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十二五”①】这片土地的诉说
武罗合作社引进了很多现代化的设备和机械,图为用来卷帘的设施。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董立龙 马路 [衡水报道]
阅读提示
武邑县后张桥村,黑龙港流域一个普通的小村。一部分村民离开了土地,一部分土地离开了村民。
离开土地的村民,或进城务工,或办起了企业;离开了村民的土地,有的上面建了大棚,有的栽了树。
无论是谁离开谁,都是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改变。这种改变源于近年来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
昔日联产承包到户是“分”,今天土地流转为“合”,“分”也好,“合”也罢,都为了一个指向:农民富、农业兴、农村强。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便是一个缩影。
时值隆冬,武邑县城东北2公里,后张桥村的大片耕地在残雪覆盖之下并不平寂。一座座大棚里,绿莹莹的韭菜、黄瓜,散发出春的气息。
2013年春天,后张桥村二组80户村民将700亩土地转给了武邑县武罗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后者陆续规划建设了600亩大棚。
这一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承包土地流转,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化了这一改革取向。一年后,相关意见出台,国家对土地流转作出了系统性安排。至此,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政策得以明确。
“流转”一词,更多走进燕赵大地的村村户户。截至今年11月,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14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5.7%,这意味着全省逾1/4的耕地开始进行规模化种植。
本次土地流转,是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二轮土地承包为基础的,那时,土地对很多农民来说,是一种“负担”。
“这费那税的,一年要收好几回钱,群众意见大,简直干不下去了。”曾任后张桥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喜良还记着当时的景况:二轮土地延包时,330多位村民中,竟然有60多人没再承包土地。
“我那时也觉得种地太累又收益不高,不想包地了。可孩子太小,没法出去打工,只好多种几亩地,想多些收入。”如今已成种粮大户的后张桥村村民张茂生笑说自己“没想到后来种地甜头也不小”。
他家4口人,承包了5个人的地块,随后又承包了村里的5亩机动地,接着租来堂兄张虎忠家的5亩……机播机收的逐渐普及,让张茂生并未感觉到耕种20亩地是件多难的事,加之后来农业税取消,来自土地上的收入也多起来。
置身这一历史进程,后张桥村村民眼中的土地,已经从承包到户时的“宝”、税费沉重时的“累”,变成了今天的“利”。
武邑县农牧局副局长夏东文对土地流转有着切身的观察。他说:“当年的土地承包到户,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当前鼓励的土地流转,必定引领中国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
改变农田分散状况,集中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流转的目的之一,就是逐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土地同其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把“指头”变成“拳头”。
老党员张振荣担任后张桥村村干部20多年,对国家政策看得很清楚。他说:“第一次是承包到户,解决的是温饱。这一次土地流转,不是温饱的问题了,是要解决‘钱袋子’的问题,解决奔小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