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医闹 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02.04.2015  13:37

  3月31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生周晓辉在家中自杀身亡。网上多名认证为该医院医护人员的网友称,周晓辉因不堪长达8个月的“医闹”压力在家中自缢,生前“卖车卖房准备赔偿病人”。涉事医院称,目前还无法确认周晓辉非正常死亡与医疗纠纷有关。(4月1日《新京报》)

  任何一位长年行医的人士,被患者辱骂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甚至遭遇医闹的概率也高得惊人。医生不能奢望人人都与你心平气和地讲道理。所以,遭遇有暴力倾向的患者不足为奇,如果这个世界不存在暴力,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监狱与警察。

  因为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不一样,导致判断也可能不同,某些时候甚至是冲突。医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行业,你有你的看法和见解,我有我的判断与观点。当患者对一个手术和医生有截然不同的认识,一旦结果是失败的,患者难免会产生一种想法--就是因为你不听我的才如此!但事实上,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可能会出错,但这种专业判断的正确率却是远远高于患者的。否则,人们为何要求医?

  你去就医不是因为医生全知全能,仅仅是因为他们比你“知道”得更多一些,在生命面前,某些时候“多一点”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差别。在救死扶伤这件事上,一旦走了错误方向,它的后果是严重的。换句话来说,就是医生存在着犯错与不完美的特点,这是患者一开始就应该有的思想准备。

  在这个认识多种多样和暴力并存的社会,某些冲突与暴力随时可能爆发。所以,请我们不要去幻想生活在一个没有医闹的世界,这不现实。问题是,面对医闹,这个社会真的做好准备了吗?周晓辉医生不是医闹的第一个受害者,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医生用自己的鲜血痛诉着这种保护的缺失,这一幕令人感到无比悲伤。如果我们不想重复这一切,必须做一些事情去改变这一切。

  职能部门应该出台更周全的医疗纠纷管理办法,主动承担起裁判的角色,成为强有力的中间力量,而不是让医生和患者直接对话协商。当裁判的哨子没吹好,局面就非常容易失控。医院作为安保第一线的负责人,应该站到医生的前面,保护好医生不受医闹的骚扰,而不是表现出置身事外的冷漠。我们的医生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和患者沟通,教育好我们的患者,令他们对医疗有一个全面和客观的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