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京津冀品牌发展与合作论坛侧记
聚焦品牌改革创新 探索协调发展之路
首届京津冀品牌发展与合作论坛侧记
□ 王红梅 本报记者 王 越
这是一场头脑风暴,这是一场思想碰撞,这是一场品牌盛宴。近日,第十届河北品牌节的重头戏——首届京津冀品牌发展与合作论坛在石家庄举行。刚刚成立的京津冀知名企业联谊会首批39家会员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和质监部门负责人共聚一堂,“聚焦品牌改革创新,探索协调发展之路”。
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承载基地,创品牌提品质的意义更大、任务更重。对此,河北省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副省长张杰辉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广大企业要以品牌建设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经济强省作贡献。
作为会议主办方之一——河北省质监局局长夏延军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实施,有利于推进河北省品牌建设,促进更多河北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在标准协同、区域质量工作统筹等方面建立了战略合作,本次论坛旨在开放对话窗口,探讨京津冀品牌发展新方向。
在区域品牌共建中,企业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京津冀共有的地缘优势和融汇共通的文化氛围,使三地企业参与品牌共建成为可能。一些企业已经在充分挖掘利用共享资源、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探索中先行一步。
北京京东方30亿元触控一体化显示模组项目落户河北廊坊,携手河北东旭集团打造中国光电上游行业领军企业,北汽集团在河北黄骅设立分公司,立中车轮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和河北保定、秦皇岛开设工厂……一系列区域合作为以品牌建设推动协同发展、以区域合作共赢扩大品牌影响力提供了实践和技术支持。
论坛上,三地企业和质监部门深入探讨了京津冀品牌协同发展的思路、方法和举措,不吝将典型经验和盘托出,互通有无,在思想碰撞中汲取智慧力量。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峰介绍,东旭正在进行由占领市场为核心的规模化发展向以多种类、新能源、新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转变的探索,在品牌定位上以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为核心,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品牌推广,建议三地应建设固定信息交流平台,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在品牌沟通基础上实现资源整合;石药集团更加注重将专利产品研发与品牌建设相结合,主打科技创新品牌;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工匠传承精神,以人为本推动品牌建设。
百年老字号制药名企、天津达仁堂副总经理蒋立纯介绍,达仁堂品牌建设由多个部门协同负责,同时建议三地未来能在品牌宣传上加强协作,在工业和商业两个领域形成合作。
“我们增加了符合北京市现行政策和功能定位的评价指标,引入大数据等新技术,对参评企业进行科学准确评价。”北京市质监局质量管理处贺程介绍了北京市政府质量奖评选中的一些新变化。
“我省将启动河北品牌智库及品牌河北巡回大讲堂活动,在各地成立专家工作站,发挥专业优势带动全省质量品牌建设整体提升。”河北省品牌战略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武志辉介绍。
河北经贸大学教授董葆茗建议,三地要充分发挥联谊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逐步弥合标准体系、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差异化,形成统一的品牌建设支撑体系。
“区域品牌共建要立足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各区域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实现一加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河北省质监局质量处处长刘俊宽说。
短短3个小时,大家交流探讨,意犹未尽。
今后,河北省质监局将通过建设京津冀知名企业联谊会,建立品牌网数据平台,从项目对接、项目考察、资源整合、智力支持、品牌推介等多层面,为三地企业提供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互通平台和品牌平台,推进多领域全方位联合创新发展;构建企业和职能部门、学术机构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融汇互通的资源整合和信息沟通,分享行业顶尖智慧成果,为提升行业品牌竞争力提供智慧支持;推动地区品牌接轨互认,提升预期品牌创新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辐射周边,带动全产业链条品牌化发展。
“京津冀品牌共建是个庞大、复杂的新课题,需要长期关注,创新推动。”刘俊宽说。首届京津冀品牌发展与合作论坛打开了一扇窗,后续,三地将通过全方位参与合作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形成品牌协同发展共同体,共建京津冀区域品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添薪加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