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元买的“金表”生了锈

06.02.2015  12:08
   

■所谓金表,只是表层涂了一层金粉。

 

第一步忽悠领奖品 不少老年人中招被骗

我把10万养老钱都买了收藏品,三万元买的‘金表’一年不到就生锈了。快过年了,很多收藏品公司都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短信邀请到公司领礼品。”昨日,省会吴大妈致电本报,想提醒广大老年人,购买收藏品需谨慎。

无独有偶,前不久记者恰巧就收到一条文化公司发来的领“大礼”短信。记者赶到这家公司暗访时发现,该公司出售的收藏品少则四五千,多则四五万。销售人员信誓旦旦表示,收藏品收益高达50%,甚至无上限。对此,收藏专家称收藏品并非样样能增值,纸币连在一起的“大版张”,市场价值二三十元钱,但商铺里有可能被卖到上千甚至上万。

□文/图 社区记者 卞静 通讯员 王佳荟

三万元“金表”,表面撒金粉

昨日,吴大妈接受了记者采访。退休在家的吴大妈一年前接了收藏品促销电话,听对方说“十分稀有和珍贵”,她一下动了心,将来升了值也能给儿孙留下一些财产。于是瞒着儿女,大妈开始购买收藏品。

花1900元买来奥运会纪念章、400元一套的连号人民币一下买了十套、一万元一块的纪念章、上千元的一套满江红邮票……前前后后,吴大妈总共花掉近10万元,把养老钱全花光了。“前几天,我发现三万块买的金表生锈了,赶紧找到卖首饰的地方鉴定,人家说只表面一层金,还有纪念币邮票,上千元的价格其实只值几十块……”吴女士说得知真相后,她跳楼的心思都有了,“省吃俭用一辈子,到头来一场空,真心痛!

刷信用卡买50万收藏品

省会李大爷也倾诉了自己的经历。“前不久,我接到一家文化公司的电话,让免费领取纪念品。等我到店里领完一条小手链后,接待员开始推销各种‘收藏品’,称纪念币、纪念章购买价格一万元,一年后能升值到两三万元,甚至十万元…”李大爷没禁住诱惑,并一发不可收拾。

李大爷购买收藏品,起初瞒着家人。直到有一天女儿接到银行要求还信用卡的电话后,才知道真相。那时,李大爷已通过刷信用卡、借钱购买了50余万元的收藏品。李大爷的女儿说,“一套黑便士售价35000元,我父亲是vip,以29000元买下,可上收藏网站查询,也就价值8800元,还有齐白石邮票,买的时候6800元,他一下买了20套,比网上价格整整贵了一倍!

恭喜您被抽中 免费领大奖

前不久,记者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文化交流公司的 ,并告知记者手机号码被抽中幸运客户,可免费领取一份纪念品,很有收藏价值。挂断电话后,对方发来一条短信,告诉领“大礼”地址。昨日,按照短信提示,记者来到这家位于育才街上的文化公司。

该文化公司位于一栋写字楼内,记者搭乘电梯来到21层。当记者告知是来领奖的,女接待员在确认短信后,递上一张预约卡,填写手机号码,并不时提醒记者:“短信是一次性的,请您立刻删除。

记者随即询问:“公司属于什么性质的?”工作人员答:“理财投资。”随后,该工作人员拿出一条“水晶”手链,并热情邀请记者到店内参观。店面有百余平方米,中厅摆放着五六个玻璃展柜,展示着书画、纪念币、手串、国外纸币等收藏品。店内大约有十二三个人,接待员每人“负责”一位顾客。记者看到,该公司出售的收藏品少则四五千,多则四五万。

记者站在一套十二生肖兽首前,工作人员热情介绍,“这是套工艺品,兽首是18k金,下面的底座是阿富汗玉,具有收藏价值,8990元。”当记者又来到一套乌克兰“国际钱币”展柜前,该工作人员看到记者手中的手机十分警觉地说:“这是客人放在这里的。

