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按需点餐杜绝浪费 共同营造文明就餐环境

15.01.2016  16:30

    民以食为天,餐桌文明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又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在餐厅或食堂中还有种种与文明用餐相悖的陋习出现在我们身边。

    1月14日中午,在中山路某单位食堂,一位年轻女士边吃着餐盘里的食物,边不停向身边同事抱怨着饭菜不合胃口。吃了几口后,年轻女士干脆放下筷子,将剩余的饭菜直接倒入了剩饭桶里。“今天实在没什么胃口,吃不下只能扔掉了。”年轻女士毫不在意地说。记者看到,高近1米的剩饭桶里已经倒入了大半桶剩饭菜。

    正值午餐时段,某火锅店内座无虚席,整个就餐大厅内非常嘈杂。突然,一阵高昂的歌声将食客的目光都吸引到了一桌客人身上。原来,这桌客人中有一个年幼的孩子。为了逗孩子开心,年长的老人大声唱起了歌。同桌的人也一起嬉笑喧哗,好不热闹。受大人的影响,孩子也效仿着一边咀嚼着嘴里的食物,一边大声喧哗,整场饭局玩得乐此不彼。就餐结束后,一桌人纷纷起身准备离开。满桌子的菜肴还剩着一大半,却没有一人提出打包。

    记者走访了多家餐厅发现,食客在就餐过程中大声喧哗的不在少数。虽然有市民会将剩余饭菜打包,但多数人都会选择直接埋单离开。“大家凑一起吃饭就是为了联络感情,说话难免会大声点。”市民崔军说,中国人连生意都会在饭桌上谈,饭店必然会比较嘈杂。但市民张静却认为,自古就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饭桌上联络感情并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其实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张静说,她经常在外用餐,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如果环境优雅安静,客人自然会轻声细语,尽量表现得绅士淑女。相反,如果环境嘈杂混乱,客人也会随波逐流大声喧哗。

    对于剩余菜品的处理,市民们也有不同的看法。虽然大家都认为节约是对的,但因为虚荣心作祟,或出于卫生考虑,最终还是放弃了打包的念头。“应该从点菜时就做到按需下单,从源头上制止浪费。”正在就餐的丛先生说,餐厅的工作人员在客人点餐时,应该做出善意提醒。市民也不要为了挣足面子过度浪费。

    对此,某餐厅经理杜先生说,总体来说,市民的素质还是有所提高的,打包的市民也越来越多了。近几年,省会一直在开展“光盘行动”,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扩大,市民也逐渐形成了节约的意识,市民的用餐理念也发生了变化。点菜不会只求数量,消费更加理性,有剩余的菜品也会主动要求打包。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顾客因虚荣心作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部分人的改变还需要身边的人及环境共同影响。毕竟,安静、文雅的用餐环境也是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记者 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