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的几点思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是审计机关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应不断加大资源环境审计力度,揭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创新组织形式,坚持“开门搞审计” 资源环境审计应遵循全国审计工作“一盘棋”的要求,树立和强化大项目管理理念,创新审计组织形式,加强人力资源整合,高效协同合作,避免重复监管,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如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实施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中,该项目由审计署统一组织,特派办和地方审计机关共同参与完成,从审计结果来看,这种组织形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切实增强了资源环境审计的整体性、全局性和宏观性。同时,在加强资源环境培训、聘用专业人员的基础上,要始终坚持“开门搞审计”的理念,从环保、林业、高校等单位聘请长期从事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研究的外部专家参与审计,就审计内容提出专业性意见,确保审计结论科学准确、客观公正,进一步优化审计组人岗匹配度,提高审计专业化水平。 二、坚持问题导向,揭示环境风险隐患 资源环境审计要坚持问题导向,锁定重点,重点揭露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重大典型问题,在此基础上,全面、客观、准确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推动问题有效整改。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辩证看待、分析问题,准确把握好“存量”与“增量”、“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以前年度在“唯GDP论”的传统政绩观影响下,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形成的诸多生态环境历史遗留问题,这是“存量”问题;而近几年资源环境相关政策逐步健全完善,少数领导干部仍未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继续违规、甚至违法牺牲环境进行开发建设,这是“增量”问题。资源环境审计要在摸清“存量”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发现“增量”问题;同时,要深刻认识到“保护”与“发展”不是对立的,“保护”不是不要“发展”,而是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 三、综合全局分析,反映体制机制缺陷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资源环境审计要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在发现个例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审计工作的优势,综合环境保护、监管等各个部门的工作,从全局出发看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揭示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顺畅等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的建议。 四、做好数据分析,高效精准锁定重点 资源环境审计对象涵盖环保、林业、国土、水利等多个部门,审计内容丰富,所需数据和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因此,要坚持科技强审,大力拓展数据分析思路。如通过水质监测断面分析、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排污数据比对、垃圾处理厂运行负荷分析、大气监测数据分析、GIS图斑比对等方式,有效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在资源环境审计方面的运用已经有了较为良好的基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效地指导了现场审计工作。需要关注的是,在异地环境审计项目中开展数据分析时,数据的存储和安全性是一大难点,而在资源环境审计数据分析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GIS图斑比对分析涉及的国土数据涉密程度高。因此,可以考虑与测绘部门建立数据分析协作关系,由直接获取数据、保存数据、分析数据转变为安排审计人员与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协作,在数据中心统一进行数据分析,避免数据存储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同时也可以大大缩短数据分析周期,提高数据分析工作效率。 五、加强统筹协调,构建多元化资源环境审计格局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切实做好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类型审计的有力衔接。首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领导干部是关键因素,因此,要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合实施,评价定责同步,多维反映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其次,在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中,要对资源环境相关的专项资金使用、项目推进等情况实施专题审计,并把污染防治作为单独的版块在每季度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中长期跟踪关注,提升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时效性。此外,要对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性强、涵盖面广的专项审计,并在企业、金融、投资等审计项目中,从不同角度去关注和揭示资源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构建多元化的资源环境审计格局。如,在金融审计中关注绿色信贷,企业审计中关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国家环保政策情况等。(张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