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丐帮悬疑”非要看图说话?
今年3月,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以“东莞丐帮调查”为题,报道了犯罪团伙用各种非常手段使人致残,逼人乞讨的恶劣行径。12日,东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通报称,该报道披露的33张视频行乞图片,29张来源于互联网,拍摄地点均不在东莞。(6月13日《南方都市报》)
实话说,但凡看过“东莞丐帮调查”的观众,估计都被其揭露的惨烈现实所震撼。那些在丐帮江湖中被起底的不堪例子,已经僭越了人性与秩序的底线。媒体呈现的事实是:犯罪团伙用各种手段使人致残逼人乞讨。一位曾混迹东莞丐帮的老人甚至称,帮主为了利润,会把幼童的腿砸断,而幼童越惨帮主越赚钱。为了防止大一点的孩子报警,丐帮会给他们吃强力安眠药。这样的孩子寿命很短,随时会被扔掉。
公众最关心的是:这些令人发指的内幕,究竟是被拔高的“艺术”,还是蛰伏在我们身边的“人生”?
很遗憾,时隔两月,在东莞政府的通报中,核心信息就两个:一是图片失实。29张来源于互联网,拍摄地点均不在东莞;1张图片内容查实为2006年3月22日东莞塘厦警方接投诉后到现场调查处理行乞行为;其余3张仍在进一步核查中。二是事实失真。截至6月10日,全市共有各类乞讨人员120名,专项行动中,公安部门共查处2宗个别人员利用他人乞讨的违法案件,依法对3名违法人员作出了处罚。
这样的通报,显然难以拨云见月。这是基于三个基本判断:一者,“东莞丐帮调查”是纪实手法的专题片,且不管其究竟真伪如何,真要证伪或厘清是非,绕不开其间有名有姓的那些个案。那么,地方部门调查过“卢晓燕”、“高小宁”等关键证人吗?他们讲述的事实,不啻于实名举报,司法部门顺藤摸瓜过吗?二者,媒体报道也许不够严谨,譬如引用图片等存在瑕疵,这是可以探讨的细节,但民众更为关注的,是“东莞丐帮”里的江湖规则,究竟存在还是不存在、违法现象究竟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这些问题,需要更直接的回答。三者,从地方部门的通报看,似乎河清海晏万事太平,但既然如此,不得不说,媒体的“东莞丐帮调查”就构成严重失实及侵权行为,这对地方美誉度及公信力杀伤很大,那么,视名声如羽毛的地方部门,为何不直接指认媒体混淆视听、为何不诉诸程序寻求声誉恢复呢?
若是时光倒转三五年,地方部门自查色情场所,恐怕也是“一则传说”,但在2014的风暴中,“太子辉”等传闻相继被坐实;有过这样的经历,再看丐帮事件的通报,似乎更是悬疑重重。“丐帮悬疑”不是非要看图说话,回应好“丐帮调查”里的实名举报,也许比研究失实图片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