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应把低碳发展作为重要抓手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体现了中央对我国新阶段发展大势的科学把握,凸显了京津冀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反映了三地人民盼望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一系列重要问题要抓,其中,低碳发展是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低碳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迫切需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呼吁多年,现在之所以提速,直接动因是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全国大气污染最为突出,且污染变化呈现明显同步性,污染联防联治成为当务之急。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比较,北京的经济活动强度远低于上海和广州,而空气污染程度却高于上海和广州。这一方面说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偏重,污染排放量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京津冀地区由于地形、气象等条件影响,其本身环境容量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在环境容量既定的约束条件下,要在京津冀地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必须走一条低碳发展的新路。
展望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加快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历史上,京津冀地区在高耗能产业上积累了较多的产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基本处于低端环节。粗放的发展方式不但消费了大量化石能源,而且是气候异常变化的元凶和雾霾天气的“罪魁”。面对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对全球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京津冀地区必须主动地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这既是我国应对国际压力、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也是实现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的唯一出路,更是化解过剩产能、在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占领制高点的需要。京津冀地区拥有全国最密集的人才智力资源,有1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保定、石家庄和秦皇岛被列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京津冀走低碳发展道路,对于我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将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意义。
二、重点打造低碳产业链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是产业分工协作。北京的非核心功能转移不能把“摊大饼”的模式扩展到河北,不能把高碳企业采用“打包甩垃圾”的方式转移到周边地区。京津冀地区应协同打造低碳产业链。一是增量项目,对于不符合北京“四个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创新中心)新定位的项目,要在河北和天津进行合理布局。二是存量项目,要在整个地区把这些项目的上、下游产业通过提高能效的方式来“低碳化”。如果短期内无法低碳化,可考虑由行业协会组织错峰生产,即在对全年销量合理估计的前提下,在气象不利于扩散污染的季节少生产,在条件较好时多生产。三是转移项目,要与低碳化转型升级并行,切忌“污染搬家”。例如北京批发市场的转移,在物流配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务必实现低碳化转型升级。
低碳发展的关键在于对能源高科技的创新和拥有,目前只有少部分地区和领域具备这样的条件。在首都一小时交通圈范围内,可积极谋划几个以低碳为特征的高新技术园区,使之成为局部的增长极,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廊坊固安工业园等配套设施较齐全的园区,可以探索以园区共建或功能区形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使其成为承接北京低碳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区。
三、创建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体系
京津冀是全国三大经济圈中最早提出要实现一体化发展的,但目前一体化水平却低于其他经济圈。其深层原因在于本地区市场化程度低,单纯依靠行政力量难以形成发展合力。推动区域低碳发展必须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入手,其中碳市场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控制碳排放的一种有效手段。北京、天津都已开展碳减排交易试点,而河北尚未被纳入试点。为了满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碳交易方面的合作需求,可以探索建立京津冀复合式区域性碳市场。所谓复合式碳市场,就是针对京津冀三地发展阶段不同的现实情况,碳排放总量由国家层面协调确定,各地由哪些企业或行业参与碳交易则由三地管理部门依据自身需求自主决定。这样可以发挥碳市场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达到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节能减排降碳的目的。
(作者武义青系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研究员;张云系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