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全国首个烈士纪念日 祭奠英烈牢记那段历史

30.09.2014  11:26

■井陉挂云山的孩子们听革命故事。井宣 摄

■昨天,献县本斋明德小学的500名学生到马本斋纪念馆祭奠先烈。

本报记者 于海宁 通讯员 左书忠 赵文岭 摄

■王连增收藏的《烈士英名录》上,记载着上万名抗日英烈的身份信息。

本报记者 王彬 通讯员 刘汉承 摄

    “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能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唤回大家对那段历史的回忆,我觉得很有意义。”昨日,去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祭扫英烈的市民不无感慨地说。井陉县三峪村小学的百余名师生,也在挂云山脚下举行了公祭活动,缅怀革命烈士。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市民重温曾经的革命故事

    □燕赵晚报记者 赵晓华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是全国第一批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希望有更多市民能在这个纪念日里缅怀英烈,重温一下曾经的革命故事。”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说道。

    走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在这里转上一圈,就会发现它的主要建筑物都离不开纪念两个字。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亭、董振堂纪念碑亭、赵博生纪念碑亭、铭碑堂、革命文物厅、影视厅、白求恩墓、柯棣华墓、烈士墓区和著名烈士铜像区等,每个建筑物的背后都是一段历史,都让参观者无不感动。

    翻开陵园的宣传册,记者还发现,这里安葬着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民族英雄马本斋等318位团职以上革命烈士。安放着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等651位英雄模范、革命烈士及老红军的骨灰。“这些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能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缅怀他们,唤回大家对那段历史的回忆,我觉得很有意义。”昨日一位正在烈士陵园参观的老人说道。

    此外,近年来,烈士陵园还增加了威武的武器陈列广场,而在武器广场北侧即园区最北端是新建的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该纪念馆围绕“红色太行、英雄河北”的主题布展。记者了解到,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共展出高克谦、马本斋、周建屏等50位烈士的生平简历和革命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