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少价高服务较差 河北省“专车”服务不温不火

13.01.2015  17:31

某打车软件专车预约界面

 

近来,关于“专车”服务的话题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热议。这种由打车软件公司推出的手机客户端叫车服务价格高于普通出租车,车辆来源包括租车公司等,被看作是符合共享经济要素的一种新业态。

近日,交通运输部表示,鼓励创新但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专车”经营,强调应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鼓励并规范出租汽车和汽车租赁服务模式创新,杜绝侵害乘客利益和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非法营运。

记者近日在河北省采访了解到,“专车”服务在河北省尚属起步期,并未形成成熟的市场,车少价高、服务质量较差等造成河北省“专车”服务不温不火,但这种新业态未来带给市场的变化却是可以预见的。政府有关部门应未雨绸缪,尽快完善相关法规,规范“专车”服务运营,保障客运市场实现多样化、差异性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

车少价高造成河北省“专车”服务不温不火

从华北制药厂到万达广场花了36元。这是省会市民黄小姐最近享受一次“专车”服务的花销,如果打出租车,最多不过15元,但她仍然觉得“值!

一辆凯美瑞,一位年轻帅气的司机,准时到我家楼下,不仅帮开车门,还会递上两瓶矿泉水。”1月11日下午,黄小姐这样介绍体验“专车”服务的感受。

黄小姐是“有本无车”一族,打车是她生活的常态,“滴滴”和“快的”几乎是她手机里最常用的软件。但最近一段时间,即便使用软件也打不上出租车的情况屡屡发生,使得黄小姐着急用车时转向了“专车”服务。

对于这种新兴的“专车”服务,省会从事广告工作的刘先生也想“尝尝鲜”,却没料到扑了个空。

1月12日,周一。早高峰期间,要从西古城赶到北国商城的刘先生分别在“一号专车”和“易到用车”两个软件上约车,对于经济、舒适、商务还是豪华等车型的选择,他勾选了舒适型,用车需求一栏填写了“”,令他没想到的是,反复提交用车申请之后,半个小时也没司机响应。

司机师傅不愿意接单,还是石家庄‘专车’服务没开通?”刘先生好奇,以前,用打车软件叫出租车,同样的路线、同样的时间段,最多在一刻钟就有人接单了。

刘先生拨打了客服电话。

您周边的‘专车’都在运营中,请在其他时间段,选择其他车型再试。”“快的”旗下“一号专车”的客服人员解释说,虽然石家庄已开通了“专车”服务,但签约车量还很少。

她告诉刘先生,目前在河北地区,“一号专车”仅在石家庄市开通了服务。

与其相比,“易到用车”在河北省的业务拓展较为广阔。“目前,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沧州、承德和张家口等城市都已开通‘专车’服务,‘易到用车’在石家庄的‘专车’服务早在2010年就开通了。”“易到用车”客服人员说。但她同时坦言,相比“北上广”等城市,河北地区的加盟车辆和使用客户并不多。

周边有22辆‘专车’。”1月11日22时许,记者在“易到用车”软件上输入石家庄,屏幕上这样显示,输入保定,数字变为24辆,而北京则显示234辆。

记者调查显示,大部分“专车”软件都已在石家庄开通服务,覆盖河北省城市最为广泛的还属“易到用车”。

虽然在黄小姐看来,比出租车价格高出约一倍的“专车”“物有所值”,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专车”的价格很贵。

综合多款“专车”服务软件,记者发现,“专车”收费有两大特点:一是车型不同,收费不同;二是既按公里数收费,又按时间收费。如“一号专车”规定,现代、悦达起亚等普通车型起步价为15元,上车之后,每分钟收取0.5元,每公里2.9元;而像奥迪等豪华车型,起步价为29元,每分钟0.99元,每公里4.9元。

