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水——美丽乡村展新颜

10.09.2014  17:24
  • 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 2014年09月10日
  • 【字体:
  • 宽敞洁净的柏油路,整齐漂亮的新民居,白墙青瓦,绿树成行,古色古香的文化广场上幸福的微笑在农民的脸上绽放……保定涞水县在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中,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以财政小杠杆撬动农村面貌大变化。

    记者来到涞水县义安镇寺皇甫村时,村民曹春福正在忙着改造自家的厕所。量尺寸、搅拌水泥、贴瓷砖,每一道工序他都特别认真。老曹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的旱厕,到了夏天又臭又脏,改造成新式的双翁漏斗式厕所后,不仅干净卫生,更重要的是还能实现废物利用。

    曹春福:上地里种菜施肥,这都不用上化肥,比上化肥的菜好卖。

    寺皇甫村党支部书记曹春友说,厕所改造只是村容村貌改造提升的一个缩影:8000多平米的硬化道路,25000多平米的墙面粉刷,两个多年的垃圾坑改造成古色古香的文化广场……而最让他感动的是村里铺柏油路时,全村老百姓一起冒雨上街义务扫水。

    曹春友:当时铺柏油那一天是下大雨,老板找到我说,曹书记咱们的路铺不了就别铺了,路面有水。我就大喇叭广播,全体村民你们大家出来,咱们扫水来。广播之后,都出来了,最大的83岁,家里的老太太甚至拿着墩布。

    涞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困扰他们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从哪儿来?为此,涞水县探索出行业资金整合、社会力量帮扶、农民出工出劳等8条渠道,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县近一年的财政收入。

    而针对一些地方村庄在改造之后出现“反弹”的情况,涞水县建立了村庄保洁的长效机制。

    涞水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周峰:给每个村配备垃圾车,配备适合小街小巷的三轮车,从村里的低保户贫困户选保洁员,每人每月500块钱,由财政负责支付工资。(齐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