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联合薄芝糖肽抗乙肝病毒临床研究”项目达国内领先水平

11.08.2015  10:58

   由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承担的邯郸市科研计划项目“重组人干扰素联合薄芝糖肽抗乙肝病毒临床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评价、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我国每年约3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的疾病,主要为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而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的持续复制密切相关,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目前重组人干扰素是全世界范围内推荐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持续病毒应答(SVR)受患者年龄、病程、机体免疫状况以及肝纤维化等因素影响,使得大约有60%-75%乙肝患者对此疗法无应答,且骨髓抑制症状较重,探讨如何减轻干扰素副作用、提高其有效率是目前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单用重组人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疗效有限,且副作用明显,国内已有研究,该课题研究重组人干扰素联合薄芝糖肽治疗乙肝病毒可以发挥重组人干扰素最大抗病毒功能,提高干扰素的有效率,减轻其不良反应,为提高重组人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有效率提供依据和方向。该课题在研究发挥重组人干扰素最大抗病毒功能,提高干扰素的有效率,延缓及阻止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广大乙肝患者得以治愈,降低乙肝感染率,为人民大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社会、经济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