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革命烈士守墓人:为人民牺牲的人,人民怎能忘记
“这些烈士都好着呢,我们还像三年前那样,悉心照料着他们。”首个“烈士纪念日”前,记者重访我省各地的革命烈士守墓人时,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2011年,河北省文明办、河北日报及河北网共同组织了“寻访革命烈士守墓人”新闻采访活动,采访了几十位执着守护革命烈士墓的群众,凭吊了数百位革命烈士的墓冢。三年后,在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重访部分守墓群众,探寻三年来发生在他们和革命烈士墓之间的故事。令我们备感崇敬的是,守墓人们说,烈士们是为人民牺牲的,人民会永远记着他们,守墓会是自己一生的选择。
□河北网记者 张 娜
远离家乡姓名未知——
河北散葬烈士墓达68000余处
河北,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李大钊、马本斋、董存瑞、白求恩、柯棣华……一位位烈士彪炳史册,而不知名的烈士更是难以计数。据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省有姓名可查的烈士达10万人之多。目前,除了各级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我省还有零散的烈士纪念设施1600多处,散葬的烈士墓68000余处。
革命烈士——这沉甸甸的几个字,代表了怎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自从选择了崇高的革命事业,就告别亲人、故乡,四海为家。不曾想,忽然有一天,他们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不要说与家人团聚,就是其中一些人的尸骨,也要长眠异乡的草野——
崇礼县草场沟村,埋葬着强渡大渡河17勇士之一熊尚林烈士,他来自江西省高安县;
在承德县志云村牺牲的五家区副区长胡志云,是身高体壮的陕西大汉;
……
他们牺牲时,大多正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其中一些人还只是少年。1942年3月,由阜城县爱国学生组建的“青沧交青年抗日先锋队”与日军展开激斗,38名抗日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平均年龄不到20岁;在1942年6月千顷洼突围战中,马本斋将军率领的回民支队中有88位指战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仅有13岁……
尤其令人唏嘘的是,其中不少人,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最朴素的情感最感人——
守墓人无尽的情思与纪念
时光的流逝,不但不能冲淡群众对烈士的深情,反而使之变得更加浓烈。三年前的寻访中,守墓人谈到这样几个细节,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
肃宁县曹庄村的曹颖老人痛心地讲述,1939年2月2日,八路军120师716团3营10连48名烈士下葬时,人们发现,他们炭灰染的军装口袋里装的干粮,就是一把一碰就碎的糠饼子;
巨鹿县黄家屯村村民称,迁葬八路军青纵一团36名烈士时,人们发现,所有烈士身下都散落着子弹,一位烈士腿骨上绑着竹坯子、颅骨里还残存着一颗子弹,可以想见当时是负伤了还在参加战斗,因头部中弹而牺牲。
新闻常在脚下,现场激发灵感。三年过去了,当时寻访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当年“寻访革命烈士守墓人”记者小分队的成员、河北日报记者史文通、四建磊深有感触地说:“每个倾情守护先烈墓茔的守墓人身上,都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故事。作为记者,我们努力揭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去展示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高尚情操;我们真诚走进守墓人的精神世界,去传递他们对先烈的朴素感恩、血肉深情。”
“守墓人对烈士的情感如此自然朴实,却又如此感人肺腑。它让我感动,更催我前行。”记者小分队成员、河北日报记者叶娟娟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