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 河北诗人雁阵启程

28.10.2015  12:50

  写诗的人比你想象的多,喜欢诗的人也比你想象的多,没准你身边就隐藏了一位诗人!近日汇聚了6位河北当代青年诗人的“燕赵青年诗丛”在石家庄市新华书店图书大厦首发,记者聆听了该套丛书主编、作者、评论家以及部分市民的发言后有了这样一个印象。有业内人士则评价说,这套“燕赵青年诗丛”,加上前不久推出的《河北青年诗典》,还有10月底面世的《燕赵七子诗选》,河北诗人一改以往的低调内敛集体发力,堪称2015年河北诗坛乃至中国诗坛的大事件。

  新闻:

  河北青年诗人集体发力

  “燕赵青年诗丛”由河北省作协策划,河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郁葱主编,共包括李浩的《果壳里的国王》、孟醒石的《子语》、宁延达的《风在石头里低低地吹》、李磊的《灰尘洒落在时光里》、张非的《布景》、李洁夫的《我对这个世界的要求越来越少》6部诗集。郁葱也是《河北青年诗典》与《燕赵七子诗选》的主编。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他透露,“燕赵青年诗丛”等三部作品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策划,“每部特点不一样,《河北青年诗典》按承德、石家庄等地域分卷,比较系统全面推介和展示河北省青年诗人队伍。从2008年迄今,河北青年诗会已经举办了八届,每年将近推一百个青年诗人,连续8届诗会已经有600人参加,拉起来就是一个相对成熟的青年诗人队伍,‘燕赵青年诗丛’和‘燕赵七子’的策划目的则是为了展示诗人。

  当了多年诗歌刊物主编的郁葱有很多名言广为流传,譬如“接近诗,远离诗坛”,再譬如“写诗要张扬,做人要克制”。但郁葱却发现:“咱们河北人的理念是沉潜,我一直说沉潜低调不张扬,但后来突然发现不对,对于我们这个年龄应该这样,在艺术多元、传播方式多元的现在,总是让年轻人沉潜低调,和现在形势不太吻合。”郁葱在第五届和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奖时就发现,外省80后已开始冲击鲁奖,但河北的60后到80后诗人还在沉潜中,这让他颇受刺激:“这么多年来中国诗歌现象几乎与河北无关,河北其实好诗人很多,大家都知道河北青年诗人群体庞大,在策划‘燕赵青年诗丛’和‘燕赵七子’时我一反过去的思路,用不同方式向外推比较成熟、或是开始成熟、或是今后有可能在我省成为诗歌中坚的诗人,包括赋予部分诗人‘燕赵七子’这么个称谓。”预计于10月底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燕赵七子诗选》,汇聚了李洁夫、北野、东篱、石英杰等人的诗歌作品。

  郁葱还表示,希望通过“燕赵青年诗丛”等的出版在河北青年诗人中形成“雁阵”效应,“大雁总在一起飞,头雁总是为后面的雁遮风挡雨遮挡气流,让后面的雁飞得更轻捷。一旦头雁累了,第二只雁飞上去当头雁,之后是第三只、四只冲上去,它们在一起的飞翔就有本能的诗意。所以我说河北的诗人们特别是青年诗人应该像雁阵一样,既在一起又互相托着,作家和诗人一定要互相拖着才能走得更好。

  郁葱这一结论来自他自身的成长经历,1985年刘小放、何香久、伊蕾、逢阳、边国政、白德成、姚振函、张洪波、郁葱、萧振荣等河北青年诗人宣布成立“冲浪诗社”,他们无论是年龄还是创作都有差异,但几十年的诗歌同行,他们成为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坛、河北诗坛的一个独特现象。1987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推出“冲浪诗丛”。“非常简陋,跟今天的‘燕赵青年诗丛’无法同日而语。但这批诗人是河北诗歌罕有的互相托着走的先例。”他还表示,“燕赵青年诗丛”还会继续出版:“应该出诗集的青年诗人太多了。

  幕后:

  河北诗人数量和作品质量都名列前茅

  歌手吴克羣有首歌叫《为你写诗》,歌词写道“为你我做了太多的傻事,第一件就是为你写诗,为你写诗为你静止,为你做不可能的事”,可见在一些人眼中写诗、读诗似乎都离我们的生活挺遥远,真是这样吗?

  “我问过很多大学生,几乎每个人都写过诗,而且中老年朋友写古诗词的比比皆是。”郁葱告诉记者,在国内河北诗歌无论是诗人数量还是诗歌质量都名列前茅,“河北每个时代没缺过好诗人,从田间开始在全国影响就比较大。1981年在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创作评奖(1979——1980)中,河北诗人张学梦的《现代化和我们自己》、边国政的《对一座大山的询问》、萧振荣的《回乡纪事》、刘章的《北山恋》等在评奖中一举夺魁。

  记者采访中发现,“燕赵青年诗丛”的6位作者的经历和作品也证明诗歌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六位年龄不同身份各异,张非和宁延达经商,李洁夫与孟醒石在报社工作,唯一的女诗人李磊则供职于河北省作协。他们与诗歌的相遇理由则大同小异,如同郁葱所说“诗歌依然是人们追逐美好的一种途径”。

  6人中年龄最长的张非出生于1969年,他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1995年获得过“诗神杯”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曾有10年中断写作开始经商,今天的他认为写诗与事业相辅相成:“因热爱诗歌、热爱文字而植入内心的敏锐、细腻以及较高的审美水准,对工作和事业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应该说,我的事业,在某种程度上也因诗歌而受益”;学美术出身的李浩凭借小说获得过鲁迅文学奖,但他曾说自己写作中“诗歌第一,评论第二,小说第三”;李洁夫曾是名打工仔,1987年开始写诗的他说:“我想告诉世界我来过、爱过、真诚地生活过,并尽力通过诗歌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在省作协工作了十多年,近两年突然以诗歌惊艳众人的李磊则说:“不止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执意要写诗,我选择不回答,我只是回应了最热情的微笑和坚定的眼神,那是延续了我性格里的执拗和善良的回答。我要写出抒怀内心的文字,写出从心中理解阐释世界的文字;我在诗行中寻找岁月流逝和年华老去的力量,在节奏中感受孤独、静谧和宏阔、浩大。”孟醒石诗集名称也是他女儿的名字,同样学美术的他大学毕业后一度租住在城中村,依靠读书抵御孤寂,“越读越孤独就只能写起来,用文字吐纳内心的乌云。”宁延达则说人生中他会哀伤痛恨,却从未失去希望:“我更愿意让自己的诗歌体现苦难的同时体现美好。

  在此记者也向读者推介这6位诗人的作品,因为他们中除了张非生活在唐山,其余5人目前都定居石家庄,在李洁夫、孟醒石等人的作品中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地名,能勾起不少只有石家庄人能意会的微妙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