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推高银行理财收益 6%以上产品现身

15.09.2014  11:17

  [ 摘要 ]受到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三节”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开始回暖,预期收益率在6%以上的产品重新现身理财市场。

  高佩卿

  进入9月“理财月”,受到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三节”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开始回暖,预期收益率在6%以上的产品重新现身理财市场。投资者可以将目光放在9月下旬推出的国庆节专属产品。鉴于下半年理财产品收益难出现大幅上涨,对于资金流动性要求较低的稳健投资者而言,应尽量配置中长期产品。一方面,可以提前锁定高收益,降低再投资风险;另一方面,节日理财产品的销售周期较长,平均销售周期为5.2天,如果购买一个短期产品,实际收益会被销售周期明显摊薄。

  市场上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依据是什么?由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评定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都是发行银行自己评定,且没有银行对外公开披露其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的评定方法,因此可能出现不同银行同一类型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不同,投资者始终处于雾里看花的状态。专业人士表示,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在衡量时间、收益、机会成本等各种因素后,风险等级低并不一定代表着理财产品的实际风险小。

  今夏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变得不温不火,预期收益率在6%以上的产品已经“芳踪难觅”,收益率持续走低让其在投资理财市场渐受冷落。但有理财经验的市民不难发现,每到月末、季末、年末,理财市场收益率总会出现回暖现象。调查发现,7月以来各大银行理产品发行量和预期收益整体走低,进入8月后仍未见明显起色,但是目前各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略有回升。此外,9月节假日较多,中秋节之后紧跟着教师节,外加下月初的国庆节,银行会抓住这些节日机会推出一系列专属产品。所以总体而言,9月是一个相对较好的理财产品投资时点。

  在互联网理财产品如火如荼的今天,年轻人往往被高收益理财产品所吸引。然而对于追求安全性的投资者而言,固定收益的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才是他们的首选。投资者在购买时,无论是在挑选银行上,还是从选择购买时间和购买渠道上,都必须清楚低风险理财产品会存在收益风险。除了看预期收益,关注产品投资标的、收益类型、投资期限等细节内容,还要关注资金投资去向,做好资金配置,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7天、3个月和12个月以上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有所上升,其中12个月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周均收益率增幅较大,其他各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从收益率分布来看,各期限预期收益率最高产品均属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其中,农业银行的一款6个月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以7.4%的预期收益率居同期限产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