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促进创业就业

07.06.2014  06:36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促进创业就业

部署石化产业科学布局和安全环保集约发展

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促进创业就业,部署石化产业科学布局和安全环保集约发展,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

      会议认为,简政放权是深化政府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之举。在去年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内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的部署,针对社会关切,继续下好改革先手棋,进一步推出新的有力举措,对于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创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让政府更好归位、市场更大发力、群众更多受益,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定,一是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核准”,“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条件的服务型、商贸企业和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减免税审批”等关系投资创业的34项审批事项,有利于减少中间不必要环节,让优惠政策落地,释放市场活力;“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审批”等涉及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业务的10项审批事项,将扩大高校办学研究自主权,推动科研创新;涉及资质资格的8项审批事项,有助于降低执业门槛,促进扩大就业。二是为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在保持资质资格水平不降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先期取消一批准入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今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各地区、各部门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不再实施许可和认定。逐步建立由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水平评价的职业资格制度。三是围绕促进投资创业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许可、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核发、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设立内资演出经纪机构审批等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下一步要继续清理和压缩现有前置审批事项,将其中的大多数改为后置审批,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并实行目录化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既要解决越权越位问题,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活不放任,防止截留改革红利。确保今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会议指出,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链条长,产品覆盖面广,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全球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部分产品过多依赖进口的情况下,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按照安全环保优先、科学合理规划、提高产业效益、保障能源安全的原则,搞好石化产业布局,使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促进。会议强调,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要以现有产业基地和优势企业挖潜改造为重点,促进石化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要严格环评、科学论证,做好项目选址,避免盲目违规乱上。切实加强安全环保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时排查隐患。从严查处环境违法事件。要加强信息公开、科普宣传和解疑释惑,保障公众知情权,推动石化产业绿色、安全、高效发展。

      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为规范广告活动,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草案补充和完善了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准则,加大对虚假广告等的惩处力度。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相关:

      以简政放权促创业就业——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三项改革新举措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记者张晓松、韩洁、徐博)取消和下放52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部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将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三项改革措施,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就业。可以预见,这些新举措将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创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让政府更好归位、市场更大发力、群众更多受益。

   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鼓励创业优惠政策“落地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核准”,“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条件的服务型、商贸企业和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减免税审批”等34项审批事项直接关系到投资创业。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指出,取消这些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过程中的行政审批事项,有利于减少中间不必要环节,为优惠政策真正落地创造条件,能更好释放市场活力,促进扩大就业。

  以取消“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核准”审批事项为例,白景明说,小微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稳定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包括所得税减免在内的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要想真正发挥效应,还需征管落实的配套。

  他指出,以往国家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常常因执行征管过程的道道限制和门槛影响了效果,此次取消的部分行政审批事项,无疑为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地扫清了障碍,征管制度实现了与税制改革的及时衔接,确保了扶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落地。而实现税制改革与征管制度改革的联动与衔接,无疑是税改向纵深推进的重要表现。

   减少职业资格许可 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职业资格制度是我国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考试太乱、证书太滥。有的部门、地方和机构随意设置职业资格,名目繁多、重复交叉;有些机构和个人以职业资格为名随意举办考试、培训、认证活动,乱收费、滥发证,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就业“门槛”。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为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在保持资质资格水平不降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先期取消一批准入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今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各地区、各部门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不再实施许可和认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有关要求,人社部将拟订移交办法,改革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管理方式,研究拟订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移交具体办法,明确移交的基本原则、条件、组织实施方式和监督管理措施。

  同时,完善鉴定制度。修订《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管理部门和鉴定实施机构的具体职责、权利和义务,逐步建立新的鉴定工作运行体制。

  此外,将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启动“全国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与监管平台”开发和试点工作,以平台为抓手,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鉴定的服务和监管水平。清理和整顿不规范鉴定项目,对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的职业和未制定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一律取消鉴定。

   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

  现行制度下,创办一个企业并不容易,先要到主要部门取得行政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这就是所谓“先证后照”。在等待许可过程中,因为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创业者往往难以开展招工、洽谈、签约、贷款等企业前期筹备工作。

  为促进投资创业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许可、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核发、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等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下一步,还要将现有前置审批事项中的大多数改为后置审批,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先证后照’向‘先照后证’的改革,是全面削减和约束政府审批权、全面重构公权力、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大制度创新,蕴含着改革创新的巨大正能量。”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指出,“先照后证”将提升公司的存活率,降低公司的设立成本,促成公司尽快开展商事活动。

  “先照后证”后,会不会出现一些企业只拿工商执照、不办项目许可证就开业经营的情况?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活不放任,防止截留改革红利。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工商部门而言不是监管职责的弱化,而是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今后工商部门将逐步实现从“严进宽管”到“宽进严管”的转变,在营造宽松准入环境的同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自律等手段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能。

新闻分析: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石化产业布局哪些新信息?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记者 安蓓)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石化产业科学布局和安全环保集约发展。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与民生息息相关,对于这一产业的规划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出哪些新信息?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信息一: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促进

  会议指出,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链条长,产品覆盖面广,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全球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部分产品过多依赖进口的情况下,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按照安全环保优先、科学合理规划、提高产业效益、保障能源安全的原则,搞好石化产业布局,使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促进。

  “会议强调了我国发展石化产业的必要性以及科学规划的产业发展原则。”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希宏说,石化产业不仅提供了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产品,而且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巨大。石化产业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民生改善息息相关。

  “每个人身上都有石化产品的影子,石化产业过多依赖进口将不利国计民生。因此,石化产业不发展不行,但必须是有规划、科学合理地发展。”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说。

   信息二:石化产业亟待提质增效升级

  李希宏指出,当前我国以传统石油原料为源头的石化产业,受到中东和北美低成本产业及国内煤化工产业等的挑战,存在着竞争力不足的问题,现有产能亟须通过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会议指出,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要以现有产业基地和优势企业挖潜改造为重点,促进石化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要严格环评、科学论证,做好项目选址,避免盲目违规乱上。

  近年来,我国炼油项目和一些化工项目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李希宏说,在一些地区,国家产业规划的实施存在执行不严肃的问题。一些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者打擦边球,绕过国家规划盲目扩张。近年来炼油和PTA等石化产业很多新增产能都没有经过国家核准就纷纷上马,石化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日趋显现。

  “我国环境容量已经接近极限,石化产业的发展应当在现有产能布局的基础上,充分挖潜,实现产业升级改造,采用集约式发展的思路而不是盲目扩张。”刘毅军说。

   信息三:加强安全环保监管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近年来,石油石化产业安全环保事故时有发生,以PX为代表的一些石化项目,遭遇到民众的一些抵触情绪。

  会议强调,切实加强安全环保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时排查隐患。从严查处环境违法事件。要加强信息公开、科普宣传和解疑释惑,保障公众知情权,推动石化产业绿色、安全、高效发展。

  刘毅军说,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具体的空间布局,要从具体规划和布局上让老百姓放心。从项目规划前期加强环评、科学论证,项目上马后要加强安全环保监管,严格落实企业责任,真正消除百姓担忧。使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真正相协调,相促进。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