也就是说,‘专车’收费由三部分组成:起步价、时间费用和里程费用。”业内人士解释,这明显有别于出租车收费方式。

不同的是,“易到用车”还设定了最低消费额,如经济型最低消费30元,豪华型则为50元。

对此,河北省专家介绍,“专车”大多是20万元以上的中高档汽车,车内配有免费充电器、饮品等,司机提供全套商务礼仪服务,相比“北上广”等大城市,河北省城市“专车”服务价格略低,但从现有收费政策上来看,“专车”服务属于享受型消费的一种。

一号专车”CEO李祖闽曾向媒体表示,其实他们做的是增量市场,例如在车上设置儿童座椅,一些家长用“专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些都是传统出租车行业提供不了的服务。

专车”服务尚处发育期

与“专车”服务有过一次“”接触,省会市民王先生对“专车”服务的第一印象并不怎么好。

几天前,一名重要的客户从昆明乘飞机来到石家庄,王先生要到正定机场接机,但苦于自己的车“拿不出手”,他想租一辆奥迪车“撑撑面子”,于是,他在某租车软件上下了订单,不到20秒就有司机接单了。他就这样提前一天与司机约好了接机事宜。

但令人郁闷的事儿还是发生了。接机当天,眼看离约定时间不到三个小时了,王先生接到电话,“原定的那辆车临时有事儿,换一辆车吧。”王先生怕再出意外,一气之下,取消了订单。

虽然王先生的遭遇与当地“专车”服务市场发育不足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在逐渐走进市民生活的“专车”服务还面临很多障碍。

在记者的采访中,有过三次“专车”服务体验的黄小姐坦承,出于对人身安全的担忧,她绝不会在夜里叫“专车”,也不会乘“专车”跑长途。“与受到政府部门监管的传统出租车相比,‘专车’似乎并不能让人完全放心,一旦产生纠纷和危险可能会投诉无门。”黄小姐的想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回应市民的质疑,1月9日,“一号专车”宣布,将成立1亿元的乘客“先行赔付”基金,并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达成合作,对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在营运过程中发生事故,由该基金先行赔偿。

不可否认,“专车”服务为市民出行增加了一种更为便利的选择,但由于正处于发育期,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款名为“黑专车”的手机木马,无论页面布局、字体还是客户端更新内容,都与正版“易到用车”相似度极高。如此高仿的目的就是诱骗手机用户安装使用,之后长期潜伏进手机,在后台私自发送扣费信息,同时屏蔽运营商发来的扣费短信通知,使中招手机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损失话费。

虽然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专车”服务的不同意见,但难掩这样一个事实:这项源于需求,又创造着需求的特色服务正在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北京金融街工作的祝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他每年养车费用至少两三万元。除了油钱、保养费和车辆保险等固定费用外,城市停车费高,同时北京的尾号限行加剧了这种不划算的感觉。随着城市公交线路增多甚至定制公交出现,未来养一辆车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如果这么算,买车还不如租车划算。”祝先生说。

近日,“一号专车”透露,将正式推出企业版服务,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差旅解决方案。这是国内商务约租车领域首个企业版产品,意味着该领域的竞争正从C端(个人端)延伸到B端(企业端)。

业内人士评价,这契合公车改革的大趋势,为下一步政府购买公车服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司机缺口大,有出租车司机转战“专车”领域

“‘专车’服务对我们还没多大影响。”1月11日晚,省会一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近来,“专车”服务已经成为他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但也有一些出租车司机表示,自己还没听说过这项服务。

不少出租车司机表示,虽然在河北省城市中,使用“专车”服务的客户仍为数不多,但毕竟给他们传递着变动的信号。

采访中,有一名出租车司机讲了这样一件事:上个月,一名跑了近十年出租的同行转了行,加入到“专车”服务的“阵营”中。

专车”司机的招募,也是近期多家“专车”服务公司的一项主要业务。

1月12日,当记者以应聘“专车”司机的名义致电某“专车”服务公司时,一名工作人员说:“公司将在几天后组织一次多人参与的面试。”该工作人员透露,石家庄是河北省两个有司机招募需求的城市之一,目前,在每个开通“专车”服务的城市中,司机岗位的缺口都较大。

