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拦道石村支书张兰锁为搬开“拦道石”差点儿搭上性命
现在张兰锁每天要按点吃四次药,否则就会有排异反应。
在村民眼里,他重情重义,不仅把村庄变为4A级旅游景区,更让大家收入增加了10倍,即使尿毒症晚期也丝毫没有耽误工作;在家人心中,他“薄情寡义”,家里事务全部推给身体孱弱的妻子,儿女的事情从来不记在心上,以致儿子说“我只知道有个爸爸”。他,就是为乡亲们操碎了心的“傻”书记——平山县蛟潭庄镇拦道石村党支部书记张兰锁。
来自承德的侯永树老人在拦道石村住了三年,亲身体会到了张兰锁对自己的关心照顾,并写下了一首诗:张兰锁呀真是行,心里装满老百姓,呕心沥血二十年,群众日子换新颜,老天无眼群众泪,尿毒症后心未甘,焦裕禄式好书记,老区精神薪火传!
□文/图 燕赵晚报记者 崔虹
村民:张书记让俺们过上了好日子
拦道石村位于省会西北部,距离市区约140公里,因出村公路中间有天然孤石挡道而得名。4月18日10时40分许,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车程后,记者来到了这个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
走进拦道石村,宛如进入画境:满山林木,翠色欲滴;卸甲河水流潺潺,宽阔的跨河大桥、整洁的广场路、改造一新的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历史陈列馆……扑面而来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不过,谁能够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里还是一个靠天吃饭、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的贫困村。而现在,该村不仅成为4A级旅游景区,村民年人均收入更是达到了3397元。所有的这一切,都与张兰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村民们都说“是张书记让俺们过上了好日子”。
走进一家名叫“温馨家园农家乐”的小院,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小院里,一盆盆鲜花竞相开放。厨房里,女主人卢素琴正忙着烙饼,一旁的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那是大锅菜。”卢素琴说,上午,她接到电话,有近10位游客过来吃饭。为了让游客吃上特色农家饭,她和丈夫11时就开始忙活,“还有凉拌野菜、拍黄瓜。”
卢素琴经营的“农家乐”2012年开始营业,可为40名游客提供住宿。“旺季时,基本每个周末都能住满,每年收入四五万,比以往多挣一两万块钱,日子更好了。”
康存志今年62岁,2008年因脑溢血住院,几乎花去了家里所有积蓄。“我以前给别人开车,特别累,每个月挣不到2000元。”康存志说,自从自己得了病后,便不能从事以前的工作了。“张书记了解到俺家比较困难,就让俺在游客中心看门,每个月800块钱,俺再也不用给孩子要钱了。”
村会计康付怀介绍,现在,村里每人每年发放1000元福利,出不去的妇女、能干活的老人,可以在村里的游客中心、宾馆、漂流、药材基地、果园干活儿挣钱,一年能干七八个月,每个月能挣1500元左右。
搭档:他点子多,干工作是“拼命三郎”
康秋生现在是拦道石村村委会主任,与张兰锁合作已达10年。“他点子多,工作起来就是‘拼命三郎’。”这是康秋生对张兰锁的评价。
“他以前是社办厂的业务员,人实诚、人脉广、点子多,1995年当选为俺们村书记。”康秋生说,张兰锁上任后的三四年内,带着乡亲们修梯田、搞绿化、盖学校、建大桥,解决了大家的温饱问题。“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小康生活,经过调查论证,村里确定了利用水流湍急的卸甲河建设水电站的项目。”康秋生说,面对资金问题,张兰锁决定去北京找曾在村里住过的李大钊之子李葆华。他先后6次去北京,白天饿了啃随身带的干粮,夜里跑到火车站候车厅长椅上躺会儿。有一次,干粮吃完了,他到小饭馆要了一小碗面条,没吃饱,看到邻桌剩下半盘饺子,人家一走,他赶紧过去把剩饺子吃了。
康秋生说,凭着为乡亲办事肯付出、不怕难的执着劲儿,张兰锁感动了当年在拦道石一带战斗过的老八路,在李葆华等老同志的积极协调下,拦道石村用多种方式筹集到了建设水电站的200万元启动资金。
