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民政部门开展抗洪救灾 安排资金1.02亿元

25.07.2016  12:38

    “7·19”洪涝灾害发生后,全市民政系统闻灾而动,协调联动,组织力量迅速奔赴救灾第一线。

    灾情就是命令。7月19日晚,市民政局第一时间紧急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工作,确定了局领导分包重点县(区),依照救灾规程有序开展防汛救灾的基本工作思路。并及时向各县(市)区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启动救灾应急Ⅳ级响应的通知》和《 石家庄 市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规程》等文件。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养老院、敬老院、光荣院、福利院和救助站等社会福利机构的房屋、树木、围墙等进行全面排查,防止因洪涝灾害造成伤亡事故。

    灾害来临,民政先行。7月20日,市民政局成立抗洪救灾应急指挥部,下设现场处置、救灾物资、救助善后等9个应急工作小组。其中,现场处置组下设的6个以局领导为队长、有关处室负责同志为队员的应急分队,连夜分赴赞皇、井陉、 平山 、灵寿等受灾严重县(区)查灾核灾,走访慰问群众,安抚灾民,查看安置点生活安排情况,帮助受灾群众生产自救。为进一步做好灾后救助工作,市民政局对应急分队进行调整,成立了灾后救助包县工作组,指导受灾县(区)进一步评估核实查清灾情,做好恢复重建等灾后救助工作。

    为全面准确掌握灾情,科学精准实施救助,市民政局在派出应急分队赴灾区核灾查灾的基础上,加强与有关部门的灾情会商与沟通,坚持防汛救灾报告制度和灾情零报告制度,每日不间断向市政府报告灾害损失最新数据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受灾县(市)、区民政局组织力量,深入到受灾乡(镇)、村庄、农户和田间地头查核灾情,并及时运用手持报灾终端或互联网等形式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初报、续报灾情信息。

    市减灾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积极协调全市救灾救助工作,第一时间收集汇总灾情,连续以《灾情快报》形式向市领导和有关成员单位及时准确反馈信息,为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服务,并视灾情情况适时启动和提升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响应等级。受灾县(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及市减灾委成员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和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争分夺秒,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灾害救助和自救互救工作。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7月20日晚上,市民政局紧急向受灾较重的西部山区县调拨总价值达180万元的用于满足灾区困难群众1万人两日份的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面包等基本生活物资和300顶救灾帐篷、1000床棉被等救灾物资。截至目前,已安排救灾资金1.02亿元,下拨救灾物资价值269.6万元。社会爱心企业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奉献爱心。目前,已接受爱心企业捐赠31.72万元的物资。(记者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