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1月财政收入同增17.2% 正定60亿大项目投产

06.02.2015  07:57

  今年,全市经济运行迎来良好开局,1月份,我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4.6亿元,同比增长17.2%。

  这是我市继去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81.3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0%后的又一新跨越。

  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带领全市人民,做强省会,为全省经济发展添分量的新贡献。

  这是我市落实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昂扬的姿态推进“五个突破”的新成果;也是大上项目、上大项目,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新收获。

  数字的背后,是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这力量,是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巨大合力,是创新驱动迸发的新活力,是工业强市为跨越赶超提供的强大支撑力,是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注入的新动力,是环境优化吸引大项目呈现的爆发力……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全市上下正在建设幸福石家庄的新征程中稳步前行。

   转型升级积蓄强大发展后劲

  工业经济不仅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源头,更在我市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绿色崛起中担当着重任。

  在栾城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崭新的南车石家庄车辆公司,处处迸发着勃勃生机。占地800亩的铁路货车造修厂房和综合办公大楼气派非凡,组装、连动、制备、新造等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正式投产前的安装调试。

  “借力搬迁,公司在原来货车修造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转型,谋划了铁路货车造修、城轨装备、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等产业板块,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50亿元。”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工业提速离不开改造升级。和南车石家庄车辆公司一样,在强势推进的工业强市战略中,我市众多传统企业紧紧抓住技改和创新的“金钥匙”,坚持“有中生新”,打造产业发展的“升级版”;同时,坚持“无中生有”,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和新生力量。

  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实现利润660.2亿元、利税936.6亿元,总量均居全省首位。

  “今年,我们将打破路径依赖,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全力打造工业发展新优势。”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引导钢铁、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技改投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年计划滚动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达200项。

  同时,围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总投资638亿元的62个项目建设,加快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为经济发展积蓄更强劲的发展后劲。

   项目建设增强“内生”动力

  “要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努力在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在不久前召开的市委九届六次全会上,市委在继去年项目建设攻坚年后,再次把项目建设列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正是一批批大项目的落地、开花、结果,成为驱动城市“发展快车”的强大引擎,为全市财政收入的增长立下汗马功劳。

  近日,位于正定的石家庄中博汽车项目顺利投产。这一总投资60亿元的“大块头”,主要研发生产纯电动大中型客车、轻型客车、专用客厢车、改装类SUV等,年产新能源汽车12万辆;无论生产规模还是设计规模,均为全国第一,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74亿元。

  数据显示,通过去年的“项目攻坚年”,我市亿元以上在建项目达到889个;中博新能源汽车、三元工业园等51个新开工项目加快建设;石炼化800万吨成品油升级改造、常山生化肝素钠、君乐宝婴幼儿配方乳粉等48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在各个县(市)区、开发区、园区,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不断生根、发芽、开花。

  今年,我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安排300项,总投资531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8.7亿元。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大背景下,我市不断加大对京津优势项目的招引力度。一个多月前,市政府与中关村管委会,共同签署了建设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基地的合作框架协议;紧接着,市政府又与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设PC(预制建筑)新型住宅产业化基地和蟠龙湖生态养老产业项目。

  以项目带动大发展。中东西三大板块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省市重点项目齐头并进,势头强劲,各大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潜力陆续得到释放。

   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贡献率

  在1月份的财政收入中,第三产业无疑是其中一大亮点,而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则是现代服务业。

  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我市加快城市核心商务集群、批发市场集群、电商企业集群和物流产业集群四大集群建设,不断创新商业发展业态。

  同时,大力做好高端服务业这篇大文章,在勒泰中心、乐汇城等一系列既有综合体的基础上,苏宁生活广场、怀特商业广场等一大批综合体陆续投用,大幅度提升了城市的商业规模和档次,提高了现代服务业对省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目前,全市服务业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商贸物流、品牌会展、电子商务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石家庄综合保税区。此举不仅填补了冀中南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空白,也将成为省会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截至去年末,我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169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电商交易额高达2400亿元,增长25%;国际贸易城、华润万象城等121个商贸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成功举办首届石家庄旅游交易会,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6亿元。

  今年,我市在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将围绕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鹿泉数字产业园,抓好财富大厦金融电商等20个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突出抓好浙江传化等总投资830亿元的75个重点项目;加快国际贸易城建设,力争会展、仓储、国际馆等主要设施建成开业。

   创新驱动成为发展“新引擎

  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把创新落实到企业和项目中去,寻求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等有机融合,从而领先对手、领跑行业,为企业自身,也为这座城市的跨越赶超再添几分胜券。

  去年以来,我市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共争取科技部、省科技厅各类科技项目137项,资金1.02亿元;新增8家院士工作站,7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总数达到9家;科技大市场建成投用,与中国技术交易所等15家技术转移机构开展合作。由市政府发起和组织的石家庄京津冀产学研联盟正式成立,将通过整合省会产业优势和京津冀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资源,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扶持和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年时间,全市集中实施技改项目1600项,完成技改投资1536亿元,增长21%;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生物医药产业列入国家高端生物医药区域集聚发展试点,中航通用飞机、格力电器等143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提速,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6家。

  今年,我市把创新驱动置于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整合创新资源,加快成果转化,贯通产业链条,努力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其中,将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全市新安排6亿元科技城管转化扶持基金,支持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的海内外人才到我市创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力争新增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工业设计中心20家;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

  财政收入的增长,为实现建设幸福石家庄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让民生支出有了更多的财富保障,老百姓所获得的实惠也日益增多。上学、就业、住房、看病、养老、出行、供热、食品安全、社会治安……市委、市政府将一件件民生“小事”时刻挂在心上,抓在手上,带领全市人民向着幸福,阔步前行,一幅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的生动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原标题:1月份我市全部财政收入84.6亿元 同比增长17.2% 经济运行迎来良好开局)

【延伸阅读】
  • 石家庄新华区发力北部建设 项目+楼宇成经济支柱
  • 经济开局增长有望强于预期 地方加码财政支出
  • 新年首月基建项目获批超千亿 基建将成经济新引擎
  • 习近平助力正定经济起飞 正定崛起要打破常规
  • 房地产被指拖拽经济下行 2015年软着陆成最大挑战
  • 石家庄电商物流成经济新支柱 三环周边谋建大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