亩,为发展万亩生态林建设拓展了发展空间。一是承包集体荒山1万多亩。公司以每年20000元的价格与村委会签订协议,承包贺赵庄村集体荒山10000多亩,承包期70年。二是流转耕地100多亩。公司以每亩每年400元的价格,本着自愿、有偿的原则,与贺赵庄村部分农户签定土地流转合同,从他们手中流转耕地100多亩。二是流转山坡地1000多亩。贺赵庄村的三圈地(山坡地)约1200多亩,由于地质较差,已多年废弃,村民久未受益。公司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荒地的效益,为村民创造更多的效益,决定采取“由公司负责投资、种植、施肥和管理,推行规模化发展模式,见效后与承包户五五分成,共同受益”的方式,承包农户手中的三圈荒地,得到了农户的大力支持,并在村委会的见证下,与他们签定了荒地承包合同,由公司统一管理、集中开发,发展规模化种养业,积极为村民增收致富创造机会。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万亩生态林奠定基础

        多年来,张林岗同志始终把万亩生态林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大投资,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狠抓了绿化带、蓄水池、机井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万亩生态林建设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加强了绿化带建设。按照林业部门的相关规定,新建了环山的绿化带30多公里,为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有效防护。二是加强了水利建设。新建机井2眼、1万方大型水池2个,并根据山场的分布,选择有利地型新建了小型蓄水池36个,使整个山场水利设施实现全覆盖,为树木灌溉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大力实施山场绿化工程,建立林果生产基地

        累计投资2000万元,平整、开发荒山荒地2100亩,开挖育林抗70多万个,大力种植各种绿化树木和优质果树。一是大力推进了山场绿化工程。栽植侧柏45万株、黄连木16万株,建立了黄连木种植基地2000亩,使原来光秃秃的荒山地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二是大力实施林果种植项目。栽植优质香玲核桃树10万棵,嫁接柿树3600棵,建成优质香玲核桃树种植基地1600亩、柿树种植基地100亩,并建成了2个蔬菜温室大棚,大力发展林果种植项目和林下种植项目,发展绿色环保经济,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效拓宽了当地农民的增收渠道。三是建立苗圃种植基地。发展林业育苗60万株,建成了育苗基地50亩,为荒山绿化和林果种植发展提供后续力量。

        四、推进林权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导全民参与林改、共同受益

        张林岗同志高瞻远瞩,顺应政策要求,成功推行林权股份制改革,积极为当地村民谋福利,为当地经济谋发展,为我市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作出了表率。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村民参与林权股份制改革的积极性。公司承诺:“集体林地实行林权股份制改革后,由全体村民共同参股,不仅不用花一分钱,而且公司还以每亩每年5元的价格,向村民兑现荒山承包费。”全村共1350口人,人均约合近9亩荒山,人均每年可得到40多元的承包费,有效提高了村民参与荒山林改的积极性。二是严格落实程序,完成荒山林权股份制改革。2011年12月26日,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到会人员达96%。经大会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将1.2万亩集体荒山的所有权均分到户,实现人人参股,户户有所有权,目前股民证正在办理中。三是成立组织,规范股份制运行机制。成立了林业开发股东理事会,由全体股民选举产生了林业开发股东理事会班子成员,由理事会负责荒山林业开发的具体事务。公司向股民兑现的每亩每年5元的承包费就是通过林业开发股东理事会发放的。

        五、狠抓林业科技推广应用,推动万亩生态林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张林岗同志在建设万亩生态林建设过程中,坚持把科技推广应用放在首位,狠抓了万亩生态林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一是大力推进校企对接。从省林业学院等专业学院和林业部门聘请优秀技术人才,对万亩生态林建设进行跟踪服务,有效推动了该项目的健康快速发展。二是狠抓林业种植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在积极推广新的种植、灌溉等应用技术的同时,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和指导,引进的核桃、柿树、侧柏等各种林果和绿化树木均为国内的优质品种。三是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聘请林业种植专家,到公司开设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学习了林业法律法规、林业资源保护、防火治虫、林业技术服务等内容,不断提高公司员工的林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增强科学种植和管护的能力。四是强化树木的管护和防火。公司经理张林岗同志亲自带队,组成树木管护小组和护林防火小组,定期对山上树木进行灌溉、修剪和养护,消除各类火灾隐患,有效保证了万亩生态林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总之,在张林岗同志的带领下,该公司万亩生态林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不仅在当地构建了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发挥出减少水土流失、净化污染物等保障生态安全作用,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基本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喜局面,他本人也多次得到上级表彰。今后,张林岗同志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林业事业中,为当地的环境绿化、生态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闫振国同志主要事迹

闫振国,男,河北省内丘县人,196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农民,高中文化,现任内丘县南赛乡北赛村公子峪生态园有限公司负责人,直接从事绿化和管护工作10年。

该同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荒山治理与开发,不畏艰辛、克难攻坚,发扬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将沉睡多年的荒山治理成瓜果飘香的公子峪生态园,并带动北赛村周边7个村、9个种植大户和700余户农民群众走上治理荒山、林果增收的致富之路。

南赛乡北赛村位于内丘县西部浅山区,该村仅有耕地600亩,人均不足2分地,而山场却有4000亩。由于这里土地瘠薄,干旱少雨,全年土壤平均含水量不足12%,林木难以成活,“光山秃岭和尚头”曾经是它的生动写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经营石材生意的闫振国,在外出当中看到邢台县前南峪沟域经济模式深受启发,萌生了解放思想、破除守旧观念、根治荒山的念头。经过充分思考之后,2006年,闫振国拿出自己积蓄的几十万元,全部投到了村东的荒坡上,开始荒山开发、整地种树,自己先创出一条路子来,给其他群众做出示范。

