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在“家门口”看好病正变成现实

23.09.2019  11:4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创新性地构建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卫生健康服务均等化,人们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的梦想正成为现实。

   “三大支柱”撑起基层卫生一片天

  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确定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为新中国卫生工作的三大方针,并提出,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乡设卫生委员,村设卫生员。据此,各级卫生部门开始在广大农村、城市街区和工矿企业建立起基层卫生组织,建立各种专业防疫机构和防疫队伍,并加强医学教育,培养医药卫生人员。1952年年底,全国90%的地区建立了县级卫生机构。到1965年,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网基本建成。

  经过一段时期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城市,但在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上,农村与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差距。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就是著名的“六·二六”指示。此后,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卫生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开花,巡回医疗广泛开展。

  1968年9月10日,经毛泽东批示,《红旗》杂志发表题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调查报告,第一次把农村半医半农的卫生员称为“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组成了当时重要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队伍。

  截至1976年7月,全国已经有110多万人次城市和解放军的医务工作者到农村巡回医疗,有十几万名城市医务工作者在农村安家落户,70%以上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工作。全国5万多个农村人民公社基本建立起了卫生院,“赤脚医生”达到150万人。

  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的北京姑娘路生梅,扎根陕北黄土地50余载,为孩子们的健康执着坚守;天津医生杨兴蓉1969年主动报名到广西支边,靠着马驮着药箱和医疗器械,走过悬崖峭壁,翻越层叠山峦,在边寨里、丛林中开展巡回诊疗,救治无数病患,培养一大批本地医生……正是无数个路生梅、杨兴蓉们的奋斗和奉献,使得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大为改善。

  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后期,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培养了一支适合农村卫生工作需要的乡村医生队伍,发展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三者后来被称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三大支柱。

  基层工作内涵在拓展和提升

  “我们爷孙三代,一直守着这个村卫生室。”位于河南省郸城县西北部的李楼村卫生室,是段应禄一家三代的事业基地。20世纪50年代,段应禄的父亲是村里有名的中医。到了80年代,段应禄从父亲的手里接过了村卫生室。

  解决农村老百姓看病问题,一直是政府民生工程的重点问题之一。改革开放前后,1978年,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的经验被写进了《阿拉木图宣言》,世界卫生组织把它们作为解决初级卫生保健问题的成功范例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在基层,李楼村卫生室这样的医疗卫生机构越来越多。1990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农业部、国家环境保护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与卫生部联合出台《我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强调把初级卫生保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到2000年,绝大部分农业县达到或基本达到规划目标要求。

  为推动新一轮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2002年国家颁布了《2001~2010年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其目标是“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问题”。

  乡村医生是基层卫生的“守门人”,离群众最近,对群众的健康需求必须“接得住”。段应禄说,为了实现“小病不出村”,县里从建设完善基层卫生室硬件建设上下功夫,严格按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要求,把村卫生室的房屋翻修,建成了一间面积160平方米的卫生室,配有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并达到“四室分离”。

  段应禄的儿子几年前从医学院毕业后,考取了全科医师资格证,回到了爷爷和父亲驻守了一辈子的村卫生室。

  服务体系建设迈进新时代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2009年启动的我国新一轮医改的重要目标。“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实现了政府购买公卫服务,保障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营。”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运行评价处处长陈凯说,当前强基层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加快发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要求做到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

  深化医改以来,中央财政先后累计投入了474.8亿元,支持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也由2009年的15元提高到2019年的69元,增长了3.6倍。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基层医改新政之一——医共体在基层开始落地生根。医共体的建设,对实现分级诊疗,解决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试点成熟的基础上,今年5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年底,在500个县初步建成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通过医共体牵头医院帮扶,群众能就近就医,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大医院一样优质的诊疗和检查检验等服务。”作为医共体建设试点之一的安徽省天长市,经过3年医共体建设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天长市卫生健康委主任房曰林说,2018年天长市的县域内就诊率达90.84%。

  《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18年年底,全国1827个县(县级市)共设有县级医院15474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907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90所、县级卫生监督所1822所,四类县级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303.9万人。我国县级(含县级市)医院诊疗人次达11.9亿人次,入院人数8744.6万人。


铺就14亿人健康之路
  从1949年到2019年,我国人口从5.4亿增长到近14亿,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长到77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到18.卫生厅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壮丽70年,新中国卫生健康事业成就辉煌,卫生厅
广东三年强基层成果集中展示
  强基层是广东医改工作的“关键一招”,其中,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