从业人士:商家惯用“钓鱼”手法

贾先生从事收藏品行业多年,他自揭内幕称,商家惯用的就是“钓鱼”手法,先通过短信、电话抛出免费领奖品的“诱饵”,将顾客邀请到店里。当老年人来到一个全是陌生人的环境,脑子很容易发热,接待员再左一口“大爷”右一口“大妈”,往往会让老年人放松警惕。面对“”、“”、“古玩”等“收藏品”,接待员也会用很多高大上的词汇来介绍,尤其是面对并不懂行的老年人。此外,商家还喜欢打出“亲情牌”,总是提示升值后可以给孩子留下一笔财富,不少老人为此心动。

关于商家如何获得手机号码?贾先生说,一种是按照电话号段随机选择,一种是可能以前参加过与收藏品有关的活动,虽然只留过一次电话,未来就有可能收到无数收藏品推销的电话。

收藏专家:收藏品并非样样能增值

昨日,记者采访到河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牛双跃,他称,近年来收藏品市场越来越热,可实际上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不少禁不住诱惑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会花很多钱在这方面,但当他们拿到专业场所鉴定时,却发现很多并没有收藏价值。

牛双跃介绍,目前市场上收藏品的流通形式主要有三种,地摊式、商铺式、拍卖式。其中最受普通市民关注的是“商铺式”,因为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会更增加人们的信任。

牛双跃说对收藏品的选择很重要,并不是说每件被叫做“收藏品”的东西都有投资价值。市面上有一些将名人、风光、生肖等组合而做成的邮票纪念册,一卖就是上千,其实虚高了其本身的价值。纪念币必须要有面值,如果没有,严格意义上讲就不能叫做纪念币,而是纪念章,这个是没有收藏价值的。纸币连在一起的“大版张”,其实市场上也就价值二三十元钱,但放到商铺里就会被卖到上千,甚至上万。另外,一些被抬高“身价”的手表、玉玺、金镶玉等等,其实都是偷换概念。

牛双跃说,不少老人购买收藏品都是抱着“投机”的心态,幻想一夜暴富,这是导致其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但实际上,鉴别收藏品的价值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的经历。“ 即便一些收藏品是真的,但是否多少年后就可以升值,这个都是值得商榷的,万万不能盲目购买。如果真的想要收藏,最好还是去一些有资质、有口碑的收藏公司。一定要记住,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收藏品市场水很深,投资具有很大风险。”

说法

工商部门:

购买收藏品先核实经营者资质

昨日下午,记者咨询了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告知,所有经营性公司都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如对方手续齐全,那到底愿意花费多少钱去购买这个收藏品,属于消费者自己的事,“本身收藏品的价值就不太好界定,再加上若是没有造成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即便是投诉,也很难维权。

因此,老人如果要购买收藏品,一定要先核实经营者的资质,面对那些“增值”的承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交易时索要相关凭证,为日后维权留下证据。

心理学家:

五大心态让老年人受伤害

未名心理咨询机构的资深心理咨询师马兰表示,老年人花很多钱购买“收藏品”,主要有五大心理特征,一是补偿心态,老年人年轻时自己过得不是很富裕,到老了好不容易攒了一些钱,希望能给儿女尽可能多留一些,于是将目光投向收藏品,认为这有升值、增值空间;二是不安全心态,一些老人缺乏经济上的安全感,老人希望通过某种投资形式,找到生活保障;三是从众心态,听别人说买收藏品好,未来三五年能增值,自己也加入;四是贪财心态,一听能增值,辨别能力随之降低;五是寂寞心态,当老年人去领取免费奖品时,推销员会通过聊天的方式兜售产品,让一些老人产生了他们比儿女更“”的错觉。

马兰说,老年人辛苦节省一辈子,往往遭遇一次打击就会对其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她建议,老人一定要常学习,多看报纸,开阔视野,而且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最好不要轻易涉足,另外,但凡需要动“大钱”的时候,最好多跟儿女及亲朋好友商议。作为儿女,也应该在平时多关心老人。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