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程师发明“地震救生舱”

08.08.2014  10:53

两米见方像个轿子 放在卧室可满足12秒紧急逃生

  ■李福诚和地震救生舱设计雏形。

本报讯(记者 石英杰 通讯员 杨宏声)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后房倒屋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备受各界关注。“地震发生后,只有12秒的避险时间,我发明的地震救生舱可以放置在卧室里满足紧急逃生要求。”昨日下午,张家口市退休工程师、85岁的李福诚老人告诉记者。目前,他和另外3位8旬老人组成的团队正苦苦寻求合作伙伴,以便早日为减少地震危害作出贡献。

救生舱内可生存8天

昨日下午,记者在李福诚的带领下,看到了他的地震救生舱设计雏形。“很多遇难者死于房倒屋塌,这个发明就是用46根无缝钢管组合出了一顶‘救生轿’。

地震救生舱长、宽、高均为2米,由前、后、左、右、上、下六扇组成,用螺栓紧固成舱。平时可以用作“卧室”使用,地震来临迅速入舱可用于逃生。地震救生舱骨架为钢材结构,支撑力强,不怕楼塌,顶上有方木,下有弹簧;舱内有排丝网及软囊;具有4平方米空间,可供4人居住。救生舱内有不锈钢筒自动置换50公斤新鲜饮用水和食品,床、被褥、医药箱、手摇充电照明、安全带、铜锣口哨、安全帽,以及锤锯钎等救生工具。

地震救生舱放在卧室是否会把楼板压坏?李福诚解释:楼房地板每平方米可承受200公斤的重量,地震救生舱4平方米,地板能够承受800公斤,而他设计的地震救生舱总体重量为450公斤。

发生地震后,救生舱内水箱里储备的水可以供一个人生存8天,为获救赢得宝贵时间。”李福诚告诉记者。2012年2月,这项设计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同年9月,又被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组委会授予金奖。专家们普遍认为,这项发明科技含量不多,但重在可靠性。

苦寻合作造福于民

李福诚原是张家口中地装备探矿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是首批地质部赴美钻探考察组组长,多年从事技术工作。

1976年,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后,李福诚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唐山,惨烈的情景至今让他难以忘却。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李福诚决定用自己平生所学研究发明一种用于地震逃生的救生器具。

李福诚经过多年研究认为,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无法事先预知严重危及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当地震发生时,很多人会选择进入桌、床等家具下面躲避,或迅速躲避到跨度较小的空间,如卫生间,墙角等处,由于采取被动避险逃生的方法,一旦房屋倒塌,这些位置无法为遇险者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造成较大的人员伤害。

李福诚几经修改方案,终于发明了地震救生舱。“救生舱可抗八级地震,舱体成本价在5000多元。”李福诚告诉记者。85岁的年龄无法注册成立公司,但是,张家口市桥东区工商局得知这项专利产品后,特例批准老人成立了地震服务公司。目前,李福诚和另外3名8旬老人组成的团队四处寻找合作伙伴,争取早日将这项发明投产造福于民。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