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迁安”:文化蝶变 绿色转型

27.11.2014  17:59

以文化产业为依托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钢铁迁安”:文化蝶变 绿色转型

      “双涂双烘生产线经过紧张调试,现已试生产。”在迁安思文科德金属包装车间,公司副总经理胡建华这几天显得格外忙碌,他自豪地说,“我们的镀锡板上绣花又添新品种,企业印铁能力已达到15万吨。
      迁安思文科德公司抓住迁安转型发展的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2012年率先从德国引进八色印铁项目,建设的八色印铁生产线是全球第四条、中国第一条,生产的高档印铁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其先进的生产工艺被称为“在镀锡板上绣花”。作为全国单厂加工生产印涂铁最大的企业,思文科德金属包装成为迁安文化产业最亮丽的一笔。
      迁安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拥有黄帝文化、长城文化、滦河文化、造纸文化及钢铁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近年来,该市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全市文化产业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单位、河北省文化先进市、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科学规划,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迁安市坚持“有中生新”抓升级,“无中生有”促转型,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围绕打造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3个超千亿产业集群,煤化工、包装建材、食品医药、节能环保、高新技术5个超百亿产业板块,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养生养老、文化创意、科技研发、总部经济6大区域性功能中心的目标,加速构建“3+5+6”现代产业体系。该市还根据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牢固树立抓文化产业就是抓转型、增实力、促发展的理念,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三极、多点”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建设以山水融城、诗意滦河为核心,以西部民俗文化生态带、北部长城休闲文化带为两带,以滦河文化产业区、龙山主题文化公园、西部钢铁聚集区为支撑极,以正元集团包装文化产业园、长城国家公园、天洋城市综合体、龙泽谷红酒文化庄园等项目为增长点的文化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市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78家,谋划实施文化产业项目65个,计划总投资695亿元,其中在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37个,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迁安市着力推动文化产业与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增长极,为经济社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一方面,以绿道为载体,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和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城市交通骨架,规划建设了总长138公里的“一横三纵”四条绿色生态廊道,推进文化产业与休闲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共同发展。2013年以来,实施了总投资74.9亿元的14个文化旅游项目和龙泽谷生态农业科技园、九江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等50个现代农业项目。依托西部森林生态绿道,重点推进投资2亿元的灵山、成山佛教文化园,投资6000万元的山叶口国家地质公园,投资1亿元的挂云山休闲度假村3个项目。依托北部长城山野绿道,重点推进投资20亿元的长城国家公园项目。另一方面,以城市为载体,强力推进文化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着眼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凸显城市生态文明底蕴,坚持把“绿都水城、古韵迁安”作为特色定位。深入挖掘、整理、提升历史文化,融合史前文化、帝都文化、长城文化、地质文化、滦河文化,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公园市场、景区雕塑、古树古木保护等方面,增强公共建筑的文化性、地域性和时代性,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建设奥体中心、演艺中心和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各类文化设施近20个;总投资10亿元的迁安手工书画纸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投资2685万元建设黄台山轩辕阁;佛山公园石佛寺复建工程即将完工,实现了文物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双赢。
      园区建设,为文化产业搭建发展平台。该市规划总面积67平方公里、总投资130亿元的滦河文化旅游产业区,被评为“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聚集区”、“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按照“沿河布局、跨河发展”思路,以滦河环城区段为核心,分为左岸休闲旅游区、右岸文化创意区、中部生态景观区三大功能区。三大功能区既相对独立、独具特色,又互为呼应、协调发展,成为滦河流域的独特风景。截至目前,滦河文化产业区已累计完成投资70亿元。总投资20多亿元的三里河生态走廊、黄台山公园、石佛寺、春瑞书院、梅墨生艺术馆等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计划投资65亿元的中国国际动漫体验岛,投资10亿元的龙湾·国际游艇俱乐部,投资5亿元的古泥艺术馆、王府红酒会所、莲花会馆等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吸附功能逐步显现,文化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