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30余家医疗机构牵手京津

26.12.2014  16:34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张淑会)自国家提出并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在京津冀三地党委政府、特别是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共同努力下,目前,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正朝着拓宽领域、深化内涵、健全机制方面迈进。12月24日,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全省共有230余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目前,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已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合作模式。一般的合作模式是,由北京派专家到河北定期坐诊、查房、手术、授课,联合开展高新技术项目。目前大多数合作属于这种模式。

  河北省“硬件”优势和京津“软件”优势进行组合,形成的共建共管模式,是双方合作紧密、互利双赢的尝试和探索。双方在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开展紧密合作,如北京朝阳医院与燕达集团共建河北燕达医院,朝阳医院选派医疗院长和医疗副院长,负责医院的医疗、教学和学科建设;燕达集团选派经营院长和经营副院长,负责医院经营。

  集团化管理模式,如省儿童医院加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既使河北省患儿就近得到高端优质医疗服务,也使双方人员交流更加密切,科室建设发展更快,则是一种可持续、能共赢的合作模式。

  河北省将着力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政策突破和能力提升,加快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据介绍,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河北省发改委正在分别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文件。省卫生计生委将依此与京津卫生计生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同步编制《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今后,三地将把河北燕达医院作为京冀共建示范项目重点推进,继续深化北京儿童医院与省儿童医院、301医院与涿州市医院等重点合作项目。将组织环首都的4市14县,在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形成一批区域标志性平台。

  与此同时,三地将进一步研究合作办医、公共卫生、技术支持、规划对接等政策,尽快建立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政策框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