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等17部门五策并举促外贸回稳向好
近日,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商务部会同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将从5个政策层面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外贸回稳向好和转型升级。
外贸面临下行压力 新动能加快形成
今年,在全球贸易延续萎缩态势的情况下,我国贸易进出口也面临着下行压力。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5.9%,其中出口3万亿元,下降4.2%;进口2.2万亿元,下降8.2%;贸易顺差8102亿元,扩大8.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本月19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全年的外贸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容乐观。原因何在?从国际情况看,外需持续低迷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从已经公布外贸数据的全球32个主要经济体前两个月出口情况看,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下降:美国下降7.4%,德国下降3.1%,日本下降7.1%,韩国下降15.7%,巴西下降4.7%,印度下降9.8%。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无论是亚太地区还是欧美地区,外贸数据都显示出下行压力。
从国内情况看,企业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外贸传统竞争优势弱化、产业和订单向外转移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放缓以及进口需求下降等因素也在制约着外贸企稳向好的步伐。
然而,3月份外贸数据的强势反弹,尤其是强劲的出口增长也呈现出良好的企稳态势。数据显示,3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1.91万亿元,增长8.6%;其中,出口1.05万亿元,增长18.7%。
“我国外贸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然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同时外贸发展的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动力转换在加快,新的增长动能正在积聚,实现全年外贸回稳向好具有一定的基础。”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认为。
同时,一季度一般贸易、民营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比重分别提高到55.4%和46.2%,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4个和4个百分点。沈丹阳表示,传统市场需求有所回升,东部地区出口有所回稳等诸多因素利好外贸企稳;同时,进口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有所提高。这些都间接说明我国外贸的综合竞争优势依然存在,传统发展动能还有提升空间,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加快形成,创新正在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聚焦困难实地调研 五策并举促回稳
钱克明表示,近期商务部组织17个调研组,对20个省区市、200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开展了30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在这个基础上,会同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研究形成了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政策措施。聚焦外贸企业反映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
一是体现财税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外贸企业贷款。扩大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实现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应保尽保。优化出口退税率结构、完善出口退税分类管理办法。
二是巩固外贸传统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政策,综合运用财政、土地、金融政策,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鼓励中西部到东部招商引资、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加工贸易业务审批、积极支持边境贸易发展,加大中央财政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三是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建立境外服务保障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建设汽车、机床、工程机械、通信、轨道交通、航空、船舶和海洋工程等境外售后维修服务中心及备件生产基地和培训中心。加快培育外贸自主品牌、加强自主品牌对外宣传。
四是着力优化外贸结构。开展并扩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商品“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重点支持先进设备和技术进口。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等。
五是进一步改善外贸环境。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海关出口平均查验率,加强分类指导。2016年年底前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从沿海地区推广到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全面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减免规范部分涉企收费,落实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和《港口收费计费办法》等。
此次出台的五大政策着力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在巩固传统优势方面,聚焦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降低出口商品查验率,减免规范涉企收费。在培育新优势方面,明确要进一步支持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培育外贸自主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同时,在提高政策精准度和针对性上商务部也会同其他部委下了“真功夫”。“出台差异化政策,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除了中央出台政策,还要求地方互相借鉴经验和做法,向其他地区复制推广;根据形势需要和本地区特点,出台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 钱克明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