为提高管理水平,他多次到邢台、保定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模式。到2013年,公子峪生态园累计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00余亩,种植核桃、苹果、葡萄、杏等各类水果十余种,养殖当地特色黑猪200头,散养柴鸡1000多只,注册了“公子峪”商标,在举办采摘节、发展乡村采摘游的同时,还通过电子商务将包装好的绿色农产品销往北京、石家庄等大城市,使昔日的荒山岗变成如今的“花果山”、“聚宝盆”。

为引领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开发治理荒山,闫振国自费带领有意愿的群众6次参加陕西杨凌农高会、3次前往山西大寨、2次到临西东留善固、并到河南南街和北京韩村河进行参观学习。对照先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并组织有共同愿望的村民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自己示范引导,使大部分群众思想得到了解放,形成了治理荒山、林果增收的共识,极大的调动了当地农民群众开发治理荒山的积极性。

  2014年,闫振国以省、市、县大力开展沟域经济建设为契机,以该县建设北赛生态经济示范区、实现丘陵山区“绿、富、美”为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大户治理为主,依托公司+农户的模式,组织带动北赛及周边张赛、石梯、郝家赛、马家赛、寺沟等村9个种植大户、700余户、2000余名农民,累计投资9000万元,栽植苹果、核桃60余万株,并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往年干旱无雨靠天收的丘陵区农民栽上了果树,把以前的荒坡变成集“旅游、采摘、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区。2015年,北赛生态经济示范区被确定为“邢台市十个经济示范区”之一,闫振国也先后荣获省林业厅重点农民合作组织、县农艺师、县管拔尖人材、内丘县“十大新闻事迹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

(五)吴志勇同志主要事迹

吴志勇,男,汉族,1958年10月生,保定市博野县人,1976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现丰宁满族自治县国营云雾山林场工人,直接从事绿化和管护工作39年。

丰宁满族自治县国营云雾山林场有一位58岁的老职工,他远离热闹的县城,远离亲人好友,来到这天作庐,地作毯,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只小狗与他白天黑夜厮守看护着4008多亩林子和368座坟冢。多年来,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以林为伴,扎根山沟,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林场这座绿色家园,创造了连续八年无火情、火险的发生,为林场的护林防火工作作出杰出贡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死人沟里的护林员吴志勇同志。

2005年丰宁县民政局、云雾山林场和姓曹开发商联合在距县城3公里的三道沟开发一处公墓。死者家属经常在公墓没人看守的时候来祭奠死者,这样一来这就成了林场防火一大隐患。公墓地处荒郊野外,密布的坟墓到了晚上,纸钱、花圈和呜呜的大风声令人毛骨悚然。选一个昼夜都能在这里值守的护林员成了林场的一道难题。就在领导一筹莫展之际,吴志勇毛遂自荐来到山上。从那时候起,4000多亩林子有了可心的管家,青山叠翠,空谷有音。上岗之后,他却发现这活不好干,一没水,二没电,日子非常难熬,第一天晚住到这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森林,一座接一座的坟冢。一所偌大的院落,当时又赶上下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屋内昏暗的烛光下,一个人影在晃动,特像志怪小说里恐怖的画面。白天还好说,每到晚上风吹动花圈和纸钱的响声,若得院里和他作伴的小狗叫个不停。刚来的六七个月,夜里根本不敢睡觉,白天还要巡山看坟,半年下来,瘦了30斤。妻子心疼的说:“去找领导调换一份工作”。而吴志勇只有一句话,我是护林员,我不干,谁干?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林场就是我的家。

这一选择,他就坚守了8年。当了8年护林员的他,摸索出科学管理林区的方法,针对林区的386座坟冢,他逐一登记造册,哪座坟是谁的,家属什么时候来祭奠,记得一清二楚,以便及时劝导。还总结出四个“勤”,眼勤、嘴勤、手勤、脚勤。眼勤就是要四下观察,查看有无冒烟等异常情况;嘴勤就是见人就宣传防火,这已经成了他的“职业病”;手勤就是要看见有人、车进林区,要详细登记进山信息;脚勤就是多走动,四处查看那些被山挡住视线的角落的情况。这8年在他精心的看护下,所管的4000多亩山林从未发生过火情。

晚上害怕是小事,为难的是为了林区的安全,劝阻死者家属不要烧纸,家属根本不听,经常受到那些不明事理人的谩骂,一次九龙山一户老坟迁到公墓,按照北方的传统,这户人家执意要烧纸祭奠,他苦口婆心的劝导,不但没听却换来一阵拳脚相加  。就是这样,他吃了苦,挨了打,受了累,甚至连生命也要受到威胁,但是他没有退缩,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他说:挨打、挨骂都没啥,只要别点明火就行,林子着火了,损失可就大了,100次工作中,99次做好了,一次没做好也是失职。

一个人看守4000多亩山林,深知责任重大,因此一时也不敢离开,尽管林区离家仅有3公里的路,确实没有时间回,八年来在家居住的时间累计不超过60天。逢年过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别人合家团圆欢声笑语的时候,只有一条黑色的小狗和成片的坟冢陪伴他度过。他在日记里写到:“我知道我离家有多远,我知道生活很枯燥,我知道我对妻子、女儿关心的少,可作为护林员我更知道,我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的工作是多么重要。

