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饮酒或致猝死 “上脸”的人应尽量少喝

02.02.2016  10:35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难免以酒助兴,餐桌上适量的饮酒可以带来欢愉,调节气氛,但专家提醒,饮酒过量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喝酒要适可而止,饮酒过量会伤身,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喝多少才算是“过量饮酒”?

  有的市民认为自己“千杯不醉”,不存在再过量饮酒的问题,有的市民则滴酒不沾,小酌一杯也市烂醉如泥。从医学角度来看,究竟多少才算是“过量饮酒”?

  笔者了解到,《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07标准》对“过量饮酒”及“醉酒”作出了定义:

  过量饮酒:指男性一次喝酒超过5个标准饮酒单位(即2两半(约125毫升)高度白酒,或3两半(约175毫升)低度白酒,或3瓶/5听啤酒,或7两半(约375毫升)黄酒,或1斤半(约750毫升)葡萄酒),女性一次喝酒超过4个标准饮酒单位(即2两(约100毫升)高度白酒,或3两(约150毫升)低度白酒,或2.5瓶/4听啤酒,或6两(约300毫升)黄酒,或1斤2两(约600毫升)葡萄酒)。

  所谓醉酒,就是指急性酒精(乙醇)中毒,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状态。以调查对象本人对醉酒的主观判断为依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应不超过25克,女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不超过15克。25克酒精量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白酒75毫升,或50度白酒50毫升;15克酒精量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毫升,或50度白酒30毫升。也可以通过“饮酒量(ml)×酒精浓度(%)×0.8=酒精摄入量(g)”这个公式计算出自己的酒精摄入量。以饮100毫升50度白酒为例:酒精摄入量为:100毫升×50%×0.8=40克

  酒量能不能锻炼出来?

  有人认为,酒量是能够锻炼出来的,经常喝酒,就会形成“海量”。

  对此,专家解释说,酒精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需要乙醇脱氢酶和乙醛分解酶的参与,两种酶的含量直接决定酒量的多少,每个人体内的酶含量都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多喝酒有所改变,“所以,酒量是锻炼不出来的”。

  “上脸”其实是血液中的酒精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醛,但因体内缺乏乙醛分解酶,导致乙醛在体内迅速累积而不能及时代谢,造成毛细血管扩张所致,“上脸”的人应尽量少喝酒。

  而有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专家解释说,那是因为这样的人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没有,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氧化(因为P450是特异性比较低的一群氧化酶)。他们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个头越大感觉越能喝酒。在正常情况下,酒精浓度要超过0.1%他们才会昏迷,对大多数中国南方人来说是半斤白酒,而北方人由于体型大,可以喝到8两到一斤白酒。不管什么人,如果脸越喝越白的,最好不要超过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饮酒何以能致人猝死?

  专家提醒,饮酒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尤其是老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变患者。另外,饮酒还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和急性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使心脏骤停。

  某些药物,如部分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哌酮为代表)、甲硝唑等,可致使酒精代谢产物乙醛无法降解,蓄积在体内,造成乙醛中毒现象,即双硫仑样反应,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头晕、腹痛呕吐、气促心慌、血压降低等表现,严重时可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由于酒精可造成血管扩张、散热增加,尤其是在寒冷环境中,易造成醉酒者意外低体温,使机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心脏抑制,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造成饮酒者意外死亡。

  饮酒患者常昏睡很长时间,如肢体不活动,长时间压迫部位会出现肌肉的缺血坏死,由此导致横纹肌溶解。而当肢体解除压迫,会发生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肌肉溶解释放出大量坏死物质入血,造成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发生猝死。

  经常醉酒易损伤五大器官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但饮酒过度会对身体造成灾难性影响,即对身体的5大器官造成严重伤害。

  1.心脏。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脏肌肉力量虚弱,致使血液流动不规则。酗酒者往往会受到心肌病的困扰,它会造成心脏肌肉松弛、下垂。心肌病患者通常会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疲劳、肝脏肿大和持续咳嗽。饮酒还会增加心脏病发作、中风和高血压的风险。

  2.大脑。存在于酒精中的乙醇会对大脑的多个部位造成损伤。大脑神经递质长期遭受损害会导致饮酒者的行为和情绪发生变化,出现焦虑、抑郁、记忆力丧失和癫痫发作。如果饮酒者的营养状况欠佳,会出现脑水肿,随之而来的症状就是记忆丧失、混乱、幻觉、肌肉协调能力丧失和无法形成新的记忆。

  3.肝脏。每年有200万人因为饮酒过度导致肝脏疾病。

  4.胰腺。饮酒过度会扰乱胰腺的功能,最终导致胰腺炎。它有可能急性发作,其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心率增加、腹泻和发烧;也有可能慢性发作,即胰腺功能缓慢恶化,导致糖尿病甚至是死亡。

  5.肾脏。酒精有利尿作用,肾脏无法正常调节体液流动,造成钠、钾、氯离子分布紊乱,引起电解质失衡。过度饮酒还会导致高血压,它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第二大原因。

  专家提醒,一是为减少健康风险,能推则推。遇到非喝不可的情况,一定要避免喝酒的误区,保护好自己;二是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等慢性病人尽量不饮酒;三是使用头孢、甲硝唑等药物期间,必须禁酒;四是陪伴人应注意饮酒者的保暖和防止意外伤害,醉酒后及时送医,采取侧卧体位以减少误吸风险,并注意定期翻动其身体,避免肢体长时间受压;五是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腹痛腹胀、呕吐血液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

  这些人不宜饮酒

  1.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饮酒后情绪高涨、血管扩张,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易诱发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的可能出现猝死。

  2.糖尿病患者:饮酒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影响血糖调节激素分泌和释放,对血糖控制不利。由于机体消耗量增大,有的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发生低血糖。

  3.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酒精进入消化道后,会对食管黏膜、胃黏膜和肠黏膜产生化学性灼伤,导致肠功能紊乱、胃出血、胃炎等问题。长期会增加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等患病风险。

  过量饮酒肝脏最受伤,约90%的酒精在肝脏内代谢,一次醉酒相当于得了一次肝炎。即便没醉酒,长期过量饮酒也一样损害肝脏:先是酒精性脂肪肝,接着是酒精性肝炎,随后酒精性肝硬化,肝脏失去功能。

  4.高尿酸血症患者:饮酒易诱发痛风,特别是啤酒,尤其是同食火锅时。

  5.准备生育者:酒精会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和活力下降,导致不育;孕妇饮酒,导致胎儿畸形。

  ●撰文 整理 刘秋宜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