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新机场正式开工 新机场将如何影响河北经济?

27.12.2014  12:11

河北广播网12月26日消息(河北电台记者李春霞)昨天(12.26)上午9点30分,首都新机场开工建设奠基仪式在北京大兴区榆垡镇南各庄村启动。新机场占地面积约1600亩,有五分之二的占地在廊坊,总投资近800亿元,计划于2019年建成。是我国民航迄今为止最大的投资项目。

★新机场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7条跑道,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需求。目前,北京与我省都在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抓紧编制临空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而廊坊市已经完成了《廊坊空港新区概念规划》。新机场项目的启动,将为我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空间?对此,河北电台记者孙兰采访了相关专家。

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廊坊市广阳区之间,与天安门的直线距离46公里,距首都机场67公里,距石家庄机场197公里,距廊坊市中心26公里,距天津滨海机场85公里。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田学斌说,从国际航空发展来看,一个新机场的建设无论对就业还是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直接带动作用,“建成之后它一天进出港的旅客30万人次,直接带动的就业,按1比1的话,直接带动就业达30万,按照2到4倍辐射就业人员,就可能达到100万人,我想在周边的30公里以内会形成一个新兴的临空经济区,成为一个人口超过150万的中型的航空城市。

不仅如此,田学斌认为,首都新机场的建设,它辐射的范围可以达到上百公里,就河北而言,无疑为我省打造临空经济的增长高地带来机遇,“对于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的落地上,新机场的建设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比如说,廊坊市围绕航空运输、物流、现代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临空产业来布局,包括保定也在谋划空港运营等等一些相关的物流配送、旅游博览、办公会务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保定临近北京新机场有10个县市。

数据显示,京津冀三地航空发展差距较大,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占该区域总量的80%,是天津机场的8倍,石家庄机场的16倍。北京新机场建成后,京津冀就形成了“一个区域内多个机场”的格局,各个机场的功能定位以及机场之间、交通枢纽体系之间的便捷联系成为关键问题。就在本月22号,京津冀三地在京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三地机场将有明确的功能定位。首都机场完善服务首都核心功能的保障能力,调整优化航线网络结构,提质增效,增强国际航空枢纽的中转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天津机场强化枢纽功能,大力发展航空物流;石家庄机场培育为枢纽机场,积极发展航空快件集散及低成本航空。

田学斌认为,首都新机场的建设,将改变目前‘首都机场吃不了、天津机场吃不饱、河北机场吃不着’的情况,“我觉得重点是给了你这个定位,能不能把这个定位落实,把规模做大、把服务质量提升,把品牌做上去,这还是关键,比如说石家庄机场要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服务功能,提升整个配套的能力,包括空铁联运,包括跟高速公路、进市的道路这些联合运输,重点解决交易费用降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