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铁1号线北宋站至省博站实现“短轨通”(图)

22.10.2015  21:55

停在隧道外的轨道车。

忙碌的施工现场。

记者第一次坐上轨道车在隧道内体验,平稳气派

  仅仅56天,石市地铁1号线又传来好消息。昨日记者从市轨道公司获悉,北宋站至省博物馆站实现了“短轨通”,也就是一个个25米长的轨排全部完成了铺设,形成一条连续的轨道,这是省会在建地铁中首条实现短轨通的轨道。预计到12月20日左右,轨排间的缝隙焊接完成后,该段将实现“长轨通”,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铺轨完成。昨日,在现场记者还坐上了轨道车,亲自体验了一番。

  □文/记者冯月静 图/记者郄磊

  历时56天,完成4.4公里轨道铺设

  昨日上午9时30分许,记者再次来到地铁1号线北宋站,站在地下二层的站台上,可以看到长长的轨道一直向西延伸,看不到尽头。这长长的地铁轨道都是一个个的整体道床,与高铁的轨道无异。“为了减震、减噪和预防沉降,在施工中,我们主要采用钢弹簧浮置板、梯形轨道床、隔离式减震垫等三种轨道道床。最普遍用的就是钢弹簧浮置板,它的减震和减噪效果是最好的,基本可以减少噪音25-30分贝。”负责该项目的中铁一局石家庄地铁1号线16标常务副经理马德胜介绍说,在地铁铺轨过程中,他们首先在地面上就“绑扎”好轨排,通过龙门吊一节一节往隧道里送,焊接、调平,这样铺设出来的就是无碴轨道,行驶起来就不会发出“哐当、哐当”的噪音了。地铁车厢在这样的无碴轨道上行驶,乘客坐着也会有安全和舒适感。

  “我们是自今年8月25日开始铺下第一条轨道,到10月19日,仅仅56天,北宋站至省博物馆站,全长4.42公里(包括左线和右线),就实现了‘短轨通’。”马德胜介绍。这时记者注意到,这些轨道道床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小小的缝隙,有的有两指宽,有的甚至不足一指。“这就是一条条25米长的短轨之间相接的地方。目前我们所说的‘短轨通’,就是将一条条25米长的短轨铺设完成,下一步要用移动式焊机将每一段25米长的短轨进行无缝焊接,形成一整条长轨,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轨通’。”马德胜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要带着钢轨到北京进行型式检验,合格后,预计12月初开始进行轨道焊接,到12月20日左右北宋站—省博物馆站可实现“长轨通”。下一步,他们还将从北宋站出发,开始一路向东,向谈固站、白佛站等地铁站方向前进,进行轨道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