1995年暑假,他当时任云雾山林场副场长,主管木材的砍伐、削片的生产和销售,儿子小学毕业无人看管把孩子托付给了去天津送货的同事,在从天津返回途经淮北在河边洗脸乘凉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孩子不慎滑落水中,在也没有上来,失去亲人的瞬间撕心裂肺,美满的家庭眨眼人去屋空,妻子因过度想孩子一病不起精神失常,但是他没因为儿子的失去耽误工作。由于长年不能回家,处于半疯癫状态的妻子只能和唯一的女儿相依为命,在加上妻子高额的医疗费用,使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赡养患有高血压、冠心病78岁老母亲的责任也由弟弟来承担,这也成了吴志勇心中永远的心痛。

在同事的眼里,吴志勇就像一个上足发条的闹钟,殚精竭虑不知疲倦,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有思想、特别能作为、关键时刻能豁出去的人。无论大事小事,他始终不忘林场的发展,一心为场子着想。2010年建设中的张唐铁路从他管护的林区穿山而过,为了给林场争取资金,利用各种关系把铁路碎石项目争取到他所管辖的林区,每天车来车往,使本来宁静的墓地一下子热闹起来,姓曹的开发商认为这严重影响了他墓地的销售,同年3月21日开发商雇用了三个打手,将吴志勇鼻梁骨打成粉碎性骨折做完手术后,他连医院也不住就返回了林区,上午巡山下午输液,心里放不下的就是这片林子。

因为墓地是林区,防火任务大这样场里和开发商协议,吴志勇的工资由开发商支付,在墓地护林的五年里一直没领过工资,平时的日常开销都是东挪西借,作为林业职工知道松塔能卖钱,在巡山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口袋每年能卖一两千元补贴家用。

2010年4月因为开发商殴打了他,民政局决定收回墓地所有权,他的工资这才得以一次性发放,还完帐把剩下的8000元全部交到妻子手中,妻子喜极而泣张罗着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当饭菜端到桌上时不由的想起因自己看护不利而溺水身亡的儿子,偷偷拭去眼角泪水,放下筷子借口场子有事到外面买两个烧饼迎着夜色返回了林区。

他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虽然自己日子过得比较清贫,无论谁家有过不去的坎都会伸出热情的手帮一把。邓栅子羊麻沟村一位姓赵的老人,孤苦贫寒,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常找人带些旧衣服和零花钱给老人捎去,帮老人度过难关。

他还结交了一位叫胡连庭的朋友,2004年秋儿子出了车祸,因需用大量医药费,家庭陷入绝境。吴志勇得知后,把家里仅有的3000元钱送到胡连庭手中,解决了燃眉之急。2012年为了缓解家中的困难,他给胡连庭在铁路碎石场找了一份月收入2000元的工作,在上班期间老胡不小心把脚崴了,每天他除护林外还要照顾老胡直至康复,并且垫付了1000多元医药费。

他独自守护山林达10年,常年与坟墓为伴,与山林为伍,他的朴实、执著、爱岗敬业精神感动了大家并受到地方及国家各级媒体的关注。承德日报、承德晚报对吴志勇的事迹做了专题报道,新华社记者撰写的人物通讯,《河北丰宁:坚守在死人沟里的护林员》在新华社发了通稿被人民网、中国时报网、网易等全国多家网站转载。

一个普通的护林员,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默默中的无私奉献,平凡中的兢兢业业,以坚强的党性和完美的人格操守,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寂和艰辛,用忠诚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为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绿化家园做出了贡献。

附件4

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候选人主要事迹

(一)王潭同志主要事迹

王潭,男,汉族,1963年3月生,河北省魏县人,1985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魏县林业局局长,直接从事林业工作15年。

15年来,他始终以“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座右铭,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的目标,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干事,不计名利,不求回报,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绩。他个人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奖章”、“河北绿化奖章”、进个人”等荣誉,先后荣获市“二等功”三次,县“三等功”多次,2014年名列河北新闻网“好人墙”。

一、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打造绿美魏州

        王潭同志就任林业局局长时,魏县林业基础还十分薄弱,生态功能也十分脆弱,当时全县的森林覆盖率仅有8.7%,传承千年的魏县鸭梨也因为“卖梨难”而面临新一轮的砍树潮。面对这种情况,王潭同志通过积极争跑项目、促进鸭梨提质增效、调整林业种植结构、全方位搞好林果技术服务、培育大户示范带动等各种手段,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王潭同志就任林业局局长当年,魏县鸭梨就从上年的每斤5分钱都卖不出去的价格提高到每斤4毛,最高达到7毛的收购价,广大梨农看到了希望,魏县林业也找到了一个发展的突破口。2001年以后,魏县林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鸭梨面积得以稳定并逐步增加,小杂果面积、生态林面积、育苗面积快速增长。2005年,河北省林业二类资源普查结果显示,魏县森林覆盖率达12.51%,成为邯郸市唯一一个绿化达标县,在全省176个县(市、区)中排在第69位。2010年4月,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魏县“全国绿化模范县”,是邯郸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县。

二、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培育林果大县

        王潭同志认为,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保障,更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魏县是“中国鸭梨之乡”,鸭梨是果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魏县鸭梨陷入“卖梨难”怪圈。王潭同志就任林业局局长以后,通过组建农民技术协助员队伍,使先进管理技术全覆盖,聘请专家教授给魏县鸭梨会诊寻找突破口,积极争跑项目,加大投入,扩大宣传,增加魏县鸭梨影响力,实施标准化管理,实现无公害生产,积极引进新技术促使管理升级,引进新品种促进更新换代等方式,迅速扭转了局面。从2001年开始,魏县鸭梨每年一个新台阶,每年都有新进展。2001年,魏县鸭梨获河北省优质产品,2002年获河北省名牌产品,并连续在廊坊农展会上获得名优农产品,并三次获得河北省“梨王”称号,2007年,魏县鸭梨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魏县鸭梨已成为市场的抢手货,每年下树即被抢购一空。与此同时,王潭同志又通过积极扶持、培育林果种植大户,引进、试验、示范带动了一大批林果新技术、新产品。目前,全县仅200亩以上果品种植大户就达30余个,新发展名优果品2万余亩,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三、围绕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招商引资

