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扩容
经济日报北京9月4日讯 (记者 钱箐旎)记者从中国银监会获悉:在总结去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银监会继续推进“银行理财管理计划”与“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工作。目前,已有包括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在内的20余家银行参与试点工作。
其中,杭州银行已于近日成功发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为宁波市电力开发公司融资5亿元,期限1年、票面利率为6.5%,该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登记并可流通转让。此举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低成本融资渠道。
在具体发行流程上,据杭州银行有关人士介绍,一是花费3个月时间完成了目标客户的筛选、发行材料的制作、外部参与机构的协作、相关法律合同文本的签订等工作,最终于今年6月底通过专家评估组评审,获准注册登记;二是本期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采取簿记建档的发行方式,杭州银行作为发起管理人,承担簿记建档的工作,并与北京银行共同发起银行理财管理计划,作为投资人组成了核心认购团。
所谓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是指由商业银行设立、直接以单一企业的债权类融资项目为投资方向、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托管、在银行间市场公开交易、在指定渠道进行公开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投资载体。去年10月,银监会组织部分银行试点开展“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11家银行试点发行的116亿元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综合业务平台正式报价转让,首批直接融资工具的期限在1年至3年不等。
自试点启动以来,各银行不断尝试推出相关产品。以浙江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试点开展以来,浙江辖内的银行已累计发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金额29亿元。如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2014年4月为浙江省某AA级民营企业发行3年期“理财直接融资工具”8亿元,年化利率6.765%,低于同期可比中票融资利率80个基点左右,为企业节省利息和费用超2000万元。业内人士表示,该产品在用好增量货币、支持实体经济、保证财产独立性、减少中间环节、充分信息披露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对理财产品由“非标准化”转为“标准化”提供了便捷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