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石家庄限行7天 “闯限率”低于1%
■老人举牌提醒市民文明乘车。
■建华百货大楼和运河桥附近都能看到“站台老人”。
到11月10日,石家庄单双号限行一周了。在7天的限行日子里,市民们纷纷放下汽车,或坐免费公交车,或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绿色出行渐渐流行起来,成为出行方式的首选。街头难见排成长队的车龙,证明了限行的效果,也证明我们的市民是愿意绿色出行的。
□本报记者 孙会芳
王女士的限行7日
像往常一样,11月4日早晨7时整,王女士吃完早餐后,开车直奔市中心。“当时还不知道当天单双号限行。”王女士昨天说,路上的车流当时一点也不见少,如果再晚30分钟,槐安路高架桥肯定又要排起长龙了。
到单位后,王女士一看到当天晚报头版头条的限行消息就震惊了。看着这个史上最严厉的单双号限行措施,王女士在震惊之余开始盘算“明天怎么上下班呢?”王女士跟记者说,骑自行车吧,有点远,恐怕一个小时也骑不到;看来只能坐公交车了,可需要倒一次车,还要步行一段距离才能到单位,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好在公交车免费。
怕迟到被单位扣奖金,11月5日那天,王女士特意比平时提前了30分钟,6时30分就出门了。在京赞线龙泉花园门口有一处公交站台,王女士刚到站台2分钟,一辆357路就进站了,车内乘客比较多,王女士还是挤了上去,357路开到终点站小谈村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遇到堵车。在小谈村,王女士换乘上一辆准备发车的19路,在后排找了一个座位坐下了。一路上裕华路是难得的通畅,汽车好像比平日少了很多。19路车到河北大戏院站时,刚刚7时33分。王女士心情轻松地向单位走去。
在随后几天的限行日子里,王女士都选择了乘坐公交车,一次也没迟到过。
限行效果市民认可
本次史上最严厉的单双号限行,效果怎么样呢?本报记者在省会街头随机采访了13位行人,大家都表示认可,其中对公交车免费的做法高度赞赏。在先天下写字楼工作的刘小姐说,这次限行非常严厉,政府及时推出的公交车免费,一下子缓解了大家的各种顾虑。多位市民纷纷表示,本次单双号限行效果非常好,交通不堵了,停车位好找了,空气也没有出现严重污染,感觉非常好。
相当一部分市民在自家的车不限行的日子,也主动放弃开车,开始争坐免费公交车。公交车客流在双休日接近翻番,日均增加客流超过100万人次,远远超过限行私家车的数量,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市民的选择。
据了解,为了应对严重的雾霾天气,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省会曾多次采取限行措施,主要是每天限行2个尾号,尽管对尾气减排和拥堵缓解有数据说明,但市民并没有最直观的切身感受。本次限行,市民对畅通的切身感受和不到1%的“闯限率”,从两个方面都验证了限行的效果。
绿色出行渐渐流行
上周日那天,市民刘先生和朋友们打完篮球后,步行回家。“也就两公里左右,步行不到30分钟就到了,正好还能慢慢舒展一下腿脚。”刘先生说,一说到绿色出行,很多人都挤到了公交车上,造成公交车客流暴增。其实,步行才是最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两三公里的距离,是最适合步行的,现在天气还不算寒冷,建议广大市民短距离出行,比如一两站地的距离,最好步行,把公交车让给长距离出行的市民。
已经连续坐了多天公交车的王女士也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单位有100多人,单位停车位相对充裕,绝大多数都买了私家车,平时院子里总是满满的。限行开始后,院子里停放的私家车也就二十来辆,显得空荡荡的,大家再也不为停车位争抢了。“聊起天来,好多人都是坐的免费公交车。”
长期关注城市绿色出行的王志辉说,他们倡导绿色出行多年了,效果虽然年年在进步,但是直观感受却是道路越来越堵。这次特殊情况下的限行,可谓是对绿色出行的一次应急演练,从效果看市民不仅认同绿色出行,也从行动上证明了这一点。
相关新闻
“站台老人”:
早高峰的公交志愿者
公交站台有了这些老人,上车没人挤了,小偷也没机会下手了
□文/图 本报实习记者 林建树 杜倩倩 首席记者 谢鑫名
最近一个月的每个早上,建华百货大楼和运河桥附近公交站台上,分别有一群老人在维持上下车的秩序,无论天气怎样,他们都一直在快乐地坚持着,被市民称为可爱的老人。这几天公交车免费,上下车的乘客急剧增加,“站台老人”忙碌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温暖着广大市民。
