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魅力村镇】这里产量占全国1/4 总理家宴款待他们!
承德营子区寿王坟镇,因明朝大将常遇春在此病亡并建衣冠冢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个地处燕山深处的小镇发现了巨大储量的铜矿,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自力更生,在艰苦环境下扛起建设矿山的重任,为新中国打造了坚实的铜墙。如今,面对资源枯竭、尾矿污染,“寿铜人”又毅然走起了绿色转型之路。
寿王坟铜矿原址的矿坑口,83岁退休老矿工李瑞通(左一)给记者张娜(右一)介绍铜矿情况。(付建岭摄)
燕山主峰雾灵山的北麓,一列列装满矿石的小火车不时从山脚的洞口里呼啸而出。83岁的退休老矿工李瑞通告诉记者,这里就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建设时期的重点工程——寿王坟铜矿的原址。
李瑞通:“这就是铜矿石,现在大部分都是铁,你看着它都是黑的,原来拉出来的都是焦黄的。”
寿王坟镇文化名人郝树森(前排右二)在当地南大梁给河北电台副台长王广文(前排右三)、河北电台记者张娜(右一)、河北电台驻承德记者站站长孙伟(左二)介绍古铜冶炼遗址。(付建岭摄)
寿王坟的铜冶炼史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这里就有了铜矿挖掘和冶炼。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派探矿队“寻先人足迹,探深山之宝”。1954年,寿王坟探明的铜矿储量近千万吨,喜讯传来,举国振奋。
原寿王坟铜矿宣传部长鲍学文:“建矿初期就是7把大锤,几十根钢钎就开始搞建设,咱们老一辈开拓者为了加快寿王坟铜矿的建设,可以说夜以继日,住在篱笆房里头,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很快的把寿王坟铜矿建成投产。”
含铜元素较多的铜矿石。(张娜摄)
仅用短短两年时间,“寿铜人”就建设完成了日采选矿石2000吨的大型铜矿山,寿王坟铜矿的年产量占当时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那时候,正是敌对国家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的时期, “寿铜人”贡献的大量铜资源,为祖国的安宁与经济崛起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鲍学文:“哎呀,这铜是相当重要的,国防方面的子弹壳、炮弹壳是铜吧。铜延展性好,铁不行,铁比较脆会炸。早期咱们国家缺铜,一建国老打仗,过去局势紧张你就得多出点这个。有个叫付景新的,70年代被评为全国的劳动模范,周恩来总理设家宴请了付景新。”
然而,诸多矿山都难逃资源枯竭的衰落。经过50多年的开采,寿王坟铜矿逐渐濒于枯竭,转企改制为承德铜兴公司。虽然往日的辉煌不再,但“寿铜人”爱国、拼搏的家国精神却一直延续。
就在寿王坟铜矿由盛及衰的时期,曾有外国公司要高价购买这里尾矿渣去提炼稀有金属,但“寿铜人”不为所动。
铜兴公司党组副书记王跃宗:“有日本人来,他是要买,感兴趣你这个东西,但是这件事就没有成。”
如今,“寿铜人”聚居的地方寿王坟镇,已经被国家评为资源枯竭型地区,但“寿铜人”却不等不靠,毅然走起了绿色转型之路。
青山白云下的环保企业——北京金隅砂浆厂落户寿王坟。(张娜摄)
在原寿王坟铜矿的大片尾矿库脚下,世界五百强——北京金隅集团的一家砂浆厂已经落户生产,它购买当地的废矿渣变废为宝,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增加当地收入。
砂浆厂经理李炳强:“寿王坟尾矿资源特别丰富,将近16亿吨,我们主要是利用这个尾矿废石生产干混砂浆。它这个品种比如砌筑的,地面的,解决了现场搅拌带来的二次污染,这个从绿色环保角度来说很好。”
寿王坟镇南部山脚下的战略储备洞,寿王坟镇党委副书记韦长利(左一)告诉记者张娜(右一),这个战略储备洞被当地人称为“防核洞”。因为当时寿王坟铜矿的重要以及矿工本身挖洞技术的优势,这个在地下绵延近30公里长的防核备战工程堪称北方最大、功能最全,里面影剧院、医院应有尽有。(付建岭摄)
寿王坟至今完整地保留着一五时期的旧厂房、烟囱,以及当时为了节省木材、钢材而建的一排排工人宿舍“窑洞房”,“备战备荒”的战略储备洞。“寿铜人”的后代,寿王坟镇党委副书记韦长利告诉记者,他们还将有效利用当地的一五时期工业元素来发展旅游。
韦长利:“我们也是做了一个一五记忆城的规划吧,就是工况体验,让来这旅游的人们感受一下,在建国初期那么一个困苦时期,咱们的父辈、祖辈是怎么为国家创造价值的,对他有所启迪。”
(由河北电台记者王广文、孙伟、张娜、付建岭,承德台李瑞先、李秋实,营子台袁淑民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