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地铁首个盾构区间单线贯通

14.07.2014  11:31

  7月11日上午10时30分许,在地铁1号线洨河大道站左线隧道口,随着刀盘旋转,从南村站始发的“石家庄号”盾构机突破最后一道防线,露出真容。经过三个月的日夜奋战,石家庄地铁1号线南村至洨大道河站区间左线贯通,这是石家庄地铁首个盾构区间单线贯通。接下来经过一个半月的转场,“石家庄号”盾构机将转战南村至洨河大道站右线施工,标志着石市地铁的区间隧道工程正加速推进。

    7月11日午10时许,记者来到地铁1号线洨河大道站施工现场,站在盾构接收井的上方,可以看到井内,盾构机的刀盘已经卡入隧道口的盾构钢环内,隧道口的洞体已经基本破除,只是下方还留有一部分土。“盾构接收能否成功?关键点就是要让盾构机调整好姿态,进入盾构钢环的中心位置。”负责该项目的中铁一局11标项目部盾构分部副经理崔萌介绍说。   接着,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盾构井内,10时30分许,刀盘开始旋转,并不时从刀盘的孔内喷出一些泡沫水,下方的土体不断瓦解,但从感官上并感觉不到盾构机的前进。“这些泡沫水主要作用是将隧道口下方的土体进行软化,这样刀盘不断旋转,盾构机在液压千斤顶的作用下,不断向前推进,才能驶出隧道口。”在隧道口的外面,地面上有约10米长的铁架,“盾构机出来后,要驶上这铁架,这铁架叫托架,盾构机全部驶入托架,才证明盾构机正式接收完毕。”崔萌告诉记者,从隧道口看到刀盘,到盾构机上到托架上,大概需要两天的时间。盾构机接收时,速度基本要降低一半,保持在每分钟20毫米的速度前进,其推力也要下降。   “在盾构接收完毕后,我们还需要将这台盾构机在托架上进行拆解,然后吊装到地面,再将其运送到南村站右线区间隧道,进行转场安装,这大概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崔萌表示,然后再经过3个月的盾构施工,实现右线区间隧道的贯通。   11时许,记者来到南村站,从盾构始发井内,进入左线区间隧道,此时已经贯通的左线隧道内左侧上方,亮起一排施工照明灯,可以看清隧道内部的情景。隧道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被一片片的管片牢牢固定,摸上去很光滑,犹如一层“铜墙铁壁”。隧道的直径约为6米,近两层楼高,隧道一直向前延伸821.4米,到达洨河大道站。   “从4月11号始发,到7月11号贯通,‘石家庄号’用了恰好三个月的时间,这是石家庄地铁首个贯通的单线区间隧道。”石家庄市轨道公司董事长付庆文说。   揭秘   盾构机出洞   姿态要控制在正负50毫米之内     盾构机接收,从表面看起来就是盾构机出洞,可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它需要过6道关,方能顺利接收。   崔萌告诉记者:“第一道关就是要提前做好接收测量工作,精确定位盾构机位置。”在盾构机出洞前100米即加强盾构姿态和隧道线形的测量,对所有控制点的坐标进行精密、准确的平差计算,并把人工测量盾构机姿态和自动测量系统对照,及时纠偏,确保盾构准确接收。   “第二道关是做好姿态控制。”崔萌告诉记者,按照规范,盾构机出洞时,姿态要控制在正负50毫米之内。在破洞门前,他们要将盾构机调整成抬头姿态,确保盾构机仰角允许偏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垂直姿态+15毫米,防止出洞时栽头,水平姿态控制±10毫米。   第三道关则是参数控制。盾构进入接收阶段后,他们要减小推力、降低推进速度和刀盘转速,控制出土量并时刻监视密封土仓压力值,避免较大的地表隆陷。掘进速度控制在5~10毫米/秒之间,在最后掘进的过程中逐步降低土仓压力,直至离洞门破除还有1米的时候将土仓清空。   第四道关是管片拼装控制。由于盾构到站时推力较小,到洞门附近的管片环与环之间会出现连接不够紧密的现象,特别在最后20环时,他们用扁钢沿隧道纵向拉紧后20环管片,使后20环管片连成整体,防止管片松弛而影响密封防水效果。   第五道关是注浆控制。在盾构接收段,他们采取同步注浆,力求饱满,防止出现开挖面涌水、涌砂,并选用粘性较好的油脂,减少盾尾漏浆或漏水漏砂的可能。   第六道关是盾构到达,在接收前,他们要认真计算贯通里程、注浆里程,并计算好进洞零环的位置,当盾构机刀盘进入加固体以后就在此处停机等。
  来源: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