        王潭同志认为,林业除了具有生态建设的保障功能、农民增收的主力军作用外,更应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就任林业局长以来,王潭同志就把谋划林业产业化项目放在重要位置。经历千辛万苦,以磨破嘴皮、跑烂车的诚意,大力度招商引资,在林业产业化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2004年,由他从山东威海引资投建的邯郸永丰果蔬汁有限公司顺利在魏县投产,使魏县这个梨果大县有了一个国内最大的专业梨浓缩汁生产企业。该项目的建成,使河北省中南部过去只能扔掉污染环境的残次梨果变废为宝,每年为广大梨农增收5000余万元。2010年8月,由王潭同志引资3.6亿元投建的河北爱美森木材加工有限公司木材优化集成项目在魏县正式投产,该项目是将普通的杨木经优化加工后,可成为天然珍贵木材的理想替代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木制品加工中。该项目年加工原木近30万方,可拉动魏县及周边地区的木材价格每方提升200-300元,广大农民将从种树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014年1月,爱美森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目前,该项目吸纳魏县800余人就业,带动下游木制品企业十多家,仅爱美森公司一家每年纳税就达4000多万元。

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名片

魏县是“中国鸭梨之乡”,县城周边有近十万亩的梨园。为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打造魏县生态名片,2001年2月上任伊始,王潭同志就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利用县城周边的梨树资源,在梨花盛开的季节,举办魏县“梨文化旅游节”,以花为媒,扩大魏县的对外影响力,光大魏县形象。而今,王潭同志当了十五年林业局长,“梨文化旅游节”也连续举办了十五次,魏县鸭梨、魏县形象也因此在国内外广为传播。2008年,按照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的要求,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在魏县“梨乡水城·魏都”创建工作中,王潭同志积极提出生态建设方面的建议并全程参与。目前,县城内所有街道、空闲地实现了全部绿化,并新建大型公园7处、街心小游园20余处,总建成面积达3000多亩。魏县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中国低碳经济示范城市”、“中国最具特色魅力城市”、“省级园林县城”、“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已成为魏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名片。

五、关键时候不犹豫,见义勇为

        2014年5月5日夜,王潭同志与同事韩海印在魏县魏州桥南玉泉河西岸散步时,听到对岸有5人落水的呼救声,王潭同志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跑步前去救人,并边跑边拨打110报警求助。经过二人共同努力,在公安、消防到达之前,成功救出了3名落水者。他们见义勇为的行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河北新闻网“好人墙”栏目等20多家媒体对王潭等两名同志的救人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王建书同志主要事迹

王建书,男,汉族,1963年4月生,河北省定州市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83年7月至1997年5月,历任高蓬镇团委书记、副镇长、常务副镇长;1997年5月至1999年10月任息冢乡乡长;1999年10月至2003年9月任大辛庄镇党委书记;2003年9月至今任定州市林业局局长,不论是任息冢乡乡长、大辛庄镇党委书记,还是任林业局局长,始终把林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19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一直坚守,在兴林富民、国土绿化事业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直接从事林业工作13年。

        参加工作33年来,该同志始终热爱和支持林业工作,全力发展造林绿化事业。任高蓬镇团委书记时,就创造性地提出和建设了“青年林示范基地”,每年春季和秋季组织镇村青年义务进行植树造林,市团委在全市推广了高蓬镇的经验;担任高蓬镇副镇长、常务副镇长后,主抓林业工作,充分利用沙河两岸几万亩的荒滩地,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植树造林的重大机遇,成功申请世界银行国家造林项目,积极组织,广泛发动,植树造林4万多亩,使昔日的荒滩变成了绿洲,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任息冢乡乡长期间,大力推进“四旁”植树,实施了“农田林网化建设”项目,实现了种一片绿一片,乡域内道路全部实现高标准绿化,兄弟县市多次到息冢乡参观学习。任大辛庄镇党委书记4年间,花木种植面积由原来不足3000亩增加到6万多亩,种植面积增长了20多倍,销售收入近7亿元,辐射带动六个乡镇及周边三个县(市),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集散地。

        近年来,王建书同志始终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坚持“增林扩绿、林果并重、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扎根基层、锐意进取,团结带领定州市林业干部队伍,积极献身于建设绿色河北的宏伟工程,力促林业事业蓬勃发展。王建书同志个人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奖章”、“河北省林业工作先进工作者”、“河北省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作先进个人”、“河北省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还贷工作先进个人”、  “保定市造林绿化先进个人”、“保定市造林绿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连年获得定州市委、市政府嘉奖,多次被定州市委市政府荣记三等功。主要工作成效:

一、林业生态体系日臻完善

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科学谋划定州林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年度目标,积极向市政府献策赢得支持,先后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碳汇造林”、“绿色河北”、“绿色廊道”、“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等工程。创新廊道绿化机制,从2014年开始市财政每年投入资金5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形式连续补助5年,共计投入资金2.5亿元;当年橇动社会资金1.5亿元,一举完成全市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各100米的绿化带建设,造林面积达4.5万多亩,得到省委赵勇副书记的充分肯定,省林业厅在全省推广了我市的经验做法,《中国绿色时报》、《河北日报》等进行了专题报道。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激发林业发展活力,连年实现“双增”目标,任林业局长至今,全市完成造林19.6万亩。定州市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河北省绿色通道建设第一名”。