“站台老人”寒冷中维持秩序
11月7日7点30分,室外温度4°C。记者来到建华百货大楼附近,寻找这一群可爱的“站台老人”。还没走到公交站牌,就听到喇叭的声音,“请大家有序排队,文明乘车,注意保管随身物品。”记者走近站牌,看到六七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手拿着一个写有“让让、排排”的牌子,引导等待上车的人排队上车。初冬的早晨,这些老人的举动成了庄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由于单双号限行,乘公交车上班的人比往常多了几倍。看见一辆公交车驶过来,一位志愿者大妈站在站牌旁,拿起挂在脖子上的口哨吹了一下,喊着:“1路车要到站啦,请大家排好队,不要拥挤,按顺序上车。”等车的市民在大妈引导下按顺序上车,不挤不乱。
11月10日7时43分,室外温度6℃。记者在运河桥客运站也发现了“站台老人”,每隔一米,就有一个老人。人手一个牌子,见乘客们上车了,一位志愿者大妈喊道:“大家都往车厢里面走走!给后面上车的乘客留出空间来!好了,司机师傅关门!”“后面还有112路呢,坐112路的快去后面上车!”原来乘客们都站在站牌附近,没注意到另一辆车停在了后面,听到大妈提醒,赶忙小跑着去坐车。
闲着也是闲着 不如出来做点事儿
一位志愿者大爷告诉记者,这些老人是自发到这儿来维持秩序的。“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平时没什么事,与其闲着待着还不如出来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据大爷介绍,他们起初在和平路上的一个公交站,后来听说建华百货西行的公交站每天早上人流量很大,乘客上车很拥挤,于是他们一行人便来到这儿维持上车秩序。“挤着上车不仅不会加快上车速度,还会给小偷可乘之机。我们往这儿一站,大家有秩序了,小偷也没有机会下手了。”
王大妈也是名志愿者,在运河桥客运站公交站维持上车秩序。住在水上公园附近的她每天早上4点就起床了,“人老了,觉少,平时起来了就开始准备早饭,吃完早饭就去溜达,后来一个老朋友说志愿者这个事,我感觉挺好的。再说每天就来这儿待一个小时,8点半就回家了,也不耽误别的事。”
“据说限行还要持续几天呢,坐公交车的人多,咱也为城市文明和环保做点儿贡献。”王大妈说着指了指自己戴的帽子。帽子上印着“排一排谁都会,文明觉醒新省会”。
他们的行为充满活力和爱心
家住谈固的小田每天都坐1路公交车上班,在老人们第一天来建华百货公交站维持秩序时,小田就开始关注起这些老人。“我当时坐在1路车里,到建华百货公交站时,听到外面有喇叭播放着有序排队的声音,原本以为是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呢,谁知往窗外一看,竟是几位老人。”当时公交司机也吃了一惊,“司机说这些老人往这一站,其他乘客就都不好意思挤着上车了,毕竟谁都会对这样有爱心的志愿者老人存有一分敬意。”此后的每天清晨,小田都能在建华百货公交站见到举着牌子和喇叭站成一排的老人。“每每经过这里,都能感到一股暖流。老人们这种举动不仅仅维持了上车的秩序,也温暖了市民们的心!”
据市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安军丽说,这些天他们也注意到了一些老年人志愿者坚守在公交站台上,他们看了也很感动,“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谢谢他们为城市畅通做出的贡献。”
老年志愿者注意自身防护
社会学者彭秀良说,老年人做志愿者,是发挥余热的实际体现,值得全社会尊重和敬仰。但是,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在外出做志愿者时一定要从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出发,不宜长时期地暴露在室外,尤其是在天气比较寒冷的冬天,更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同时,也希望社区及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使老年人志愿者做到“人尽其用”,不要让老年人“浪费”掉他们宝贵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