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岁”敬畏生命 “压岁”平平安安
漫画:岁岁平安压岁钱。 新华社发 商海春 作
新华网天津2月17日电(记者周润健)“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18日是“大年三十”,这一天在中国人生活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民俗专家表示,是夜,我国民间有“守岁”和“压岁”习俗。守岁和压岁是过年风俗中最具特色的祈福形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民俗专家、天津市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说,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三十等,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民间最为重视。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祈福的好日子。
《吕氏春秋》中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系“除夕”的由来传说之一。西晋周处所撰《风土记》中较早提及“除夕”名称。
除夕夜是中国人的不眠夜,人们聚集家庭迎接新年。吃了年夜饭之后,全家老少团聚在一起,点灯熬夜达旦不眠,称为“守岁”或“熬年”。
由国庆表示,“守岁”顾名思义就是守候新岁,既有对逝去的旧岁惜别留恋之情,更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殷殷期望之意。“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说闲情话家常,畅谈着新年的打算和希望,一直等待新旧交接时刻的到来。”“守岁”强调了家庭的伦理关系,是家庭情感的表达,更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一种敬畏。
年夜饭之后,家中的长辈会发给晚辈压岁钱,传统民俗中讲究用红色的纸包装着,又称红包。
由国庆介绍说,中国古人用红线将一百个铜钱串成一串,表示长命百岁。“岁”与“祟”同音,压岁钱的涵意就是希望能镇压邪祟,年年平安,晚辈可在除夕夜将压岁钱放在枕头底下。
民俗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目也与岁俱增。这一方面给孩子带来了年节的欢喜,但同时也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面对孩子手中日渐增多的压岁钱,合理、节俭支出压岁钱,是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一个好机会,家长要提早“做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