二、林业富民产业发展强劲

立足定州传统优势,发展壮大苗木花卉产业,全市苗木花卉面积达到17万亩,年产各类苗木花卉15亿株,销售收入16亿元。2014年成功引进天津创世公司,在定州建设综合性苗木企业创新、研发、交易平台,全面提升了产业层次。全力支持河北德胜农林集团公司发展,帮助其建立院士工作站、开发新产品、设立新项目,建成集研发育苗、生产示范、规模种植、加工销售于一身的科技型企业,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特色种苗基地”、“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5年,以苗木花卉、德胜农林集团和首农集团为三大核心区,我市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实施果品提质增效工程,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进果树结构调整,加快果品观光采摘园、生态园建设,在第十八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上,我市选送的林产品荣获2个“果王”称号,获得1个金奖、3个银奖、5个铜奖和3个“名优产品”。近几年,我市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现代苗木产业示范园区”、“河北苗木花卉科技园区”、“中国苗木示范区”、“河北省绿化种苗生产基地”、“河北省花木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鸭梨之乡”等荣誉称号。

三、林业资源保护卓有成效

        2009年,投资15万元,在河北省率先完成县级林业资源调查,摸清了林业资源家底,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完成了“十二五”、“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定州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建立起完备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健全了市乡村三级林业资源管护体系和队伍建设。从2008年起,每年投资100多万元,组织实施飞机防治森林病虫害2次,累计作业面积达200万亩/次。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并积极深化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为林农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000多万元。认真开展了多项森林资源保护行动,我市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三)  王占武同志主要事迹

王占武,男,汉族,1969年10月生,河北省兴隆县人,1994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直接从事林业工作22年。

该同志参加工作22年来,一直从事林业工作。先后在基层林场和省林业厅长期从事造林绿化、森林经营管理和全民义务植树、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等方面工作,政治上立场坚定,工作上认真负责,严守廉洁自律底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其所从事的岗位上取得了较好业绩。该同志多年度考核为优秀档次,1999年、2013年先后被省林业厅给予记三等功奖励;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给予记二等功奖励;2013年被新疆巴州党委、政府授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六批河北优秀援疆干部人才”荣誉称号;2014年被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授予“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基层建设年活动)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主要事迹如下:

一、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全省造林绿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该同志大学毕业后即服从组织分配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任大唤起林场技术员。在任技术员期间,他虚心好学,很快熟练掌握了整地、营造林、森林资源调查设计等专业技术,从一名普通的专业技术人员迅速成长为全场最年轻的营林区主任,他带领全体职工顶严寒、冒酷暑,在风雨中锤炼自己,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1999年1  月,因工作需要,借调到省林业厅造林经营处工作,负责全省国有林场管理和森林经营工作,结合基层森林经营实际,实事求是,严格把关,从未出现纰漏。为确保全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掌握第一手资料,多次深入到塞罕坝、孟滦林管局、隆化林管局和丰宁林管局等地实地调研、核查。在主管全省太行山绿化工程期间,在主管领导的支持下,提出了提高造林绿化标准建精品工程和全省工程联查实行末位淘汰机制,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水平。在主管全省绿色通道建设期间,建立了各设区市联查、“以奖代补”的奖励机制,推动了全省廊道绿化的快速发展。在分管全省城镇绿化期间,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规定,从2008年开始,连续3年参与了全省城镇绿化考核工作,据统计,3  年间,全省城市绿化面积年均增加3.75万亩,植树1000万株以上。在参加考核期间,他不怕苦、不怕累,白天负责各绿化点的实地检查,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对外业考核情况进行整理、汇总,起草考核组与各设区市主要领导的交流意见。为进一步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发挥领导的示范带动作用,他连续6年圆满完成了省领导植树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另外还组织了省直100多位厅局长义务植树活动,为全省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扎实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2008年,为提高全民绿化意识,他积极与省文明办、省广电局联系,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塞罕坝杯”燕赵绿化十大新闻人物的评选活动,收到全省各地投票100多万张,评选出10位在城乡绿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为扩大活动影响力,他多次与省文化厅沟通、协商,邀请省歌舞剧院为绿化助力,精心筹备了有省领导参加的大型颁奖晚会,并在河北卫视播出。

