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启动建设全球首个“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16.12.2015  11:56

1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筹备研讨会在京举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斯坦利穆图姆巴西玛塔、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等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闫傲霜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斯坦利_穆图姆巴_西玛塔、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正式移交了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的协定。北京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是继2012年北京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2013年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2014年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感知中国,设计北京”展览之后,北京“主动参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又一举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向闫傲霜主任移交创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的协定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表示,第2类中心的建立将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进一步增强代表性和话语权、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学习他国有益经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做出积极的努力,为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目前,第2类中心已着手组建国际化的专业委员会,并与央美、百度、联想、小米、汉能等40多家院校、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未来还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机构和其它国际组织发展协作关系。
  开幕式后,来自中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葡萄牙、阿根廷、哥伦比亚、塞内加尔、南非等十余个国家的30余位专家和城市代表围绕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的未来工作开展了研讨,重点就如何将中心发展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一带一路”战略和“互联网+”战略相结合进行了讨论。

来自中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南非、法国等十余个国家的30余位专家和代表开展研讨

教科文组织(第2类)中心是全球首个以“创意与可持续”为主题的中心,也是该组织的广大会员国对中国北京在设计产业和创意城市网络中积极发挥作用的充分肯定。
  教科文组织(第2类)中心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目的是使这些中心发挥国际或地区中心及专业知识中心的示范作用,为会员国、合作伙伴及教科文组织总部办事处网络提供技术援助与服务。中心的专业包括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文化、教育、信息与传播5个领域,目前全球有95个,分布在60余个国家,其中近50%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约60%位于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中国以前建立的中心多属于自然、社会科学领域。
  此次设立“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的目标是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背景下,将通过创造力和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促进包容性经济增长,支持教科文组织在促进文化、创意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
  该中心的主要工作一是设立全球创意知识库,发展成为该领域“思想实验室”。同各国一道研究和交流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并在地区和国际上充当分享知识的信息交流中心,为国际社会提供经验、标准和范例。二是协助教科文组织会员国进行能力建设。为初创小微创意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和孵化支持,帮助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和青年提高创意技能和商业运营能力。三是构建文化、创意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意网络。建立开放的数据平台和实施示范项目,促进“南南”合作、“北南”合作。创新合作模式,积极鼓励和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