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 PPP或成“宽财政支点”
根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适当扩大内需,可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环境,关键要通过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既带动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又增加有效供给,对稳增长、增后劲、促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要抓住当前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较低等有利时机,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聚焦脱贫攻坚、灾后重建和中小水利治理加固、重大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新产业新动能培育等重点领域,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优化政策“配方”打好组合拳。
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工程项目,围绕着力补短板、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等,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推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更好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抓紧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除跨地区、跨流域、跨境项目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能放给市场和地方的一律下放。进一步放开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限制,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对民办与公办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保定点等方面同等对待。
另外,还将创新融资方式,统筹盘活沉淀资金。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按照市场化运作和可持续的要求,以易地扶贫搬迁等为重点科学合理使用专项建设基金,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水利薄弱环节、城市防涝设施建设等投入。注重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再向社会集中推介一批有现金流、有稳定回报预期的项目。推动中央企业增加农村电网、电信基础设施等短板领域投资。 投资建议:关注PPP概念股
广发证券分析师廖凌指出,今年7月底的高层会议基本确定下半年“宽财政稳货币”的基调,未来支持基建相关投资、民生改善等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而在政府投资融资模式转变后,PPP模式成为了撬动基建产业链和“宽财政”政策的“支点”。“一方面,基建投资维持在相对高位,但公共财政支出似乎已经达到了极限,PPP在拉动基建投资的重要性凸显;另一方面,刺激民间投资或成为财政政策重点方向,PPP将充当主要角色。”廖凌认为。
记者发现,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较认可PPP模式。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消息,截至2016年7月底,两批公开推介的PPP项目中,已有61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0019.1亿元。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表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按照要求审核纳入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项目9285个,总投资额10.6万亿元。且今年二季度项目加速落地。上海证券交易所此前也表示,未来PPP项目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挂牌上市等方式进行融资。
市场分析人士预计,PPP基金至少可撬动1.8万亿元社会资金进入PPP领域。因此,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最近PPP概念股涨得比较多,不建议继续追高,但如果出现回调,应该可以介入的。”华泰联合证券市场分析人士对广州日报记者表示。
而从行业来看,目前的PPP项目库主要有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农业、医疗、养老以及政府基础设施等。广发证券分析师廖凌认为,投资者可以关注PPP项目储备较多、地方政府推动动力足的环保类上市公司,如碧水源、武汉控股、龙马环卫、博世科等;受益于“宽财政”政策的基建类个股,如腾达建设、龙元建设、葛洲坝等。同时,PPP落地较快的园林公司也值得关注,如东方园林、铁汉生态等等。(张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