二、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国家边疆建设

2011年,按照组织安排和本人自愿,该同志作为河北第六批援疆干部被派往新疆巴州巩乃斯林场工作,任林场总工程师。林场领导非常重视,他分工负责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公益林建设等工作,并协助场长负责项目管理。该同志在巩乃斯林场援建三年间,抱着不作过客的理念,团结各族干部职工,积极工作,勇于担当,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积极推进林场各项事业发展。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走遍了林场的11个管护所(站),对分管工作进行深入调研,理清工作思路,当好当地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结合林场实际,带领林场技术人员完成了《巩乃斯林场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规划》,并得到自治林业厅批复实施。先后主持编制了国有林场公益性基础设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场危旧房改造配套项目实施方案及林场种苗基地建设等10多个项目建议书。主持实施了4万亩的森林抚育和中幼林抚育项目。为确保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科学发展,该同志积极与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沟通、联系,无偿为林场编制了公园总体规划。在抓好项目谋划的同时,该同志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与自治区和国家林业主管部门联系,落实项目。他先后带领林场相关人员到自治区林业厅汇报、争取项目8次,到国家林业局争取项目3次,取得了良好效果。三年间,争取和落实国家危旧房改造项目资金450万元和国有林场扶贫资金100万元,极大改善了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科学管理,确保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该同志从档案管理、职工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了林场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在2011年新疆自治区林业厅组织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复查收验工作中,巩乃斯林场得到94分的好成绩,从往年的管理落后单位跃升为管理先进单位行列。三是不畏艰险,与林场干部职工并肩战斗在震后恢复重建一线。2012年6月30日巩乃斯林场发生了6.0级地震,震中位于阿尔先管护所所在地,房屋损毁、道路、水、电、暖、等基础设施破坏严重。该同志得知情况后,主动放弃休假,在第一时间赶往抗震救灾第一线,与林场干部职工并肩战斗。同时,积极配合自治区林业厅调查组深入11个管护所(站)详细了解受灾情况,谋划灾后重建工作,主持编制并实施了《震后山体滑坡倒木清理方案》。四是加强与内地的联系,为林场事业发展创造条件。2011年,受林场领导委派,带领林场骨干到广东省先进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进行考察学习。2012年,又带领13名林场干部职工赴河北进行考察学习。

        该同志多年来,一直坚持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践行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对照要求找差距,把“三严三实”作为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理想信念坚定。

(四)王海东同志主要事迹

王海东,男,汉族,1964年5月生,河北省康保县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张家口市林业局局长,直接从事林业工作14年。 

        1986年从河北林学院林学专业毕业,先后在康保县林业局、乡镇、县委、市局等部门直接从事或分管林业工作。30多年来,学林业干林业,从林业助理到市林业局长,一直没离开过林业。特别是2008年任市局局长以来,围绕全市“生态立市,绿色崛起”决策部署,创造性的提出发展张家口现代林业思路和布局重点,全面构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生态文化和林业信息化四大体系,全市林业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明确思路,为造林绿化工作定方向

        思路决定行动,为了掌握一手的林业情况,王海东同志经常深入基层,爬山入林,与基层干部农民同吃同住,提出了可行的林业发展思路和建议,为当地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成了他推进全市林业发展的宝贵财富。谋思路。立足全市林业实际,站在科学发展、保障北京、绿色崛起的高度,经过多次调研讨论,王海东同志提出了“四个转变、两个调整、两个一体化”生态建设思路(由远山造林向身边增绿转变、由农村造林向城乡同步绿化转变、由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双增转变、由重生态向生态经济同步发展转变;调整林种结构、调整树种结构;京张生态一体化、城乡绿化一体化),为全市林业发展找准了方向。抓规划。2009年王海东同志在全省率先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聘请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院编制了《张家口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0年获得国家林业局同意“创森”批复。“创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成为全市林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为加快林业发展,他还指导制定了《全市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市葡萄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荒山绿化实施办法》等。调战略。十八大以来,他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联合申办冬奥、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三大机遇,围绕“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定位,明确了“绿色奥运,绿富张垣”主题,启动了申奥绿化、退化林分改造、光伏林业等重大工程,为成功申冬奥作出了贡献。深化京张生态合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积极编制《绿富张垣(2016-2022)攻坚规划》,力争每年新增森林覆盖率2个百分点,全力创优生态环境,打造首都生态腹地。

        二、实干苦干,为构建绿色屏障做贡献

        30多年来,王海东同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经常为了工作加班加点,殚精竭虑;为了项目只争朝夕,赴省进京;为了发展诚招人才,广联院校。他默默无闻,甘心付出,辛苦的努力成就了全市造林绿化事业。在工程绿化上。按照“一般工程保质量、重点工程出精品、整体工程上台阶、新旧工程对接上规模、集中连片治理出效益”原则,组织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林业工程530多万亩,实施退耕补植补造、抚育经营680多万亩。到2014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990万亩,森林覆被率达到36%,森林覆盖率以每年一个以上百分点递增。在城乡绿化上。坚持“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点线面统筹、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三环(环主城区、环县城、环乡村)增绿、三网(路网、水网、农田林网)成林、三百(百家绿化示范乡村、学校、单位)示范。绿化覆盖率主城区达到42.57%,乡镇建成区达到40%,村庄达到33%,主要铁路、公路、河流绿化率达97%,农田林网控制率95%,城乡绿化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在林业产业上。加快实施“88100”(建设八大基地,打造八大产业,扶强百家企业)产业规划。自2013-2015年连续三年每年争取市政府1000万元资金扶持林业产业发展。到2014年底,全市果品基地总面积达到429.5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68.7万吨,产值百万元以上林果企业达到200多家,林业产业总产值79.4亿元。在森林保护上。组织制定了全市森林防火《实施细则》、《责任追究办法》、《重点管理乡镇办法》、《清明节特别周规定》等制度,在全省率先升级了防火指挥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控,通过严管严防,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一直控制在0.3‰以下。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心投入使用,建成了全省设区市首家天敌繁育中心,年产天敌160亿头。突出抓好“一虫一病”监测预防,成为全省唯一没有美国白蛾的市,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远低于省控指标。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全市明晰林业产权面积1887.69万亩,林权抵押贷款达8000万元。国有林场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理顺了管理体制,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颁布实施,林地征占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进一步规范。率先成立了林业司法鉴定中心、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湿地管理上。制定了《全市湿地保护和恢复规划》,加大345万亩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全市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5处(全省最多),省级湿地公园9处,闪电河湿地公园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坝上湿地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并与官厅湖湿地一起被列为省重要湿地。经积极争取,市编委批准设立市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中心。在机制创新上。按照“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模式,探索总结出21种造林模式,引进亿利集团、东方园林等实力企业参与全市生态建设。市政府出台了《鼓励荒山绿化实施办法》,为社会绿化提供政策支持。健全管护机制,采取护林员管护、专业队管护、委托公司管护、造林业主管护、受益主体管护等多种形式,实现建管同步。拓宽筹资渠道,成立了“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张家口基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为地球母亲专项基金”,广泛吸收各类资金参与造林绿化。