1999年,装机320千瓦的水电站终于建成。同时配套建起两座扬水站和五个蓄水池,铺设管线5000多米,解决了荒山开发的水电配套难题。仅此一项,每年可为集体带来30万元的收入,成了拦道石村源源不断的绿色财源。
“当时那个艰难啊,施工时要打6座山洞、修5段引水渠,因为施工难度太大,前后找了四个外地施工队,人家都嫌太受罪,干到半截就跑了。后来没办法了,村里就成立了突击队,兰锁带着俺们一帮党员干部和村里的年轻人自个儿挖。最后挖得深了,吸氧都困难,兰锁晕倒过好几回。”康秋生至今记忆犹新。
妻子:家只是他免费的旅馆
“他从来不管孩子,家也只是他免费的旅馆。”说起张兰锁,妻子许凤婷忍不住“埋怨”着,自从张兰锁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下地干活儿、照顾孩子和老人,都是许凤婷一个人的事儿。
让许凤婷非常揪心的是自己生儿子那会儿。“俺正坐月子时,兰锁顾不上,才半个月,俺就自己下地做饭、洗尿布,现在落下病根,得了类风湿。”许凤婷眼眶红红地说,修电站那年,她腿疼下不了地,儿子饿得哇哇哭,她也跟着哭。“俺硬是从屋里爬到了邻居家,请人来帮忙给孩子做了点儿饭。”
在许凤婷看来,张兰锁顾不上自己可以谅解,可女儿和儿子毕竟是他亲生的,他竟然也不管不顾。“闺女考上大学了,家离学校300多里。俺想让兰锁去送送闺女,可他就是不同意,说自己走不开。最后,俺闺女含着眼泪,自个儿拎着两个大包坐公共汽车走了。”忆起往事,许凤婷的眼泪没能忍住。
“原本想着等他老了忙不动了,能和孩子们好好处处,带带孙子,享受享受天伦之乐,没想到他又得了这个病。”许凤婷哽咽着告诉记者,当张兰锁得知自己身患尿毒症晚期时,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反而更加努力地工作。而且,张兰锁透析治疗的那段时间,每天早上4点坐车去省人民医院做透析治疗。透析结束后从来不会直接回家,不是赶到省党史研究室,向专家请教历史陈列馆的有关问题,就是直接回村委会。
望着日渐消瘦的丈夫,许凤婷无数次劝他“累了就歇歇”,但张兰锁根本没有听到耳朵里,依旧“我行我素”,忙着村里的事务。“劝急了,他就以‘不看病’威胁我。”说到这些,许凤婷又急又恨又无奈:“俺管不住他,家里只是他免费的旅馆。”
儿子:我跟爸爸几乎没感情
“爸爸在你印象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对于记者的提问,有些内向的张雷思索良久,缓缓开口说:“我跟爸爸几乎没有感情,小时候只知道有个爸爸。”
在张雷的记忆中,爸爸很少跟自己碰面。“我每天见不到他,4年级就被送到学校住宿,那时候俺们村就我一个人被送出去。”张雷说,爸爸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打他。“我跟同学打架,被他知道了,就狠狠打了我。”
张雷和张兰锁的这种陌生父子关系一直持续到2014年,张兰锁做肾脏移植手术,“他以前180多斤,做手术的时候只有130斤,躺在病床上,不能吃饭,只能靠输液支撑,看着特别可怜。”张雷说,那时候,他对爸爸的怨恨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心疼。
出院后,张兰锁又回到了工作岗位。“我不同意爸爸继续工作,可是劝不动他。”张雷无声地叹了口气。
张兰锁:让村民收入再翻番
2015年,张兰锁出院后,第一件事就是改造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历史陈列馆。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丛生的杂草变成干净整洁的广场,陈列馆内部的展板等也焕然一新。
对于将来,张兰锁已经有了规划:把山场开发与生态采摘园结合起来,增加旅游亮点,争取在两年内让家家户户都办起农家乐,收入再翻一番;建设商品一条街,为村里盖起敬老院,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抢修聂荣臻、彭真等老一辈领导人的旧居,将中共中央北方分局陈列馆与旧居融为一体,形成红色文化景观区,进一步做强做大红色旅游。
现在,每天9时和10时以及21时和22时,张兰锁必须吃药,否则就会有排异反应。不过,他说:“只要能把乡亲们的事办得妥妥的,即使走了也不遗憾!”
“不怕大家笑话,我也想活下去,除了想把村里事干成,还有一个私心,这一辈子我还没有好好陪过老婆孩子,总觉得欠她的,欠孩子的。凤婷一直想一家人出去旅游一趟,但为了这个家,一直出不去,我就想趁我还活着,带她出去走走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