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共建保护碧水蓝天
张北县“草原天路”。
早春,万物萌动。京津冀三地防治大气污染同时传出好消息,刚刚过去的2015年——
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15.8%;
天津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7.1%;
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8.7%。
这是一组彰显协同治污的数据。两年来,京津冀加强联防联控,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共同保护碧水蓝天,生态共建的底色日益亮丽。
一系列专项规划密集推出,京津冀协同治污力度空前
风景优美的塞外小城崇礼,因承担2022年冬奥会部分项目引发更多关注。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推动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进入“快车道”。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已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以建设国际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为目标,张家口市力争2022年前崇礼区用能基本使用可再生能源,并逐步在示范区内推广。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整体定位中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生态环保被列为率先突破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现实的迫切需求。京津冀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张、资源环境超载矛盾最为严重、生态联防联治要求最为迫切的区域。
推动三省市协同治污,《规划纲要》明确:到2017年,三地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到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到203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宏伟蓝图绘就,还要有地基。两年来,三地完善合作机制,一系列专项规划密集推出——
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建立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划定京津冀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消耗上限。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明确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
从协同防治大气污染,到保护区域水环境,再到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协同发展“一张图”总体布局下,三地联防联控力度空前,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为永续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共同部署联动执法,2015年京津冀PM2.5、PM10浓度明显下降
2015年9月初,连日蓝天白云让人们尽享风清气爽。大阅兵前夕,北京、河北均创下PM2.5监测以来历史最好纪录。天高云淡、远山如黛见证着京津冀联动执法的努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两年来,这样的联动越来越多,三地治污步调更加一致。
在重大活动中联合治霾。2014年11月,“APEC蓝”迅速成为热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区市采取的保障措施,都是基于对整个区域空气质量的考虑而制定的。”省环保厅副厅长殷广平说。
在重污染天气应急中共同部署。三地多次联合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实施应急减排措施。今年2月到3月31日,京津冀地级及以上城市试行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
在监管中统一排放标准。今年4月1日起,京津冀将同时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加强水污染防治,三地共同开展隐患排查。
燃煤是区域性污染源,消除“心肺之患”,必须解决燃煤污染,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十二五”期间,我省投入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40亿元,2014年首次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大力实施“6643”工程,累计压减炼铁产能3391万吨、炼钢4106万吨、水泥6231万吨、煤炭2700万吨、平板玻璃3717万重量箱。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47万辆,拆除燃煤锅炉2.1万台,取缔实心粘土砖瓦窑2800多座。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查处最严的“利剑斩污”专项执法行动,查处环境污染刑事案件21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40人。
协同治污,共同书写这一变化:2015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PM2.5、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同比明显下降。
三地携手,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强力推进
欢快的潮河水、滦河水,从发源地丰宁分别流进密云水库和潘家口水库,滋润着京津冀。密云水库56.7%的水来自承德,潘家口水库则有93.4%的水来自承德。
曾经,号称京津水源地的丰宁成为距北京最近的沙源地,漫漫黄沙威胁着京津。如今,北京和承德携手,实施“稻改旱”工程,年节水量超过4个西湖的蓄水量。
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我省强化生态优先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修复。
碧水清流美景可期。我省重点治理14条重污染河流,完成治理项目42项,完成投资约34.1亿元。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治理三年任务基本完成。
青山如黛美景再现。京津风沙源治理、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太行山绿化等一系列工程渐次实施,京津冀区域国土绿化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我省关停整治露天矿山505个,累计造林2300万亩,成为护卫京津冀的“绿色长城”。
绿进,沙退。最近发布的第五次全国沙化和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5年来,我省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实现双减少。截至2014年,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与2009年相比减少21877.9公顷,全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15643.1公顷。
三地携手,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力度空前——
京津冀生态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正在建设。京津冀协同防控植物疫情框架协议签署,重大有害生物防控力度正在加强。协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三地建立重要信息交流通报制度,提升了灾情联合应对能力。
让生态共建共享的步伐更加坚实,2014年底,承德与北京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探索利用市场手段推动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补偿,以提高地方政府植树造林、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两年来,京津冀生态共建实现良好开局。乘着协同发展的东风,更加美丽的京津冀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