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实的抗战

07.09.2015  12:15

  描写抗战的作品不计其数,多从一个故事入手进行艺术刻画,以表现中华民族不怕牺牲的家国情怀。这样的作品虽然颇具可读性,但不足以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

  《抗日战争(第一卷)》以纪实的手法反映那段历史,所引资料既有中共,也有国民党,还有日本档案。作者王树增曾荣获鲁迅文学奖,笔力雄厚。为了全面客观,本卷546张页码计60万字,只记录了1937年7月至1938年8月全民抗战开始第一年。

  作者从近代世界史阐述同样面对西方列强,中国购买军舰横陈港口,致力于固守疆土;而日本却把疆土防线从本土推向海外,其侵略逻辑是“补偿论”——“在交易上失之于美俄的,应以朝鲜和满洲的土地求得补偿”。即日本被西方列强打败后,不向劫掠者讨回损失,却以劫掠别人挽回损失。

  作者记录了许多殉国者的名字,最让人感动的,是守卫滕县时,师长王铭章劝滕县县长周同离开,周县长却说,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没有殉职的地方官,自己要做第一个牺牲的地方官。王铭章战死后,周同登上城墙,毅然跳下。在他们感召下,官兵无一人投降,全部战死,三百余伤员则自杀殉城。

  由于实力悬殊,一年时间里,近半国土遭受日寇铁蹄蹂躏。在正面战场节节失利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抗日根据地,使日寇的战略意图不能够有效展开。

  一年的血雨腥风,中国军队在空等列强干预的飘渺中贻误了战机,懂得了自己的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共合作的成功,使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同一个精神整体的重要性得以验证;而部分中国参战部队手持红缨枪大片刀等冷兵器,更领教了什么叫做落后就要挨打。

  《抗日战争(第一卷)》绝对没有手撕鬼子那样的神剧看着过瘾,却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赢得战争最可靠的力量,是中华民族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