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十五分钟医疗圈”的改革
2012年~2018年,中央财政投入900多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医院服务能力明显提高,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从居民家中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打造一条耗时15分钟的顺畅之路,需要怎样的施工图?9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广东基层医改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做强基层卫生、深化县域医改典型经验和做法,透露了部分答案。
硬件稳: 保障基层“看得上病”
2017年~2019年,各级财政投入500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面补齐广东省基层医疗软硬件短板;2010年~2018年,广州市、区两级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160多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花都区医疗投入年均增长率为28%,2018年达到12.2亿元,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财政支撑;英德市累计投入2560万元完成行政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每年用于为村医购买养老保险、医疗责任险的约150万元费用由财政补助。
在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广东省、市、区(县)的官方统计数据,汇总了打造“15分钟医疗圈”所需要的财力支撑。这些财政投入转化为:实施全省190家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将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为县医院;在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推动1万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截至今年7月,6772家村卫生室已完成建设。
“花都区委、区政府把它当做最重要的民生事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加大投入。哪个地方的经费和财政资金都是偏紧的,关键要重视。”花都区区长叶志良表示。
“总结分析这几年医改方面的探索,我体会最深的是,推进基层医改工作,重点要抓好硬件设施设备、人才队伍、服务能力、信息技术4个方面建设。”英德市市长肖勇科总结,首先要落实好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医疗投入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并配齐医疗设备。
人才稳: 推动基层“看得好病”
如何让居民就近、有效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广东省的地方政府还想到了一个关键——要有人才支撑。
“医改工作要有优质的医务人员,引入更多优质的人才是关键。对于重点人才,除了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和医院院长与他们沟通外,我也会出面,让他们愉快地到花都来工作。”叶志良说。花都区专门出台了“外引内培”的人才政策。“外引”就是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在工资待遇、住房补贴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内培”就是根据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医院学科发展的需要,区财政及各部门给予保障,让医生能够得到更多培训机会,全面提升人才素质。
肖勇科介绍,广东省明确要求落实“两个允许”,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为进一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创造了条件。2018年,英德市基层医务人员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达10.7万元,比改革前增加6.6万元。
“在我们这里,没有招不到医学本科生的难题。”在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该院院长凌济忠拉着记者到公示栏前,“你看,高级职称有30人、中级职称有82人,只要是医疗骨干,年收入超过30万元不成问题。”
机制稳: 到基层看病的人多了
“传统上认为村医是农民身份,但我是卫生院的正式职工。”在花都区花山镇儒林村卫生室,村医邱华说,她在卫生室上班已有9年,税前年收入25万元左右,也有回卫生院上班的机会,但还是选择在卫生室。原因在于,“卫生室离家近,为村民就近服务同样有职业成就感”。
当前,花都区通过实施村医入编、镇卫生院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区内医师纵向流动等举措,实现了“区医镇用、镇医村用”,有效推进医疗服务同质化。在广东省其他地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正推行灵活的人事管理政策。“我们允许基层根据实际制订人事聘用方案,对高级职称及紧缺专业中级职称人员实行招聘免笔试,给予人才津贴和安家费。”肖勇科介绍,“英德市实行岗位津贴分类分档发放机制,将岗位津贴向边远地区、弱小机构、高级人才倾斜,最高岗位津贴达3000元/月。”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县长谭忠健介绍,该县通过横向整合3家县级医院、纵向联合8家镇卫生院,组建了阳西总医院,做到人员、业务、药械、财务、信息和医保支付管理“六统一”;将村卫生站纳入统一管理,实现县镇、镇村医疗资源高度融合。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表示,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广东省县域内住院率为83.2%,较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全省乡镇卫生院总诊疗人次为3839.4万、出院人次为95.2万,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7%和5.1%。向着“探索既体现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又充分调动医护人员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的体制机制”的目标,改革还在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