三、奋力争先,为发展现代林业增光彩

王海东同志始终坚定政治理想、坚持为民服务、严格廉洁从政,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林业方针政策,把林业工作作为终身事业来对待,为全市林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务林人在王海东同志的带领下,干事创业,事争一流,持之以恒狠抓生态建设。2014年张家口市被评为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入围全国“16座洗肺城市”第九名。2015年张家口市被省绿委会推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崇礼县被评为全国首批碳汇城市,为北方地区唯一。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据中国林科院对张家口森林湿地价值评估,全市森林资产价值7219.38亿元,湿地资产价值190.07亿元,森林每年生态服务价值312.42亿元,湿地每年生态服务价值267.45亿元。全市建成林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19个,为发展森林旅游业创造了有力条件。全市形成林果专业乡村600多个,林果示范园区30个,省级观光采摘果园17个,带动50万农户致富。多项工作领先同行。近年来,市林业局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先进集体”等荣誉。张家口市先后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批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试点市、全国退化林分改造试点市、全国空气负离子监测试点市、全国光伏林业项目建设试点市”。由于工作突出,王海东同志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奖章、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在2014年度工作考核中被市委评为优秀等级。

(五)傅国丰同志主要事迹

傅国丰,男,汉族,1958年3月生,河北省肃宁县人,1976年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文化,现任河北省人社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处长。

        自2009年任处长以来,该同志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主动作为,积极为全省国有林场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工作指导和业务服务,有效加强了国有林场职工队伍建设,为全省林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人才支撑。该同志曾先后获得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立二等功、省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连续多次被评为厅优秀等次或优秀党员。2005年,任省人才交流中心流动人员党委书记期间,党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被评为全省人社系统先进单位。

        一、情系林业,奔走基层察实情

该同志虽非林业人,但有一颗林业人的心。河北省国有林场是为京津冀阻风沙、涵水源的一道绿色屏障,其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塞罕坝机械林场就处在首都北部坝上地区,作用十分重要。2009年,他担任事业处处长后,及时到林业系统事业单位座谈调研,了解林业事业单位基本情况,通过座谈交流,被林业人甘于寂寞、执着坚守、甘于奉献、敢闯敢试的艰苦奋斗精神感动了,他下定决心,要为林业事业发展尽自己一份努力。他连续6年先后到全省30多家基层林业事业单位调研,与相关人员座谈交流40多次,从木兰林管局海拔最高的防火监测站,到塞罕坝边远的营林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到一家基层林业事业单位都要召开座谈会,与大学毕业生和一线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实际困难,征求意见建议,积极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经过深入调研,理清了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发展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帮扶解决对策。

二、发挥职能,破解林场人才发展难题

国有林场远离机关和城市,其管理体制和职能历经多次变化,因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在人事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上面临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困难,傅国丰同志紧密结合所在处室职能,积极出谋划策,创新政策和举措,完善相关人事管理制度,有效推动了林场人才队伍建设。

着眼长远发展,解决现实问题。由于国有林场大多地处艰苦偏远地区,工作和生活条件极端艰苦恶劣,普遍存在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等问题,于是,他与省林业厅密切配合,积极研究符合国有林场选人特点的公开招聘方式,按照“区别对待”原则,采取适当限制户籍、约定服务年限等措施,指导国有林场招聘工作人员。2009年以来,共招聘296名工作人员,为林场补充了一大批愿意扎根基层的优秀人才。

完善岗位管理制度,优化队伍结构。针对国有林场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较少、高层次人才较少、学历层次偏低、成长发展比较难等问题,根据林业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特点,指导林业部门科学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适当提高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为专业技术人员成长提供了发展空间,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搞科研、学技术的热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创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14年,高级岗位聘用人数比2012年提高了19.7%。同时,对于急需、紧缺的林业专业技术高层次人才,开通引进人才绿色通道,简化招聘程序,采取选聘方式,随报随批,2014年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新进人员的10%。

运用特殊政策,化解突出矛盾。森林防火是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部分国有林场森林面积大,护林防火队伍的数量不足,同时,还存在着人员老化、临近退休人员较多,青黄不接等问题。傅国丰同志根据林场防火急需,主动指导林业部门采取符合防火队伍特点的招聘方式招聘了林场防火工作人员130名,及时补充了防火队伍力量,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对于国有林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他总是从林业发展大局出发,不分份内份外,主动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帮助解决。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政策调整原因,前几年塞罕坝机械林场陆续接收安置54名复员士兵,但人事关系一直未能落实,相关待遇受到影响,他在调研了解情况后,主动向人社厅领导汇报,多次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为这些人员办理了聘用手续,妥善解决了问题。几年来,他帮助林业事业单位妥善解决人员流动、职务聘任、考核奖惩等方面历史遗留问题10多件,促进了林场职工队伍稳定。

三、创新思路,推动林场体制改革

国有林场体制改革事关林业长远发展,涉及林场职工切身利益,傅国丰同志紧紧围绕构建完善的国有林场人事管理制度这个重点,从体制机制层面深入研究,多次提出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观点、思路和建议。 

