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新国标正式实施 农夫山泉等得换装改名

25.05.2015  12:32

天然矿泉水、纯净水、冰川水、苏打水……只想买瓶水,但各种概念让人昏了头。昨天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以下简称“包装饮用水新国标”)正式实施,除了天然矿泉水外,包装饮用水将只分为两种类别: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什么矿物质水、富氧水、离子水等等不规范的叫法,根据新国标,将在2016年前完成“更名换装”。也就是说,大家熟悉的农夫山泉天然水、康师傅矿物质水等老面孔,下半年将会跟大家说再见了。

现代快报记者 徐萌 张瑜

探访

超市里瓶装水有十几种,看得人眼花

天然矿泉水、纯净水、冰川水、天然水、矿物质水、富硒水……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新街口、大行宫附近的几家大型超市看到,“底子”并无差别的饮用水,以十几种形象亮相货架,眼睛都看花了。

仔细查看包装说明,它们还是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念青唐古拉山、昆仑山、长白山等。有的还注明了矿物质元素多样、pH值呈天然弱碱性、世界稀有小分子团水等。

苏打水号称能平衡人体内的酸碱度、矿物质水号称为人补充多种所需的矿物。此外,竹炭水包装上还写着:“经过特制竹炭深层处理、过滤制造,更加净化水质”。

同样是500毫升,苏打水为8元、竹炭水为4元、天然矿泉水4元,矿物质水的价格约2.5元,饮用纯净水的价格均不超过1.5元。

各种各样的矿泉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天然矿泉水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并赋存在特定地质构造岩层中的地下矿水;其他多属于人工水,康师傅矿物质水的配料表中,就是在水中加入了氯化钾、硫酸镁等食品添加剂。

新规

以后只有“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

昨天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正式开始实施,适用范围除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之外,包括所有直接饮用的包装饮用水。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新规是强制性标准,它对包装饮用水的类别、成分和名称都作出了规范。

新规指出,除了达到相关标准的天然矿泉水外,市面上在售的饮用水将被归为两类: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而且,“蒸馏水”“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等名称,都将被禁止出现在外包装标签上。也就是说,五花八门的包装饮用水将迎来一大波更名潮、换装潮。

以后,包装饮用水的产品名称附近,还会出现“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一排小字。当包装饮用水添加使用了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钙、氯化钾等食品添加剂时,要按规定加上相关标识。

瓶装水年底前完成“换装

新国标已经开始实施,为什么现在超市里还能看到矿物质水、竹炭水呢?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新国标中对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要求是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2016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应当符合新国标要求,而在此之前生产的包装饮用水可以继续销售至保质期为止。下半年,包装饮用水将迎大规模换装。.

有外地媒体报道称,康师傅矿物质水已经开始换装,更换成“康师傅优悦包装饮用水”,并在商标上加注了“特加入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字样;娃哈哈“富氧水”也将有新名字。也就是说,已经有包装饮用水企业开始更名、换装,提前执行新标准了。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南京市中心几家大型超市,并未发现已经换新装的包装饮用水。

大家熟悉的农夫山泉“有点甜”、康师傅矿物质水将改个什么名字?玩概念的冰川水、竹炭水、苏打水如何突出自身特点呢?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试图让相关饮用水企业提前“剧透”一下,但由于是周末,未能从相关厂家得到回应。

江苏一位饮用水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往很多饮用水都在炒概念,而且就因为这些概念能把饮用水卖得很贵。“像很多写着矿物质水的,就是额外添加了氯化钙、硫酸镁等成分,相当于食品添加剂,与矿泉水性质完全不一样。”对方说,而标签标识的修改和规范,则可以尽量减少消费者对饮用水产品的误读。

业内人士预计,包装饮用水的更名和换装,会在下半年大规模进行。根据新国标规定,包装饮用水标签更改会给企业一个缓冲期,最迟期限是2016年1月1日。到时候,它们的新名字、新包装都会一一揭晓。

保留大肠菌群指标

取消了多项细菌指标

饮用水新国标中,除了关于饮用水叫法的变化,还有一些亮点值得关注。

比如微生物指标,在新国标中保留了大肠菌群指标,同时新增了铜绿假单胞菌指标,不再保留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指标。

到底这些都意味着什么呢?国家卫计委专门作出解释称,菌落总数、霉菌、酵母属于卫生指示菌,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公众健康,而过度控制卫生指示菌和杀菌可能导致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升高,构成健康风险。目前,国际上多个机构和地区的相关标准法规中,并未对包装饮用水设立卫生指示菌指标。

此外,对于新国标中保留了大肠菌群指标,增加了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指标。国家卫计委解释,由于国际上没有饮用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指标,且尚无充分科学依据,所以不再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