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另类理财渐淡出视野 预期未来会继续维持当前节奏

08.10.2014  12:33

    近年来,政策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使理财市场逐步迎来“大资管”时代,再加上互联网金融理财兴起,使得各类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丰富性大大增加。有机构指出,此前一度具备强大“吸睛”效应的各种另类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失去吸引力,再加上最近两年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使投资者对获取实物收益的偏好逐渐降低,这类产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第三方研究机构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4年仅有5家商业银行发行共14款另类理财产品,并且投资方向上除了建设银行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合约机理财较为新颖外,就只有酒类、贵金属投资这两类投资品种。

    普益财富指出,银行另类理财产品数量下降,投资标的种类减少。2012年及以前银行推出的另类投资标的不仅包含各种白酒、红酒,还包括手表、钻石、瓷器、字画,甚至影视投资和火腿都成为投资对象。这一热潮在2013年以来出现快速冷却。

    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认为,自从券商资管逐渐放开以及互联网金融日益兴起,为吸引投资者,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也瞄准了另类题材发行相关理财产品。这些机构推出的另类投资不仅投资门槛远低于银行理财产品,而且收益并不逊于银行,再加上近两年来通货膨胀受控,投资者在2011年前后对于持有实物以抵御通胀的狂热心理已快速降温,因此银行发行另类理财产品逐渐式微。预期未来银行在发行该类产品上可能继续维持当前不温不火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