为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政策支持,他多次邀请人社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河北林业基层单位考察调研,通过他积极争取,塞罕坝机械林场、木兰林管局被人社部列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联系点,得到了人社部的有力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

在人社部来河北就国有林场改革调研听取意见时,他结合河北林业发展实际和改革经验,提出从河北实际看,省属国有林场与下放到市、县的林场相比,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建议不要“一刀切”把国有林场改制为企业,保留省属林场公益事业单位性质,得到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其建议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被采纳。

在制定河北省国有林场体制改革方案时,他对近年国有林场改革经验做法进行总结研究,提出了“参照支持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发展相关政策,引进国有林场发展急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适当放宽艰苦地区国有林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适当提高国有林场林业技能岗位结构比例,改善人员结构……”等政策,均被写入河北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为建立符合国有林场特点的人事制度做出了突出贡献。

(六)李运藏同志主要事迹

李运藏,男,汉族,1960年1月生,河北省辛集市人,1981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辛集市林业局局长,直接从事林业工作13年。

李运藏同志自2003年起任辛集市绿化委员会委员,在辛集市文明生态村创建中主抓造林绿化工作,任职期间全市村庄绿化水平一年一个新台阶。参加林业工作以来,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为己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强化宣传、活化机制、种保结合等一系列举措,短短几年,全市植树造林呈现出多元投资方式,多种造林模式,树木保存量逐年递增,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2014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7%,在全省平原县市中名列前茅。农民从林果业获得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辛集市连续被评为造林绿化模范先进市。2014年辛集市被评为全省十大果品特色县市。

一、活化机制,开拓创新,促进造林绿化向深层次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色河北攻坚工程精神,辛集市启动了廊道绿化、村庄绿化,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等绿化工程。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造林的积极性,推动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李运藏同志按照“增林扩绿、林果并重、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思路,结合全市路渠现状,对农村植树造林市场化运作机制进行了认真谋划,在运作成熟的路渠绿化权出让机制的基础上,借鉴廊坊经验,因地制宜的提出了“政府租地、农民造林机制”、“政府租地、公司造林、农民管护机制”、“政府引导、企业造林建基地机制”、“政府种植、拍卖树权机制”等社会化造林机制,这些造林机制的灵活运用,极大的调动了公司、大户和广大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有效释放了社会力量潜在的植树动能,由政府主导造林成功的转化成社会力量造林模式上来,全市2015年植树植树累计80.2万棵,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0%以上。

二、科学谋划,强化管理,种管结合保证造林成果

李运藏同志任林业局长以来,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每年都亲自规划绿化工作,并协调规划、土地、城管等部门和各乡镇进行动员、调度。站在植树造林能强市富民、植树能改善环境的高度,大气魄谋划,高标准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了全市廊道绿化、村庄绿化大框架,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乔灌花结合、绿靓美统一”的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一是强化宣传,广泛发动。每年植树期间,都召开全市植树造林动员会,请主要市领导发表电视专题讲话,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安排部署造林任务和实施方案,组织四大班子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全民义务植树的尽责率每年都在90%以上。不仅高标准地建设一批示范渠、样板路,带动全市植树高标准开展。还对造林绿化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典型经验进行深度挖掘和系统宣传,由市政府予以表彰奖励。二是强化管理,种保结合。无论是政府造林还是社会造林,林业技术人员都采用分片包乡的办法指导、监督造林质量,严把整地、挖坑苗木栽植关,确保成活。三是对近年来侵入我市的外来物种“美国白蛾”实施严防死守和围剿式扑杀,连续三年租用飞机,使用靶向性生物农药,对高速公路及境内主干公路两侧绿化带的美国白蛾进行飞防。与各乡镇、各街区签订美国白蛾防控责任状,给每个单位配发了手推式喷雾器等防治设备,组建专业队,实行联防联治,对环村林带、农田林网等地段进行重点防控。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美国白蛾虫口密度已经降到最低,做到了美国白蛾可防可控不蔓延,确保了造林成果。

三、科技兴林,拓展外延,实现绿色经济跨越式发展

果品产业是辛集市的传统特色产业,更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市344个村中有317个村种有果树,千亩以上的村有89个。近年来,农民调整果树种植结构,发展优新品种果树过上了小康生活。

李运藏同志任局长以来,坚持改革和创新为林业发展主基调,不断探索挖掘林业增值新空间,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着力加强科技服务、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建设以林地为依托,种植、养殖和景观利用相结合,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林下经济模式,大大提高了林地综合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初步构建了高效、可持续的林业生态产业体系,目前辛集市林药、林草、林菜、林菌、林花、林禽等多种树下种养模式百花齐放,林农由原来单一的经济林收入,转为树上树下双重获利的新轨道上来。同时,李运藏同志还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立地条件及发展特点,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品牌产品。将林下种养规模发展的“柳润庄园”、“桃源人家”拓展成旅游观光旅游区,成功的延长了产业链条。

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补水工作正式开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水水利厅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到河北省调研水资源管理工作
为贯彻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要求,水利厅
河北水利厅召开深度贫困地区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调度会议
为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水利设施改造提升专项推进方水利厅
“河北省水资源税取用水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实现多来源数据接入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河北省水资源统筹水利厅
抢抓机遇 整合资源 我省大力推进黑龙港地区农村饮水安全
“十三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的机遇,统筹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城市与农村、饮水工程与地下水超采治理,有计划地整体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逐步从根本上解决黑龙港地区农村群众饮用苦咸水、高氟水问题。截至目前,已筹措资金22.水利厅
我省启动第二批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国家节水行动,水利厅
我省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根据省气象部门预报,8月14日下午到15日上午,承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