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受贿者"季建业—非典型性受贿案发出的警示
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7日公开宣判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季建业受贿案,认定被告人季建业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0万元。
办案人员称,季建业案不同于通常有明确请托事项的典型性腐败,不是那种赤裸裸金钱交易,而是一种“非典型性”受贿。季建业的落马源于习惯于小圈子隐蔽受贿腐败,肆意破坏招投标程序,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其手段具有隐蔽性、防范性特征。
传统贿赂少:
多放在朋友处进行“体外循环”
法院审理查明,1999年底至2012年9月,季建业本人或者通过其特定关系人,分别以收受他人财物,接受他人提供的装修,低价购买别墅、墓地等方式,先后21次非法收受7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132万余元。记者注意到,法院全部认可了检察院的七项指控。
据办案人员介绍,季建业案传统贿赂少,多数表现为收受股票收益,接受他人提供的装修,低价购买别墅、墓地等方式受贿,且收受的贿赂多放在朋友处,受贿在体外循环。比如,苏州市锦联经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东明就是季建业“朋友圈”中的一名商人,他曾是季建业下属,深得季建业信任,家里有很多事情都委托徐东明去办。
2009年年底,徐东明抛售股票得到770万元收益,徐东明告知季建业妻子高乃维送给季建业,而高乃维按照事先与季建业商定的意见,授意徐东明暂时保管该笔款项。徐东明将该款连同之前为季建业保管的140万元共计910万元,均用于投资、经营等,并定期与高乃维对账,还支付部分经营收益及孳息。
针对季建业的七项指控中,“项目腐败”突出,其中六项涉及项目开发,设备供应,获得土地使用权、拆迁、建设等,仅仅是苏州锦联经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徐东明和吴中集团董事长朱天晓给予的财物就达1030万元,占季建业受贿总额的九成。
办案人员介绍,季建业案大部分受贿行为发生在固定的、常年交往的老朋友,很多案件当事人都是季建业交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朋友,长期相互利用。季建业每年春节都会召集特定的几名商人吃一顿饭,逐步形成了以季建业为核心的圈子。
隐蔽受贿:
朋友间权钱分离式交易不影响犯罪事实认定
办案人员说,季建业案中很多案件当事人一开始认为就是感情上的正常往来,不是一种权钱交易,不能作为犯罪去认定,但这是误解。
据介绍,一开始季建业觉得收朋友点好处,理所当然,是给了别人帮助别人回报,但慢慢就“麻木不仁了”,把党纪国法都抛到一边。
在季建业案中,贿赂标的物不是直接由现金或金钱的形式来表现的,更多是一种利益的输送,更加隐蔽。“本案中,贿赂发生多表现为利益交换,比如你帮我办了一个事情,我就成立一个公司让你来入股,按照入股给你分红。犯罪隐蔽性在这个案件中体现得最突出。”
权钱交易与请托事项之间如何认定也是办案机关面临的新课题。办案机关调查发现,在季建业案中,实则是以季建业为核心通过利益结成的一个圈子,经过长时间巩固后,他们不需要每办一个事情就兑现一种交换,可能办很多事情不兑现,过段时间再用合适的方式兑现一次,也可能给你兑现一次利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找你去办一件事情。但在这个圈子中利益交换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指出,季建业案中,存在一个滥用权力和利益获得呈现分离的状况,但这个并不影响在法律层面上认定贪腐事实的存在。
公私分明:
需建构预防机制
据检察机关及有关专家等分析,季建业案之所以被称为“非典型性行受贿案”,是因为以季建业为核心的利益网呈现出私密性,利益输送在封闭的圈子里发生,是一个闭环,且多年交情使得利益网络更加稳固。
我国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朋友多了路好走”的影响深远,但也有“交友不慎祸害子孙”的说法,尤其对于公务人员来说,交往中一旦模糊了公私界限,就有可能沦落至贪腐的下场。
“在交往中失去了底线,不讲原则;失去了界线,不分彼此;失去了防线,不加防范。朋友关系变成了‘礼尚往来’。”季建业自我陈述时说。
专家指出,此案的判定,也给今后类似的案件提供范例。
对于如何警惕“非典型性行受贿”,高波建议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做实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包括他的身边人、家里人、朋友圈等相关情况,一旦出现利益冲突的情况,要建构相应的预防机制。另外,要把纪律放在法律前面,不能够再坐等领导干部“带病做官”“小毛病养大”,应该坚持抓早抓小,“小病”马上就治。
(新华社济南4月8日电)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