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示范片为何能高产
——来自我市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的报道
□本报记者 岳金宏
麦收结束已近半月,各地的小麦产量也陆续统计出来。6月27日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今年我市共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2个,总面积58.9万亩。从目前掌握的数字,我市今年万亩高产示范片的平均亩产预计可达到636.4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高产创建示范片为何能连年高产,日前,记者走访我市部分高产示范片。
从经验种田 到科学种田
高邑县大营镇前坊册村村民张格子最近心情不错。今夏,他家的4亩多地打了2800多公斤小麦,即使按照最低保护价,今年又比去年增收了不少。“这几年,市里搞粮食高产创建后,我家的小麦产量一年比一年高,种粮收入也越来越多!”张格子开心地说。
石家庄的高产创建为什么能多打粮食?作为种田多年的老把式,张格子认为最关键在于实现了从凭经验种田到科学种田的转变。
张格子举例说,5年前,自己种地完全靠经验,觉得一亩地撒多少种就撒多少,现在种田听农技专家的话,按照比例播种;原先打虫、施肥也都是随大伙儿,一家打什么药都打什么。现在病虫害统一防治,配方施肥,缺啥补啥,亩产从原来的400多公斤提高到了现在的700公斤。
“农技专家的作用可大着哩!一到关键农时,县农业局技术站的吴根现站长就天天到俺村,现场指导俺们怎么浇水、施肥、打药。”张格子说。
我市通过从市县两级农业部门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技术服务组,组内实行包片、包村责任制,高产创建示范区内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指导专家。市、县农业部门还根据农时定期召开现场观摩会、苗情分析会、技术会商会,随时掌握生产动态,及时采取技术对策,并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告知农民。“现在俺们种田越来越简单,农技人员让你干啥你就干啥,准错不了。”张格子说。
依靠健全的农技服务推广体系,高产创建示范区的标准化、统一化、精细化生产水平也逐步提升,目前我市高产创建示范田实现了标准的生产模式。高产示范片内的农户自觉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小麦种植模式和玉米种植模式被广大农民所熟练掌握。
规模化为增产打下基础
随着粮食高产创建的稳步推进,我市逐渐认识到,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不断提高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是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
对于规模化、组织化经营的优势,赵县李素敏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素敏有很多话要说。合作社目前对1000亩土地实行保姆式托管,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亩产能比农户单干提高25公斤左右,亩均能节本增效120多元。通过合作社、公司加农户等形式,目前我市土地流转面积近百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近20%,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70%以上。规模化、组织化经营已经成为我市粮食高产的又一核心武器。
防灾减灾意识强促稳产高产
随着异常气候的增多,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对于保证粮食高产稳产尤为重要。我市高产创建示范田在种植方式上实行了深松深耕、镇压等多种方法,从而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张格子就对示范片内实行的播种镇压技术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深有感触。“今年小麦生长期比往年提前,而且快收获的时候赶上了几天大风,要是像往年,估计麦子又要受灾了。”由于在播种之前,就考虑到各种可能性,今年高邑在所有的高产示范片内全部实行统一整地播种、统一播后镇压,所以小麦长势一直很好,并没有受到干热风的影响,产量较去年还大幅度增加。
同时,我市还在高产创建示范片内安装了田间作物自动监测仪、土壤水分自动监测仪等先进仪器。通过监测,及时将浇水、施肥、喷药、收获等所需指数信息发布给农户,这些措施都为高产创建示范片的连年丰产和高产奠定了基础。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