通过对省会近十位出租车司机的采访发现,出租车司机普遍将自己称为“正规军”,将“专车”服务视为“非法”,他们这样认为的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加入到租车平台中。

对此,“专车”服务商解释说,“专车”有的采用租赁公司自有车辆,雇用司机进行营运;有的签订四方协议,通过打车软件公司与汽车租赁公司、劳务公司、用户签订四方协议提供“专车”服务。

近日,交通运输部表示,“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随后,国内十余个城市也接连发表声明称,禁止不合法的“专车”服务搅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由于市民正常出行需求得不到满足,“专车”服务才得以产生。事实上,目前,在省会出租车队伍中,也有不少黑车常年混迹其中。省会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近日他打了七次出租车,怀疑其中有三辆都是黑车。“打印出来的发票上,发票号码和密码都被黑色笔迹遮盖住了,分明是假发票。”刘先生建议,相关部门先要管一管出租车行业里的“不法分子”。

新华社评论员认为,“专车”服务虽是行业改革“抢跑者”,但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打破一家独大的垄断业态,实现自由竞争。不过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规,让法规进化跟得上改革创新的步子。当务之急是出台并完善相关法规,规范“专车”服务运营,保障客运市场实现多样化、差异性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

快评:“微时代”频出“鲶鱼效应

从2014年10月开始,“专车”服务快速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出租车行业。在这背后,体现的正是大城市公众出行的旺盛需求和差异化发展趋势。

专车”这种新业态相比出租车垄断业态,真正的特点在于因管理成本低廉,带来司机分成比例高的巨大优势。业态革命带来全新的利益分配模式,这正是“专车”服务带给客运行业的“改革红利”。

业内人士认为,破除出租车行业垄断已经呼吁多年,却迟迟不见进展。如今的矛盾,是多年顽疾的暴发,但也是行业改革的契机。相关部门应利用好“专车”服务这条“鲶鱼”,改革不应再拖延。

其实,“专车”服务,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互联共享平台而出现的,被业内称为“分享经济”。放眼国外,近年来,这种以互联网激发出的“分享经济”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也“一路狂奔”,研究者曾经预测,其市场份额将在1100亿美元以上。

优步”冲击伦敦黑色出租车就是典型案例。

来自美国的优步公司2012年进入英国市场,目前在伦敦注册的车辆有3000多辆。“优步”的服务依托手机客户端和互联网,顾客只需下载其手机客户端并注册,在使用的时候输入上车和下车地点,就可叫到“优步”出租车。顾客乘车之后,不直接付费给司机,而是通过手机软件在其注册的银行卡上扣除。“优步”的价格比其他出租车便宜15%到20%。除了经济适用车型,“优步”还提供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型以及商务车型,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人群。

与我国面临的情况类似,“优步”的步步紧逼正给伦敦传统出租车行业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对伦敦正规出租车的市场垄断地位形成直接威胁,伦敦黑色出租车司机也曾多次罢工。虽然目前,英国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对策,“优步”是否违法的裁决结果还难以预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优步”带来的“鲶鱼效应”无疑将带给英国出租车行业一次有利于市民的革新。

当前,与世界联网的中国,“微时代”孕育的一条条“鲶鱼”也正在激活一池池春水。

1月4日,201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首家互联网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第一笔贷款发放。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这家“”字打头的银行可谓名副其实。除此之外,近年来,“店大欺客”的大银行,正面临“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靠高额话费吸金的中国移动等三大电信运营商,已开始担心沦为纯粹的“管道”……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变革,企业唯有顺势而为,尽快调整商业模式才能站稳脚跟,政府部门唯有尽快完善相关法规,让法规进化跟得上改革创新的脚步,才称得上是“社会前行的推动者”。记者王博