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基层】铁路通信工的“春运”:幽暗隧道中的光明使者
1月28日下午,北京铁路局北京通信段小蒜沟通信工区的工人们在辖区最长的旧堡隧道内作业。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摄
2016年1月28日,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南部的小蒜沟镇迎来了一个好天气。当地人说,前两天这里有零下三十多度,"风刮得人脸上疼"。在小镇旁边的山坡上有一座小楼,这里就是北京铁路局北京通信段在2011年6月设立的小蒜沟通信工区。
小蒜沟通信工区是北京铁路局的"西大门",从这个海拔超过1100米的地方向西走70公里,就进入了内蒙古。如今,通过这里的火车大多承担着"蒙煤外运"的任务,每天还会有14对客车以每小时160千米的速度从这里通过。
工区一共有7名职工,平均年龄39岁。工区的办公室在平日里就显得冷清,与此时如火如荼的春运比起来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然而对于这里的工人来说,"春运"每天都在进行,只是他们要服务的不是普通的"旅客流",而是连接着铁路系统、不能间断的"信息流"。
59公里,他们用脚步丈量
工区里年龄最小的职工汪涛是三年前来到这儿的,他是北京铁路局第一批直接分配到工区的大专生。因为不是"铁路子弟",初来乍到的他对铁路系统的各个环节都非常陌生。于是,工区工长周鹏就成了汪涛的师傅,在手把手传授技术的同时,也让王涛认识到了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工区承担的巨大责任。
小蒜沟工区共管辖着长途光缆、电缆各59公里,无线铁塔5个,漏缆20公里,区间通话柱86个,此外还有3座车站。火车要在小蒜沟辖区内经过38个高架桥和十个山洞,其中最长的桥有2.7公里,最长的山洞有9.6公里。要维护、抢修架设在铁轨旁的通信设备,靠的就是小蒜沟工区的这7个人。
周鹏向中国青年网记者介绍,在小蒜沟工区,每年、每月甚至每天的工作计划都是被提前制定好的,职工会严格按照日程表安排进行工作。
每周一、周五是小蒜沟工区固定的"步巡"时间。虽然早上八点才上班,但工人们大多六七点钟就已经整装出发了,因为"早点走就能早点回来"。其实,大家嘴里的"早回来"一般是下午四五点钟。巡线的时候,一个装着各类工具、重有十几斤的工具包是"标配"。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工人们还需要配上一些替换配件,负重三五十斤的时候也是常有的。
因为辖区地形复杂,工人们和工区的汽车不得不爬上爬下。工人们的鞋平均两个月就会磨坏一双。在高架桥上巡查时,平均比地面大三四级的强风也是工人们作业时的巨大障碍。冬天最冷的时候,工人们要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低温中徒手作业。
悬挂在小蒜沟通信工区内的"三日工作计划"。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摄
隧道里的"不冻泉"
旧堡隧道是小蒜沟工区的工人们需要步行巡查的最长隧道,里面有漏缆和区间通话柱等设备。从工区办公楼出发,要开半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到达隧道口。其实,两地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可坑洼不平、迂回百折的土路却成了最大的障碍。
在隧道中间,有一口山泉水,到了冬天也不会结冰。这就是队员们的天然"补给站"。也多亏了这口井,才让队员在已经负重不轻的情况下,不必再有额外的负担。
在采访当天,中国青年网记者跟随周鹏和工人们体验了隧道作业。进入隧道前,周鹏给了记者一件反光背心和一个口罩,并且嘱咐"一旦听到列车通过的喇叭示警声音就必须停止拍摄,再好的角度也不行"。
进入隧道前,先要爬下一段落差约十米的石梯。纵然记者两手空空,也要抓紧边上冰凉的铁扶手。可是,周鹏和另外三名工人还要扛着一架有四截的折叠梯,从窄小的台阶下到隧道口。
在漆黑的隧道中,工人们打着手电走在铁道两旁不到一米高的石阶上。在距离隧道口三四百米的地方,空气已经变得有些酸腐味道。这时,安全员张智吹响了手里的喇叭,响亮的声音顿时在隧道里回荡。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辆列车就从记者面前大约两米的地方飞驰而过。紧紧贴着隧道的墙壁,记者能清晰地感觉到列车带过的冷风已经穿透了所有衣服,气流打得脸颊生疼。由于气压的变化,记者感觉仿佛有一只手将身体向列车推去。
在进入隧道约一千米的地方,周鹏和工人们开始对一处漏缆进行检修。刚刚被扛下来的梯子也展开了近三米的高度。在一位工人攀登的过程中,周鹏不断嘱咐"别着急"、"踩稳了"。记者采访期间,平均不到五分钟就有一列火车从隧道内经过。
周鹏说,他们每个月都至少要在这个隧道里走上两个来回。夏天,工人们要带上防尘面罩进行巡查,因为外形相似,他们把面罩称作"猪鼻头子"。面罩戴上后闷热无比,摘下来的时候工人们已经汗流满面。而冬天,工人们则要带着口罩作业。走上一个来回,脸上就变得漆黑。
工作中的张智。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摄
以苦为乐 铁路人最讲奉献
张智是张家口本地人,来到小蒜沟已经两年了。虽然家离得不算远,可他平均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最多只能休息两三天。
因为家中有长辈在铁路系统工作,所以张智当年在考学时也选择了铁路专业。如今被分配到小蒜沟,张智和其他6名工友一起做着铁路通信系统的保障工作。张智说,自己不愿意告诉爱人工作有多辛苦和和危险,是"怕她担心"。
今年春节,为了让老同志和外地的工友能回家过年,张智主动留在了工区。他觉得自己多忙一些,别人就可以少受些累。
其实,小蒜沟工区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周鹏的母亲患有乳腺癌、孩子还不到一岁;工区老党员付建荣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后十几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工人杨欢的父亲患有脑梗活动不便,妻子也在外地工作,可他依然选择坚守。
谈及辛苦,所有人都说:"我们不干,总要有人干。"
在宿舍,张智告诉记者:"我们就是以苦为乐,看到铁路信息畅通、工作没有白做,就是我最欣慰的。铁路人,最讲奉献!"
从摇小旗到千里眼顺风耳
采访过程中,一位老工人告诉记者,过去的铁路信息系统就是信号旗一挥,车站就与司机有了交流。如今,通信系统早已是铁路上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购票、检测、视频通话、追逃……哪一样也离不开。
北京铁路局北京通信段党委副书记韩少秋从1978起就开始从事铁路通信工作。他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铁路通信从过去的模拟设备发展到今天的数字设备,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韩少秋介绍,在北京通信段,像小蒜沟一样的工区有305个,星星点点的散落在铁道线各处,他们的任务就是保障铁路通信安全、畅通。
"这些基础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重要。通信系统的员工保障了铁路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韩少秋说。
韩少秋还介绍,为了应对2016年春运,北京通信段早在春运开始前两个月就进行了准备。他说,保障旅客安全、舒适、快捷出行是铁路部门的责任。对于通信系统来说,不仅要加大维修作业的工作量,还要做好预案,一旦出现故障要保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email protected]。关注"细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爆料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