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蓝皮书: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6.7%左右
中国社科院14日发布的最新预测报告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6.7%左右,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分季度看,预测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将分别为6.8%、6.7%、6.7%、6.6%,呈现稳中微降的发展趋势。预计2018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增长1.9%,依然处于温和上涨阶段。
专家表示,应加快出台系列降税减费、破除市场壁垒、抑制房地产泡沫、调整信贷结构等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振民营资本发展信心,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投资热情。
预计民间投资增速回升
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8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下文简称“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
回顾2017年,蓝皮书提到,2017年GDP增长6.9%,实现了7年来首次提速,国民经济呈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蓝皮书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预测,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将分别为6.8%、6.7%、6.7%、6.6%,呈现稳中微降的发展趋势。全年增长6.7%左右,增速较上年略微回落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
对于“稳中微降”趋势的背后原因,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娄峰在会上分析道,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GDP基数大幅提高,数据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有所减弱”;另一方面,说明我国政府对经济调控手段逐渐成熟,宏观把控能力日臻完善,因此2018年GDP仍将保持微幅波动状态。
蓝皮书预计,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69万亿元,名义增长5.8%,实际增长3.1%。整体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小幅下调,但降幅进一步缩小。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成为201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2018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6.0%,比上年小幅回升1.5个百分点。娄峰表示,这说明民间投资信心得到一定恢复,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他建议,我国需要加快出台系列降税减费、破除市场壁垒、抑制房地产泡沫、调整信贷结构等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振民营资本发展信心,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投资热情。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有望持续9年超市民
蓝皮书预计,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6.7%和5.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持续9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财政收入18.6万亿元,增长8.0%,财政支出22.1万亿元,增长8.6%。
蓝皮书分析指出,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预计居民消费价格(CPI)的增长率分别为2.1%、2.0%、1.7%和1.6%,相比2017年呈现先升后降的发展态势,2018年全年CPI增长率为1.9%,比2017年略微增加0.3个百分点,依然处于温和上涨阶段。蓝皮书分析认为,CPI温和上涨因素之一是,价格传导效应逐渐显现,即成本上涨因素从工业生产端PPI逐渐往需求端CPI传导。蓝皮书预计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上涨3.4%。娄峰表示,2018年我国物价水平将处于政策调控目标范围之内,物价上涨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
娄峰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增长质量继续提高,“中国经济不会发生硬着陆”。
专家称工业经济要培养新增长动力
蓝皮书指出,2017年工业经济向好企稳的特征明显,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为6%,2017年比2016年加快0.6个百分点,达到6.6%;从月度数据来看,2017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上半年波动较大而下半年呈现趋稳态势,7月以来工业增速在6.0%—6.6%小幅波动,工业增速趋稳态势明显。
此外,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增长。
特别是,2017年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323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10.3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最好水平。蓝皮书指出,2017年中国的工业经济增速达到6.6%,比2016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工业出口大幅度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
蓝皮书认为,2018年,中国工业经济应在中高端消费、先进制造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动力,秉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独立经济学家、商务部研究院原研究员金柏松在蓝皮书中提到,预计2018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显著提升。例如,2016、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单价远低于进口单价,而随着国内高端机器人企业的逐步投产及产能扩大,预计未来机器人进出口结构将有所改善。
金柏松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如5G技术,中国企业已开始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由过去的追赶者在变为领先者。“这意味着我们过去的后发优势逐步就用完了,那么中国如何在领先情况下继续发挥我们的优势?”他表示,对中国来说,在领先的基础上如何继续领跑,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关键。(王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