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生:坚守文艺批评的精神品格

27.02.2015  11:25

    ■文艺批评作为一种精神性实践,激浊扬清,影响读者的接受和作家的创作倾向,同时又担当着守护人类精神家园、建构人文精神的使命。文艺批评的对象是艺术地掌握世界的精神产品,文艺作为审美的精神活动,其意义在于表达人性、追问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真实展现人类自我生存状态和价值意义,去丰厚人类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信仰。

    □黄建生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同样,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进行审美分析和评价的文艺批评也不能做市场的附庸,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放弃应有的精神品格坚守,否则文艺批评也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当今的文艺批评,一方面数量众多,批评格局不断拓展。另一方面,在众声喧哗之中,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和挑战。批评的精神价值底线在后撤,精神品格大幅度萎缩蜕变,严重影响了文艺批评引导创作和大众审美的作用。一些所谓的圈子批评、炒作批评等,批评标准混乱、界限模糊,理性、公正的评论被庸俗化、利益化。批评者把批评的话语权当成手中的魔杖,随意臧否文艺作品和现象,甚至把一些丑恶落后的内容曲解成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当今文艺批评的失范,批评精神的丧失,固然可以从多层面探寻原因,但批评者个体欲望泛滥,主动向现实商业法则投靠,应是其中关键性因素。在市场化背景下,艺术活动的消费性特征开始突现,创作者在进行艺术活动过程中,将艺术这一精神性产品当作普通的商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创作,娱乐代替了审美,游戏取代了精神价值。一些批评者也紧随其后,丢掉责任意识,不再履行批判与否定的职责,而是屈从于商业的法则。当文艺创作在“媚俗化”“狂欢化”中消解文艺审美中的人文精神时,批评者不但逃避“价值判断”,放弃信仰、终极关怀等精神支柱,而且丧失美学水准,执著于物欲的狂欢之中。所以在当今的评论界我们看到:有的批评者把人文情怀等精神价值的追求扔在一边,专职于迎合低俗化、时尚化,跟随社会热点,忙于给文艺现象命名;有的肆无忌惮地解构经典,对曾在读者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进行颠覆和批判;有的沉浸于欲望的宣泄中,将艺术的诗意追求及审美感知,降低为当下身体性体验和符号快感。

    批评者屈从于商业法则,颠覆批评的精神价值追求,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文艺批评走向媚俗化、平面化,使批评活动灵魂缺失、精神萎缩。传统批评遵从的原则被突破,崇尚的学术规范被推翻,坚守的价值取向被消解。批评的历史意识不见了,批评既不将文艺作品所描写的生活、表达的思想感情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放到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去分析,也不将文艺作品放到整个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裁量。理性的审视缺席,没有了对批评对象的理性审视和批判性考察,过分夸大文艺的非理性因素,将文艺活动仅仅视为激情的宣泄,欲望的表达。对那些过分煽情、泛性的作品,投去欣赏的目光,使用过多的赞美词句,对批评对象的优缺点非理性地无限夸大或极力地回避。学理性阐释的文艺批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博人眼球的“酷评”“恶评”。文艺批评已不再以探求文艺自身的规范和社会价值目标为主要目的和动机,而成为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商业炒作的手段。不是引导读者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欣赏层次和水平,而是迎合甚至鼓励那些追求感官刺激的肤浅庸俗的审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