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石部队参加抗洪抢险救灾纪实
□本报记者 王 更 张 缘
7月19日至24日,突如其来的两场暴雨袭击我市,西部山区险情灾情不断,山洪暴发、道路冲毁、房屋倒塌、农田被淹……
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展开了一场与洪魔决斗的生死较量——
他们紧急集合、迅即出动,视灾情为命令,火速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
他们舍身忘己、风雨兼程,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护民堤”;
他们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手提肩扛运送物资,一铲一铲清理淤泥,用磨出血泡的双手帮助群众重建家园;
风雨中,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集结,向着灾情最紧急的地方出发
7月19日,暴雨预警一升再升,至晚8时,省气象台拉响了红色预警,大雨倾盆而下,江河持续暴涨。随后发生的洪涝灾害深深地牵挂在驻石部队官兵们的心。一声令下,超过2500名官兵进驻洪灾一线,与洪水进行殊死搏斗。
急急急!因为突降暴雨,赞皇县到嶂石岩风景区30公里的路段因泥石流、塌方损毁,数处桥梁被冲毁,400多名游客被困嶂石岩景区。20日晚,驻石某部接到石家庄警备区电话,请求对赞皇县进行救援。该部连夜进行部署,冒雨对物资器材等进行重新调整完善。天亮后,50名官兵携挖掘机、装载机从驻地紧急出发奔赴赞皇受灾地区。
500米溃坝水流湍急,怎么办?“老乡,你们去岸上装填沙包,我们去堵溃口!”危急时刻,部队官兵让赶来的村民到岸上安全地带装填沙包,他们却腰系安全绳,在最危险的溃口处填沙袋投石料。
当地300多名党员群众自发前来帮助解放军战士封堵溃坝。军民一起肩扛手抱石块、沙包,对溃坝处进行封堵。当地村民马爱民说:“解放军真是好样的!把安全的地方留给我们,他们却往最危险的地方上。”
部队到达灾区后,根据现场情况兵分两路,一路对槐河头道碾段500米溃坝进行封堵,另一路到因200多米桥梁被冲毁而成为孤岛的许亭乡重新架设桥梁恢复交通。
7月22日,随着部队增调的人员设备到位,嶂石岩景区的通讯、电力、交通都基本恢复,被困两天两夜的400名游客安全撤离景区。“我们这些来自北京的游客,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灾情。是解放军挺身而出,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军民齐心协力抵抗洪水,让我们感到了深深的温情。”一位署名为“云”的游客在留言里这样写道。
奋战,敢打敢拼能打胜仗
这是一支敢打敢拼能打胜仗的队伍!危急时刻,人民子弟兵冲在第一线,给灾区人民带来希望和力量。
“在洪涝灾害和群众最困难的时候,是人民子弟兵给我们带来了信心,我们向他们表达内心的真挚感谢!”7月30日,在井陉县南峪镇台头村,村委会主任许国柱告诉记者。在暴雨中,台头村受到了一股山洪的猛烈袭击,不到半小时时间里,5000多间房屋过水,其中1000多间受损严重,道路基本损毁,成为井陉县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灾情就是命令。在无法通车的情况下,武警河北某部官兵500人行进3个钟头,步行进入了台头村。“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百姓受灾严重,许多房屋倒塌,道路被淤泥和杂物覆盖。”带队负责人靳队长说,“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战士们战斗情绪高涨、干劲十足。党和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尽全力帮助乡亲抗击洪灾、重建家园!”
记者在台头村清淤现场看到,虽然烈日炎炎,但解放军官兵们都干得热火朝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入户帮助居民一铲一铲地清除淤泥。泥浆浸湿了他们的裤管,汗水湿透了他们衣背,手上磨出了血泡,战士们顾不得这些,都在争分夺秒地在清淤现场紧张地战斗着。
行走在战士们清理出来的过道上,记者在泥水中发现了一截折断的铁锨把,手腕粗的木棒上面印着醒目的红色火漆,表明它来自于某位解放军战士。“谁有这么大力气,把铁锨都用断了?”记者问附近干活的战士们。一阵短暂的笑声中,一位小战士直起了腰:“老乡家里淤泥比较厚,我替老乡着急,使劲一铲就弄断了。”“连干了几天了,还这么使劲,不累吗?”“老乡这里受这么重的损失,我累点也没什么……” 小战士一边说话一边搓着手。记者问:“手疼吗?”“有点磨,但是没什么,没起泡,还能干。”小战士说完,更加卖力地干了起来。
一位正在与战士们一起干活儿的排长告诉记者,他们之前在其他受灾地区已经工作了三天。工作结束后,又立即奔赴台头村,此次主要负责村中主要道路以及各户居民家中的清淤工作。“我2008年曾经在汶川地震灾区进行抗灾。这次我一定发扬救灾精神,敢打敢战,与乡亲们一起,早日战胜灾害!”
