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0.5%

25.03.2017  10:06

  (记者贾芳  张祝钦)日前,省政府印发《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0.5%,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基本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体系框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行,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碳汇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和低碳企业。

  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由2015年的3.05%提高到7%

  《方案》明确,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健全用能权、用煤权市场交易制度,确保到202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2785万吨标准煤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7%。

  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着力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加强陆上及沿海风电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张家口、承德等市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唐山、沧州沿海风电基地。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加快发展光伏发电,建设张家口、承德等市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奥运迎宾光伏廊道,实施太阳能入户工程。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建设沧州海兴核电和核燃料产业园。发展生物质能,优先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加快发展沼气发电,推动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气发电。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由2015年的3.05%提高到7%。

  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森林蓄积量达到1.71亿立方米

  《方案》确定,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到2020年全省钢铁产能力争控制在2亿吨左右,焦化产能控制在6000万吨左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力争达到20%以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是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工业设计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左右。

  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农业土壤碳汇,力争到2020年耕地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到2020年实现农田氧化亚氮排放达到峰值。推进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

  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等,着力增加森林碳汇。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灾害防控,减少森林碳排放。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森林蓄积量达到1.71亿立方米,森林碳汇稳步提高。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稳定增强湿地固碳能力。推进草原改良和人工种草,恢复草原生态及生产功能,到2020年基本遏制草原沙化趋势,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73%以上。

  到2020年全省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

  《方案》明确,加强城乡低碳化建设和管理。以低碳理念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边界。强化新建建筑节能,大力推广绿色建材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快推广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到2020年,推动居住建筑75%节能标准在全省全面执行,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省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

  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等国家试点建设,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共伴生矿和尾矿、农林废弃物等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比2015年翻一番,力争推动80%的国家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

  对石化、化工、建材等8个行业实施碳排放配额管控

  《方案》要求,加快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对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航空8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企业实施碳排放配额管控制度。加快我省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启动省内碳排放权交易。探索多元化市场交易模式,促进企业节能降碳,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管理平台,推进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送系统建设,构建国家、省、市、企业互联互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核查体系。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研究制定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建筑低碳运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标准。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标准体系。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工作,完善适应能源、工业、农业、林业、废弃物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制度,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