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北京已做好接水准备 但水资源依然紧张

12.12.2014  20:04

    央广网北京12月12日消息(记者满朝旭 纪乐乐)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历时十多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今天通水,长江水正式进京。

  据了解,北京2013年的常驻人口为2114.8万人,年均新增生活用水刚性需求为5000万吨。南水进京北京准备如何?京城如何分配长江水?北京的吃水问题能解决了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后,南来的水将沿着南水北调北京段总干渠进入大宁调压池和团城湖调节池,在城区内会沿着北五环、东五环、南五环以及西四环形成输水环路,还有一条输水线通入密云水库补充战略储备用水,每年调入北京的水有10.5亿吨。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工作人员表示,北京已经做好了接水的准备。

  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我们已经做好了接水的准备,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团城湖的明渠,长江水进入北京市80.4公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最后一段工程,叫团城湖调节池,主要功能是进行水量的一个调蓄,也关系到如果水有问题,还是要保证不能进水厂的最后一道防线。

  不过,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个账,南水北调通水能缓解北京缺水局面,但水资源依然紧张。

  北京市水务局:咱们北京市的水资源生成量是21亿立方米,去年全市水资源消耗量是36亿4立方米,可见差距是巨大的,南水北调每年会有10亿立方米,但无法根本扭转整体缺水局面,每年超采地下水大约5亿立方米,随着江水进京,超采地下水要逐步停止,确实只能够缓解咱们北京用水紧张局面,所以节水还是广大市民包括各单位要长期做的工作。

  实际上不光是北京缺水,北京周围的河北和天津的缺水局面一样堪忧,您可能不知道,京津冀总人口1.08亿,而这个地区却以全国1%的水资源量承载了全国8%的人口和11%的经济量,为了维持这个地区的稳定,该用的和不该用的水全用上了,这个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已经严重透支,目前京津冀三地水资源开发程度高达109%。按现状用水水平,区域年均挤占生态用水近90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超采68亿立方米,天津市水务局办公室副主任王永强说:

  王永强:天津的农业是靠天吃饭,下雨不够的时候也要超采地下水来补充农业的生产。

  而对于河北的缺水情况,河北省水务局副局长张宝全说:

  张宝全:河北的地表水基本上开发殆尽,潜力不大了,再一个就是灾害重,一年多旱,春季旱了,秋季还旱。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后,除了北京每年要收10亿吨的水,天津每年要靠这个工程收8.6亿吨,而河北每年要收30.4亿吨的水。对于京津冀地区,说南水北调中线是救命水一点也不为过,而水利部等部门正在根据南水北调组织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京津冀将构建水资源统一调配管理平台,实行水量联合调度。在工程方面规划提出,京津冀将建立水资源储备与应急体系,大中城市建设战略储备水源地;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地下水源储备体系,在漳河、拒马河、永定河等山前洪积扇建设地下水储备库系统;建设黄河应急调水通道。参与规划的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说:

  李原园:这个地方有1.1亿的人口,未来可能还会增加到1.3亿到1.4亿这样一个规模,城镇化率达到70%到80%左右,还一块就是安排一个资源的储备,为什么我们在京津冀的规划里边非常强调地下水的修复和治理,地下水是我们碰到长期的干旱,碰到突发事件唯一可以动用的一个战略储备资源,但我们现在战略储备资源严重的战略亏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地下水的修复摆到一个战略储备的水源建设的地步。

  简而言之,在京津冀地区今后每一滴水都要用到极致,这其中也包括污水,李原园说:

  李原园:现在京津冀三地只有10来亿吨的废污水处理回用,未来要把这个能力翻两番,扩四倍,到40多亿,把未来产生的每一滴污水,经过处理,达标,然后到河道里稀释,让每一滴都发挥作用,有些可以供经济社会和低标准的用水,有些用来河道里的生态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