温情,村民就是父母这里就是我家
先后在小作村、台头村进行救灾的武警战士王磊来自邯郸农村。在这次洪水中,他的家中院墙被冲倒,房屋被淹。记者见到他时,这个19岁的小伙子正在和战友们一起帮助一户村民清理庭院。清理、搬运、倾倒,小伙子情绪没有任何低落,反而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不担心家里的情况吗?”“哪能不担心,但是我爸妈说了,家里受灾也有人救、有人管,叫我安心在这里救灾。”提起家里,王磊的脸上还是止不住流露出牵挂。他一边给自己鼓气,一边说:“我已经是二年兵了。部队有命令,我就要听指挥。灾难面前,无论在哪儿我都是人民子弟兵。这里受灾更严重,这里就是我的家乡,这里的老乡就是我的父母亲人。我就把浑身的劲儿都使到这里。”
灾区就是家乡,乡亲们就是亲人。不只是二年兵王磊,所有的部队官兵都视灾区人民为亲人,尽己所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台头村村民仇会平在淤泥中被玻璃扎伤脚后跟,因一心想着家里的受灾情况顾不上处理伤口。在他家清理庭院的战士们赶忙叫来随军军医,为他包扎伤口。来自武警河北总队医院的军医王伟先是对伤口进行了清创消毒,之后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又打了一针破伤风。“他的伤口已经到骨面了,比较严重,再不及时治疗感染会越来越严重。”王伟说,“我们来灾区前,就做了各种准备,中暑、肠炎、外伤,各种情况都能应对。除了保障官兵,为乡亲们诊治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处理完毕,王伟要离开,仇会平十分过意不去,他再三挽留:“你们再歇会儿吧!”“谢谢您!我们还得上去看战士呢,就不坐啦!”说完,王伟整理好工具就迅速离开了。
王伟说,此次来到台头村的共有6名医护人员和1辆救护车。据了解,他们也同样已经连续作战好几天,随身携带各类药品,奔波在各个村子的清淤现场。他们不仅帮助战士们看病,穿梭在村中忙碌时,只要看到村民有任何需要帮助的,他们时刻伸出援手。
看记者正在采访,74岁的陈羊狗大爷主动走了过来。说到解放军对自己家的帮助,他激动地直抹泪:“我年纪大了,一个人住。洪水来了,我什么都干不了。一直到解放军孩子们来,把我家房子的淤泥已经都清理干净,我才住得下来。解放军们真是辛苦了!”正说着,村民许会成开着自己家的一辆越野车,把一位战士送到了军医这里。原来,他在干活时看到这位正在帮忙清淤泥的小战士突然晕倒,就马上开车把小战士送了过来。“战士们太辛苦了!有的小战士估计来的时候没喝太多水,干这么累的活,天又这么热,就容易脱水中暑。”许会成说,他在村西开了一家化工厂,厂子里有空调有热水,欢迎战士们随时去他的厂子里歇息。
在各个清淤现场,到处是泥泞,到处是水坑,好多官兵的双腿由于长时间在泥水浸泡,脚都被泡胀了,手上也已打满了水泡。但没有人舍得停下来。他们说:“能让灾区群众早点恢复生产生活,苦点累点不算什么!”
坚守,抗灾前线上过“八一”
在井陉县大梁江村,村口的一株千年古槐历经洪水依旧挺立,仿佛一名为村民站岗的哨兵。在古槐北侧的石门洞内,堆满了山洪经过时滞留的大量砂石。一台小型挖掘机正在清理这条通道。
踩着未清理完的碎石穿过石洞,沿路向北走约三四十米,就看到陆军第27集团军驻石某旅几十名官兵正在清理村内这条名为“下街”的旅游路。教导员杨少伟告诉记者,该部在秀林镇的四个村庄完成清淤任务后,就立刻赶到大梁江村投入工作:“我们战士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克服了前两天的劳累,现在正在展开清理河道的任务。”在现场,泥石流把道路冲毁得比较严重,淤泥包括石头大概积累了有50厘米厚。杨少伟说:“清理的主要难度是淤泥里埋着很多山石,分量比较大,路也比较窄,我们的大型机械也没法进入,需要人力一点一点搬开,把它清干净。”他表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尽管遇到困难,部队一定会尽快把清理任务完成。
据介绍,从早上7点半开始,一直到上午11点,官兵们已经清理了约40米长的路面。就在我们采访过程中,上士兰忠飞在搬运大石块时左手指关节处不慎被石头磨破,但他没有做任何处理,依旧拿起铁锹清理剩下的碎石。在他看来,“八一”建军节前夕能全心全意为地方建设出力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以前都是在部队过‘八一’,今年在救灾一线过,感觉意义更加深远一些。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对得起我们这身军装。” 兰忠飞说,“要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快的时间,让所有的老百姓们都过上和以前一样幸福的日子,把这个灾难通过我们的双手铲去!”
看到人民子弟兵马不停蹄地忙了一上午,村民无不为官兵们高昂的战斗精神所感动。朴实的老乡们默默地为他们递上一块块毛巾,送上一碗碗绿豆汤表达自己的谢意。“比我们干得快多了。解放军帮助俺们干事情,太辛苦了。解放军真好!”
官兵们虽累在身上,却暖在心里,干活更加卖力了。记者在现场时不时听到官兵们“一二、一二……”给自己加油鼓劲。“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相信有了这股团结协作的力量,我们一定能打赢抗洪抢险这场硬仗!” 杨少伟说。
据统计,在连日来的抗洪抢险救灾中,驻石部队共出动官兵2527人,工程设备10台,连日奋战在救灾一线。截至7月29日,军民共同清理路障442处、8300立方米,清理淤泥45245立方米,清理庭院830户,有力地支援了灾区人民。
救援、转移、抢修、重建。滔滔洪水中,一名名官兵冲锋在前,一顶顶橄榄绿更加鲜艳;艰难险阻前,军民风雨同舟,凝心聚力筑起抗灾救灾的钢铁长城,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军民合力抗灾壮歌。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